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社区数字化学习推开了,我明确学习任务后,把几个相关的网站告诉学员,就可以静等学员的结果了。"一位社区教育的老师曾这样说。似乎,教育已经变得如此"便捷"。尽管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反映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学习者掌握某些信息技术的操作方法和知识,是不是教育的全部,或者说是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又称"智慧教育""数字化学习",无论是学校正规教育还是社区教育领域,时下都是热词。浩大的教育信息化工程正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法文化年"的演出项目,国家话剧院2004年5月在海淀剧院首台话剧隆重推出的《九三年》,是根据雨果晚年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改编的。 该剧编剧曹路生认为,"一百多年来,我们始终无法躲避雨果留给我们的思索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是不是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感谢雨果!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仁慈、善良和人道主义,难道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一个主要的标准吗?毕竟有一个独断独行的第三者在永远默默地注视着我们,那就是人类的良知。"  相似文献   

3.
出版社策划一个出版项目不是什麽难事,更不是什麽新鲜事儿。可如果一个出版项目是邀请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共同完成,而且这些作家都是各自国家的顶级作家,这样的出版项目是不是就有点超出了我们日常经验?近日,由重庆出版社独家加盟的全球"重述神话"大型跨国图书出版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铜锣饼 《新少年》2013,(Z2):76-77
很多人的名片都是大同小异的,不是横的就是竖的,不是白的就是黄的。如果谁的名片够有创意,准保会在一摞儿卡片中脱颖而出。来看看什么样的名片会让人一眼就忘不了呢?看了这些创意后,你是不是也想发挥想象,给自己未来的职业先设计张别出心裁的名片呢?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研究是何时进入中国的?它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文化研究在今天中国学术界成为显学,这个术语开始流行于各种学术杂志,尤其受到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偏爱.但是严格地说,专门意义上的"文化研究"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当然,文化研究最先进入中国的准确时间并不好确定,因为我们很难对于什么是文化研究什么不是文化研究做出截然的区分.比如80年代的文化讨论是不是文化研究?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可说是,但是从更加限制的意义上说则不是.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绝不是"体育教学过程"可以替代的,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是由其基本属性所决定的。而体育文化基本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传统与现代体育思想及文化的不断碰撞和整合与时俱进的,适时认清其属性是我们成功开展体育实践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谩骂与无知     
怡涓 《中华魂》2008,(10):37-38
读了近来报刊上的某些文章,不禁产生一个感觉:那些热衷于散布错误思潮的作者是不是黔驴技穷了?怎么堕落到依靠谩骂过日子了?这里试举一例:《随笔》2008年第4期刊登了一篇回忆文章,狠批"坏事变成好事"的辩证法,说道:"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舆论导向’几十年来不是执著于这种‘坏事变好事’的混账逻辑,而是像小孩一样‘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甚至学一学梁山好汉的‘冤有头债有主’,也不至于是今天这样。"好一个"混账逻辑"!这种骂人的脏话都堂而皇之地搬到文章中来了!  相似文献   

8.
说起现在的孩子,大家的心里常常有一个前设:独生子女.接下去的判断就是: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少教育理念及方式,大致就是在这种理解之下设想、设计出来的,如磨难教育,惩罚教育,诚信教育,公民教育,等等.先不说“独生子女“这样的概念是否具备足够的涵括力,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新一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处境.面对成长背景和文化环境天差地别的两亿多中国孩子,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太简单、太粗暴,甚至是出现偏离了呢?从教育的视角来探询,这些理念及方式所要解决的是不是逼近了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说起现在的孩子,大家的心里常常有一个前设:独生子女.接下去的判断就是:自私,任性,孤僻,脆弱……不少教育理念及方式,大致就是在这种理解之下设想、设计出来的,如磨难教育,惩罚教育,诚信教育,公民教育,等等.先不说“独生子女“这样的概念是否具备足够的涵括力,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新一代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处境.面对成长背景和文化环境天差地别的两亿多中国孩子,我们的判断是不是太简单、太粗暴,甚至是出现偏离了呢?从教育的视角来探询,这些理念及方式所要解决的是不是逼近了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象征、符号和名片,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鲜明的个性,也是优质教育的生命根基所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学校特色文化的主干,唯有植根乡土文化的沃土,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培育有根之人。课程的背景——寻根我们的校园特色文化定位在哪里?校本课程的根生在何处?如何实现"一校一品"?我们且思且行着。金牛湖中心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悠久,积淀厚重。她地处人文古镇金牛湖街道,山灵水秀,风物清嘉,文化厚重。2014年南京青奥会水上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11.
"生活化英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处理"文化—工具"关系,"文化动机"强调语言学习是文化"习得"(acquisition)活动,而非机械"学习"(learning)活动,但在"工具动机"下,"生活化英语"被当成是一种更好的急功近利的教学手段。如何回归"生活化英语"教学的本来面目?本文认为,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将英语强行"灌输"或"转移"给学生,要抛弃教师表现比学生表现更能影响学生学习的观点。在目前情况下,主张借助"工具动机"来摆脱"工具动机",最终督促英语教学向语言文化回归,向生活化知识回归,在文化情境中掌握英语。  相似文献   

12.
留学巧择校     
由于国内教育市场的开放,国外教育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的教育市场。有些国家的个别学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学生的入学没有严格的考核,教学质量达不到标准,甚至乱发文凭。在国外要想获得一个大学学位得花费你生命中3—5年的时间和几万美元,如果你付出这些后却发现自己选错了一所学校,这样的损失是不是太惨痛?出国留学,必须选好学校。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艺术本质论何剑明一、历史教育艺术的内涵了解历史教育艺术的内涵,首先必须认识历史教育是不是艺术?纵观历史教育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教育是艺术地发展而来的。但这不能说明历史教育就是艺术。张武升认为,“任何合理的证明都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1...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 ,绝大多数人都在考虑如何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现代化 ,而很少有人考虑现代化的目标本身意味着什么 ,它究竟是不是中国选择的最好道路 ?现代化当然是中国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 ,而且我们也正热火朝天地在这条道路上狂奔 ,但它是不是唯一可行的道路。如果是 ,我们就必须忍受工业化所可能有的一系列后果并付出不可避免的代价 ;就必须忍受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大一统”的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走向调零 ,把它看成是垂死挣扎的传统在历史的进步中被淘汰。然而在今天 ,工业文明正在走向穷途末路的时候 ,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了 ,我们是否必须这样 ?  相似文献   

15.
我以前总觉得讨论乡村问题还没到时候,现在我倒觉得是一个机会,真正把乡村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我们需要反思的是,长期以来我们整个对农村的理解是不是在讨论乡村问题?实际上不是的。实际上你去乡村搞事,包括现在的"三农"命题,很多时候都只是人为造出来的。前几年,我在乡下看到很多人拿着相机在拍,拍了就是为了搞规划,搞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他将篆刻和绘画相结合,创造出"书画印"这一全新艺术和"书画印印学"这一门新学科;他从大学讲台走向社区学校,把承载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画印艺术推向外国友人与社区居民,立志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他今年六十多岁,为书画印教育与传播奉献了自己的大半生。他就是阮力,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路街道社区学校书画印印班的授课教师。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由"教学"到"教育"深化的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探索课程建设,因地制宜的推进落实"四个回归"。以《中国文化史》课程为例,其落实的途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回归常识,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以文化专题为课程主体,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以经典研读为课外重点,采用读书汇报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回归本分,提升教师教育的艺术,要丰富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教学艺术,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科技的艺术。回归初心,突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关注人生观教育,在课外实践的执行中,关注价值观教育。回归梦想,突出大学的人才培养功能,以文化自信育人,以人文温暖育人。  相似文献   

18.
冯博一:我是冯博一,不是美院系统,我老说我是江湖策展人。我今天邀请了几位重要的艺术嘉宾加上我,进行一次对话。我希望今天的对话除了我们之间的聊天和交流之外,还有一个比较互动的方式,观众不必拘泥于讲座,大家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站起来提问,或者可以跟在坐某一位嘉宾进行对话。我刚才开了一个玩笑,所谓学院艺术家,这个概念是不是成立,或者该怎么样界定。讨论这次讲座主题的时候,实际上最主要还是谈当代艺术与学院艺术,学院艺术在整个中国当代艺术平台当中是不是一个现象或者是不是一个问题,或者有没有学院艺术,它跟所谓非学院艺术是什么样的关系?学院艺术跟当代艺术之间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关系,其实我们今天的对话是围绕着这样一个问题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正许多人可能在很多学校都会看到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所讲的标语——"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大概已经流传了400年之久,流传了很久的东西,没有人对它提出任何怀疑,它是不是就没有改变的可能,它是不是一种恰当的表达呢?一直到21世纪之前,我从来没有怀疑培根的这句话。但是进入21世纪之后,我多少有一点怀疑了。我认为这是一句正确的空话,我们类似于这样的空话太多太多,我们没有去怀疑它,其实它什么也没告诉我们,"知识就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科学化与艺术和谐发展成为中国艺术教育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值此情境,李森倡导"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广泛吸取西方经典教育文化内核、提出教育形态的本真回归、推行"原点"与"原典"教育、开展"对话教育"及培植理想的"教育环境",将有力地推动中国艺术教育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