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新政新知     
《社区》2012,(19):6-7
教育部:“撤点并校”须征家分∈意见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近日介绍说,目前,农村中小学数量依然存在下降趋势,要重点遏制盲目撤点并校现象。要把保障学生就近入学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而且如果撤并学校的数量比较多,要报上一级政府审批。凡是要撤并学校的,必须征求群众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家长的意见,如果没有这个程序,坚决不允许撤并学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总数的急剧减少和农村孩子进城读书人数的增多,农村学校的撤并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甚至愈演愈烈。1997—2008年,农村幼儿园、小学和普通中学的总量减少了47.313 55%,在校学生总人数减少了34.289 482%。1997—2009年,农村学校减幅最大的是小学———学校减少了54.354 73%,在校学生人数减少了40.844 33%。当前,农村学校撤并的势头依然有增无减。虽然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撤并有它的合理性,导致农村学校撤并的缘由也十分复杂,但农村学校撤并的潜在风险和某些地方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不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做法都是值得警惕与反思的问题。农村学校撤并不仅滋生了一些新的教育问题,而且诱发着不少的社会问题。为了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希望农村学校撤并不要被人为地简单化处理,而要合理地制订规划,尽可能地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因地制宜,在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农村孩子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成长成才既事关他们的家庭,也事关我们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陈南 《山西老年》2010,(4):15-15
1947年春天,永济解放了,那年夏天我有幸考上了县内的二完小。一个农村来的学生,到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起初感到什么都是陌生的,闫可珍老师却十分和蔼可亲,他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态度随和,没  相似文献   

4.
台湾农村小学在少子化的冲击下纷纷关闭或被并校.但农村小校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解决小校的问题只有并校一途吗?被列为最贫穷的三个县之一的台湾南部的云林县,在教育环境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施"学校优质转型计划",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三年下来,终于使许多小校浴火重生,展现学校的新风貌.以云林县成功小学为例,探讨农村小学如何经由校本课程的改革进行学校再造,由此探讨偏远小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并申述校本课程在学校再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及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调查数据为经验资料,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进行了估测。通过研究认为:在地域上,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在产业上,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在现有制度框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将呈逐步扩大的态势,但要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预期目标还比较艰巨。作为重庆来讲,应加快库区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成长,将有利于推动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6.
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步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化为巨大的教育实践,更成为我们农村初中教育的热点话题。为进一步搞好家校合作教育,从去年开始,我校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出台了一系列家校合作方案,并付诸行动,效果很好,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促进与提高。  相似文献   

7.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农村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文化组织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组织创新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关键作用,但当前我国的农村组织还存在规模小、功能弱、运转难等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农村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文化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农村人口增长率降低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村学龄儿童外出就读,导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锐减,为了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形成办学规模,国家对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它在"普九"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河南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不适应农村形势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采取积极措施,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逐步走向深入,开创新世纪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今天看到这个班转走了几名学生,明天又听说那个学校转走了多少名学生,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得知这些消息时内心沉甸甸的,犹如打翻了五味瓶,苦、辣、酸、甜、咸俱有。据了解,近几年农村学生开始出现了择校就读现象,而且人数逐年递增,有些学生人数少且规模小的村级学校,学生都走光了。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思考:没有学生的学校还能称之为学校吗?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一个信号博弈模型框架,分析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对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基于博弈模型的结构估计,能够较好地拟合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参与者—非参与者的融资额度分布。博弈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信用增级效应能够解释农村中小微企业融资额度溢价的89.87%,然而筛选效应的存在表明,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规模盲目扩张可能导致参与者和非参与者的融资额度差距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吉林省24所农村校办园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农村校办幼儿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师资质量差、管理自主权缺乏、标准化建设不达标。为了促进农村校办园的健康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其正向功能,农村校办园需要明确园长与校长的责权关系,加强自主管理;多渠道拓展师资来源,提升教师质量;注重资源优化统筹,加强标准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了农村中介组织的规模是由组织边界和边界内所承载的农村资源存量所共同决定的,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中介组织的规模困境问题,并指出其根源乃是组织发展的边际规模过小。为突破农村中介组织规模发展的瓶颈,政府必须变革现有的农村资源制度,大力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说明了农村中介组织的规模是由组织边界和边界内所承载的农村资源存中所共同决定的,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中介组织的规模困境问题,并指出其根源乃是组织发展的边际规模过小.为突破农村中介组织规模发展的瓶颈,政府必须变革现有的农村资源制度,大力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加大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十多年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缺乏对由此带来的农村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的关注.儿童道德成长风险是指儿童道德发展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某种危害性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农村学生道德成长风险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与亲情的缺位、学校内部道德环境趋于复杂、学生易遭社区不良道德文化的侵蚀等方面.文章指出,为引导学生趋向道德成长风险的正向发展可能性,规避负向可能性,使学校撤并这一教育事件成为他们道德创生的触发点,要摒弃经济理性主义,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加强调整合并学校后续建设,为学生道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营造良好亲子关系,增强家庭教育的道德内涵;加强学校周边环境建设,创建良好的社区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16.
兰州市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转变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动因。就兰州市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现状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兰州市未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相关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武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武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武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了农户的市场竞争力,创新了农业服务的组织和形式,提高了农户的生活水平。武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发展规模小、服务水平低、运作不规范,资金受限制、缺少自我积累机制,法律地位不够明确等。最后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武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出了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环境,规范管理、健全内部制度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农村社会治理虽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村民治理理念落后、妇女参加治理难度大、"四个民主"不协调、乡村关系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高农民治理的参与意识和技能,逐步扩大妇女参与治理的规模,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积极构建和谐"乡政村治",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9.
中国至今还仍然还是一个具有庞大传统农业的国家,要想使占大多数的农业人口实现现代化,就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村现代化。但是,中国农业的科技含量低、农业规模小的现状,加上城市的辐射有限、人口基数大,现代化建设不可能在短时期覆盖广大的农村地区。结合我国的国情,农村的就地现代化就凸现出了它的必要性。笔者从全球性现代化的背景立论,探讨鄂尔多斯市的就地现代化问题,以期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由我国当前的农村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举办寄宿制学校必须解决好学生尤其低龄儿童对学校生活等方面的适应问题。我国应在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优化学校建设与管理、推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适应性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