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而更加快乐和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教师万一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但他至少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的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就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没有自己作品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他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他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博山区实验小学以"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为办学理念,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以人为本,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在博山区实验小学,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主人和品牌。为建设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教师团队,校长赵成永首先从自身做起,自定校长人格自警50条,用校长人格的影响力、思想的辐射力、道德的感召力、威信的穿透力引领和塑造教师高尚的人格,继而影响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校教育充满人性和正气。为建设自觉守法的团队,学校制订了一票否决制,实行了领导包级部制度,构建起依法治校、靠制度管理的良好机制。为创建学习型团队,学校开展了向全国优秀教师李振华学习、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等系列活动,鼓励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类培训活动,组织教师到名校参观考察。为创建科研型团队,学校承担了国家十五重点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研究,探讨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办学,教育价值观至关重要。它是引领学校发展的风向标和导航仪。作为校长应引领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德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科学的质量观、评价观,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严格执行教师专业标准,把学校打造成共性与个性兼具,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的优秀学校。思想引领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于2008年由原来的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合并组建而  相似文献   

4.
正当下社会的文明要求,拓宽了教育发展的目标,拓展了学校进步的眼界,转变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式。建设学生人人幸福的班集体,让快乐和谐引领成功成才,让学校的进步成为推动区域文明的重要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是社会文明进步中的"生态花园",班级是孩子在学校成长成才中的家的乐园。  相似文献   

5.
教师职业状况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来自自身、学校因素和社会外界压力的影响使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流失。分析影响她们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对促进教师积极追求和创造幸福,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专业发展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职业状况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来源。来自自身、学校因素和社会外界压力的影响使大学英语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流失。分析影响她们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对促进教师积极追求和创造幸福,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专业发展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校长通过走进教师的课堂,观察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同老师一起交流,对课堂的有效与无效、目标与方法、过程与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进行评价,是校长教学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所必需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民生是指作为生命主体、生活主体和生产主体的广大民众自身的现实存在状态,主要包括生存、生活与生计三个基本层次.民生幸福即民众对于自身生存、生活、生计诸方面状况感到满意、快乐和愉悦的积极稳定的情感体验,它是人类幸福感的基本来源和重要组成部分.追求生存、生活和生计幸福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目标,也应是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归宿.为了有效增进民生幸福,需要创建以民生幸福为目标导向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人本化、管理主体的全员化、管理客体的系配化以及管理手段的效能化.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目的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认为,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欢乐的源泉。他们不仅期望教师以其精心设计的方法,使学生从课堂得到乐趣,而且期望学校把教育活动组织得使每一个学习日都成为学生生活中欢乐的一页。但是近年来我国各界时有强烈呼声,不少学者还发表研究文章,谈我国的中小学生是最苦的,各级学生自身也常有反映,甚至投书报刊,认为学校生活不快乐,没意义,个别的因而逃离学校。  相似文献   

10.
在学校管理中,最有效的管理是人文管理,因为人文管理是以人为本、以尊重为底线、以关爱为核心的管理。学校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人,而人的管理靠的是精神的培育和灵魂的感召,仅靠生硬的制度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人只能用人来培养,心灵只能用心灵来感召。一、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有句名人格言说得好:“要管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长期以来,我校要求:校长和主任为教师做表率,教师为学生做榜样。凡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和主任首先做到;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这就要求作为管理者的校长、主任、教师要做高品位的引领人,…  相似文献   

11.
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根源在于:学习创造与自我实现的职业劳动特点;教书育人与收获成长的职业人际快乐;丰富多彩与自由优雅的职业生活方式.然而,要使教师真正有幸福感,就要重新找回教育的人文主义理想和对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其职业工作更利于其人格健全发展和自我实现.而教师幸福感的增强又可以成为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程,许多校长不仅要经营好学校,还要引领教师进行探究,在校本教研中带头学习,亲临课堂,组织研讨,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幸福感是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正面评价,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处事态度。大学生幸福感的整体水平较高,但幸福感的缺失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存在,并呈现出上升趋势。文章从幸福和幸福感的界定谈起,分析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使之成为身心健康、快乐、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4.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粤西地区4市351名新入职高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结果显示:粤西地区新入职高中教师幸福指数介于一般与幸福之间,未达到比较幸福或非常幸福水平;女教师的幸福感显著强于男教师;收入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年龄与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教师描述幸福事件中涉及最多的对象是学生,占74.18%,幸福事件内容中教学成就感、学生认可和师生关系融洽所产生的幸福感占79.08%。而不幸福事件中所涉及最多的对象亦是学生,占38.64%,待遇差和工作经验不足所产生的不幸福感占63.69%。调查结果表明,加强职中和职后教育技能训练以帮助高中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和提高收入是提高其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但目前不少教师对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达成该目标还缺乏经验。本文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的五大策略:以趣育情策略、榜样引领策略、反例警示策略、实践体验策略、以境冶情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现代教育对校长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九个字。即:"识大势",认清社会要求;"明大事",知道现阶段自己做什么;"成大师",只有做到上面这两点,才有可能"成大师",即成为教师学习的楷模、成长的引路人。今天,择校热日趋升温,教育公平已作为教育最强音。每一位校长每天都在自问: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到底是什么?责任与使命告诉我们:办一所让家长信赖的学校,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才,这是社会的要求,更是校长专业精神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7.
正一所好学校的背后,必定有个好校长;一所学校的崛起和腾飞,必定有一双赖以托付的巨手在支撑!他以16年的执着和热情,诠释了"戴泽现象"的精神内涵,书写了苏中一所农村初中成长的奇迹。他,就是泰州市名校长——戴泽初级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杭永根。以文化铸魂引领发展杭永根校长始终认为,初中三年,学生不可能觉得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但学校必须要让学生留下初中生  相似文献   

18.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是心灵成长的最好营养,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也是心灵成长最好的转化力与自助力,帮助我们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解决矛盾、逾越困难,塑造阳光心态。本文从关心儿童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积极心理角度出发,以发展儿童快乐潜力、提升幸福感为目标,从满足感官愉悦到满足心灵愉悦,从培养乐观精神到引导幸福感受,在循循善诱的开导中,在轻松快乐的体验中,让孩子们始终保持生命的积极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中日“巴学园”幸福教育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试教育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异化了学生的幸福感。追求幸福是每个学生不可剥夺的权利。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获得幸福感,而且要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定初步的基础。日本和中国的“巴学园”为实施幸福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板。然而,幸福教育又与快乐教育迥然相异,幸福不应仅停留在追求快乐的肤浅层次。幸福教育植根于温馨和谐的校园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工厂式的校园与无生命的书本世界。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是幸福教育的理论使命与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体现出我们的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执行者,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的实施为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满怀对学生的博爱,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