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青莲小学     
正常熟市张青莲小学,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常熟的东大门——支塘镇,前身是常熟市支塘中心小学。学校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具有140年历史的"正修书院"的基础上创建,初名"正修蒙学堂"。这是一所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生前十分关心的学校,这也是一所人才辈出的学校,著名化学家张青莲、解放军高级领导吴铨叙等都是当年正修学子。2011年11月,经常熟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常熟市张青莲小学",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同志为新校题写了校名。常熟市张青莲小学新校于2011年  相似文献   

2.
正太湖,烟波浩渺,无锡,钟灵毓秀,合着太湖新城建设和滨湖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历史步伐,一所崭新的小学诞生了,她就是无锡市太湖实验小学。新校成立于2010年8月,由近百年办学历史的巡塘小学、周潭小学、龙渚小学整合而成。三年多来,太湖教育人呕心沥血建新校、立体制、育文化、抓养成、提质量、创特色,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在滨湖教育崭露头角。2011年12月,通过创建,高标准建成了"无锡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学校植根于三所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吴越文化的深厚底蕴浸润着实小学子。学校确立了"建人文校园,塑志雅新人"的办学目标,以"志雅"为校训和育人理念,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做一个高  相似文献   

3.
正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艾德·希恩教授提出:领导者要做的唯一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创造和管理文化,领导者才能体现在理解和运营文化的水平。对学校而言,文化包括: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学校文化具有实在性、理解性、发展性、教育性、层次性、内隐性、合作性、专业性等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学校文化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体现育人功能。笔者抓住学校校安改扩建工程建设这一契机,对提升校园环境文化的育人价值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气灵动的设计风格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常州市第三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每一位师生和谐发展奠基",和谐发展对师生  相似文献   

4.
火龙灯舞是成都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民间民俗体育文化活动之一,是四川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一张名片.身处黄龙溪古镇的学校创建校园火龙灯舞文化,不仅是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便于学校教育的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从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火龙灯舞文化可持续发展几方面,打造"乡村古镇旅游文化特色学校",从而走出一条"一校一品一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桃园小学地处德州市平原县,历史文化悠久,地域特色鲜明,传统文化与现代气息在这里交融,散发出古朴、灵动之气。在德州市美丽校园工程启动之际,桃园小学的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决定全面导入SIS学校品牌文化系统,提出了"大爱善润"的核心理念。大爱是对人发自内心的自觉之爱,是一种道德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化长河中,特别是在以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为代表的古代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无不闪烁着大爱精神元素的光芒。桃园小学将"大爱善润"的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体师生携手演绎出了一曲爱的教育乐章。  相似文献   

6.
台湾农村小学在少子化的冲击下纷纷关闭或被并校.但农村小校有没有存在的价值?解决小校的问题只有并校一途吗?被列为最贫穷的三个县之一的台湾南部的云林县,在教育环境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实施"学校优质转型计划",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三年下来,终于使许多小校浴火重生,展现学校的新风貌.以云林县成功小学为例,探讨农村小学如何经由校本课程的改革进行学校再造,由此探讨偏远小校存在的核心价值,并申述校本课程在学校再生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大别山道路"的开辟与形成,是安农人对"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不断探索的实践成果。"大别山道路"是一条富民兴农、育人兴校、科技创新、培养崇高和塑造灵魂之路。坚持"大别山道路",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知识技术创新体系,完善"大学+科技园+龙头企业+地方政府"的协同办学模式。"大别山道路"为地方农业院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典型经验和范例,孕育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因素,它在引导价值、整合观念、激发情感、调节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高职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生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塑造富有特色的高职学校文化,而高职学校文化的建设又为课程"生态"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文化的"沃土",为课程改革的深度推进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9.
正无锡市新区南丰小学位于新区江溪街道前进北路196号,于2010年2月成立,是无锡新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下诞生的一所新学校。学校以"树业"为校训,以"规范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亮校"为办学思路和目标。三年来,学校坚持内涵发展,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励精图治办人民满意的学校。2011年,学校成功申报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感知教育发展研究》,目前,学校以楹联教学、体教结合跆拳道教  相似文献   

10.
正德育入心,德育立魂。在现代学校发展中,底蕴深厚又充满活力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背景下,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积极倡行"尊重的教育",努力追求"让每一个学生发展,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的育人理念,以"四色文化"为核心,以基于其衍生的校本教材、活动基地、少儿社团、校园节日等为路径,架构起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德育体系,呈现出丰富而灵动的学生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京市4所小学555名4~6年级小学生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家庭因素显著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父母越关心子女学习、与老师交流越多、对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越支持、越注重亲子间交流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管教越多,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度越高。但父母亲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影响流动儿童学校融合情况。据此建议政府依托社区,开办流动儿童家长学校,改善流动儿童家长的家教素质;学校教师需消除"刻板印象",增加"问题学生"的家校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建设乃一个学校发展魂之所在面对"学校文化与学校气质"话题,眼前时常晃动着曾经工作过的苏北农村乡镇的几所小学的校园文化景象。柳新实验小学是一所老牌的省级实验小学,学校秉承朱熹"恒之一字足以破天下万难"之"恒"字精神。他们的集"运动、健身、审美"于一体的呼啦圈操成为铜山区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一张闪亮的  相似文献   

13.
正灌云县实验小学始建于公元1909年,初名"大伊市三育小学校",后又几度易名,称"灌云县师范附属小学"、"灌云县朝阳七年制学校"等。1981年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首批省级实验小学,同年正式命名为灌云县实验小学。学校环境幽雅,文气息浓郁。校园里的"三古园"、"百川塑像"、"书雕"、"卫公书院"等景观设施,不仅铭刻着学校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传统,也在彰显着灌云实小的教育理念与人文精神。目前,学校拥有四个校区共113个教学班,8000余名学生,313名专任教师。学校占地总面积196亩,建筑总面积32800平方米。校内藏书14万6千余册,并设有师生专用阅览室及实验室、仪器室、电脑室及音乐、舞蹈、美术等专用教室,为全校师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确立了"善教乐学"的校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解教育"的  相似文献   

14.
正从教30多年,我始终耕耘在教学和管理第一线。2010年,任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校长后,根据校情,我提出了"做最适合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几年的深耕苦作,使我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学校外语教学独树一帜,是"全国首批示范性外语实验学校"和"全国外语教研先进学校",被省侨办、省教育厅命名为首批"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被省汉办、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也是全市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依赖于学校始终"以教师为本",全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与教师"以学生为本",始终把培育人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高校软环境建设中体现"以人为本",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应将"和谐"作为其内核,坚持"三个统一",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秉承学校传统,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是学校主体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气氛等,其核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应将"和谐"作为其内核,坚持"三个统一",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秉承学校传统,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发展和变革依托于社会变革,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求学校的管理方式进行相应变革。"学习型组织"概念和理论的提出为学校的管理变革提出了新方向,在此基础之上,将学校变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学校",在学校中建立相应的学习型组织文化,是值得探索和思考的一个学校管理变革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多年来,东台市实验小学秉持"文化立校,品牌塑校,特色强校"的办学宗旨,锐意创新,大胆改革,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是直属于浦口区教育局的一所现代化的小区配套学校,位于浦口区柳州东路36号。于2010年8月由浦口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成立,公办四轨制,2010年9月开学,目前已开设一至三年级八个班,教职工20人,学生316人。红太阳小学坚持"管理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思路。学校积极与总校接轨,坚持"沐浴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