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永良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102-107,162,163
在历史上,从精神的层面上认识历史曾占据统治地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历史认识,而是历史的精神妄想。马克思实现了对历史认识的实践转向,这就改变了历史的元叙事方式,历史不是深藏在杰出人物内心中的秘密,而是通过大众化的、具有普遍性的人的实践活动促成的。思辨的历史哲学片面地发展了历史的主观精神,而看不到真正历史创造的主体和它生成的动态过程。只有以实践为指向,才能拨开精神历史的迷雾,廓清诸多的历史认识问题,也才能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2.
王维国 《社会科学》2002,42(12):35-38
近代西方哲学既是主体性哲学 ,也是认识论。由于其忽视了生活认识对于理论认识的基础作用 ,因而不仅未能解决知识的客观有效性问题 ,而且还陷入了自身不可克服的困境。在我们看来 ,人类认识有生活认识和理论认识之分 ,生活认识不仅为理论认识提供了基本的经验 ,而且还为理论对自身困难的克服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参照。当我们这样看待人类认识时 ,就可以克服近代认识论的困境 ,实现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4.
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应当从实践的立场出发对“三化”实践的历史演化、相互关系和实践意义做出认真考察和深入分析。网络化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主要展开的是主体之间的关系;数字化的本质是人利用还原为数字的信息实现对对象(社会、自然和心理)的认识、利用和控制,主要展开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智能化的本质是通过智能机对人类主体或专家系统的思维模拟,主要展开的是人类主体同客体的关系。要把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同网络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区分开来,前者是人作为主体作用对象的实践活动,而后者是人或实践所利用的工具。数字技术是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基础,而网络化又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实践基础。应当明确坚持“三化”实践的主体性原则,避免因淡化主体性原则而导致“三化”实践的异化。  相似文献   

5.
从认识史学到认识历史——中国古代史学观的理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本源自历史本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史学的发展,人们对过往历史的认识不能不依据史书所记载的历史,这是从客体到主体,再由主体到客体循环往复的辩证关系。中国史学以其时代的连续性、内容的丰富性、体裁的多样性,为人们从认识史学走向认识历史、认识文明的传承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实现人的“自我认识”本质地涉及到人的生存,唯有从一种根本不同于认识自然的切合人的生存历史性的历史思想出发,才能呈现人的本真存在;近代哲学受其理论哲学视野的限制。远离人的现实的历史,致使人最终成为一种被规定的概念之在;马克思从实践哲学的视野出发,深入到历史的本质维度中去,合理地解答了人的“自我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7.
认识创新与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广义的认识论角度阐释马克思主义创新观点。创新既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表现为发现式创新和发明式创新 ,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 (实验 )活动 ,体现为主体改造客体的对象化活动和主体改造自身的非对象化活动。无论是作为认识之维 ,还是作为实践之维的创新 ,根本上都是一种群众的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观点和群众观点相一致。从广义的认识层面阐释创新 ,不仅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把握当前提倡创新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8.
描述与实践: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当代科学视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涉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更深层次,量子理论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势.人们必须把量子事件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量子领域描述和实践关系所出现的新问题,带来了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新视界.描述是一种介于认识和实践之间的活动.由于密切关联着二者,描述隐含着人类认识和实践及其相互关系的深层奥秘.量子领域的描述问题本身就典型地表明了实践不仅是一个纳入认识论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问题.描述至少可以看做生活实践的一种次生方式.描述活动在更深层次上涉及人类学特性,不仅涉及人类的生物特性,而且涉及人类的社会特性.描述具有比一般认识更明显、更根本的主体际性,在量子,描述和社会以及实践之间具有一种更内在、更根本的关联.在对量子世界的描述中,描述的真实性问题表现比在经典认识理论中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更强的实践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全过程理解认识的本质与规律.实践--认识过程中能动性的两个飞跃都是信息的加工、变换、组织过程.认识主体的自组织程序信息称为心理基因.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动性飞跃源于心理基因对信息资料的组织.从认识向实践的能动性飞跃源于心理基因对外界物质、能量、信息的控制,即将意识信息组织为后者的序.实践检验、修正、发展认识则与心理基因的控制反馈和变异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认识的目的是不仅要把握历史的本质与规律,而且要反映人们对历史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它需要人们把多种多样的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历史认识的主体性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理解方法和价值分析方法等,都蕴涵着人们如何才能获得正确或合理的历史认识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李晔 《阴山学刊》2001,14(4):61-64
历史规律是唯物史观及一切历史哲学的核心问题.历史规律的研究和把握以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为基础,历史认识是历史和历史规律的中间环节.历史规律的研究涉及历史认识的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也需要广阔的视域和更多元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对大学德育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德育实践活动是德育理论课的延伸与践行。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就是在德育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外在的影响,使学生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达到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是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和体制转轨时期,这一工作面对着大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要求,需要在许多具体环节做大量的具体工作,因而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艰巨任务。另一方面,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又迅速地改变着高校发展的内外环境和教师队伍的组织结构,因而不同时期,评审工作又有着明显的重点和对象的变化,认识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核心工作之一的职评丁作的复杂性利长期性,把握各个时期存在问题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我们把握主要矛盾;搞好职评丁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认识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主客体的交互活动关系,从而超越了从认识论角度理解“实践”的形而上学的历史。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把认识排斥在实践之外,包含着自身无法解决的逻辑矛盾。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实践观,把实践理解为主体实际从事的建立对象的一切活动,从而把认识看作是一种识别世界的实践,这样便能够恢复马克思的实践观的超越境界;开阔其视野,使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也更符合实践一词的实际用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方面,有些同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思想上或观念上的误区。认真分析并摒弃这些误区,对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平 《河北学刊》2004,24(4):33-38
缺乏思想原创力量是中国思想传统的突出现象 ,其根本症结在于 ,泛思维一直沿袭诗性经验思维方式而没有发展出严格的思维方法。而略带民族情绪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仍在阻碍当代学术反思深入指向思维方式的自我批判。但是 ,认识活动确有不依人情的客观评价指标即认识效率。因为不同思维方式之间先天具有认识效率差别 ,所以 ,特定思维方式因牵连特定认识效率而固有优劣品质。不同的认识目的 ,逻辑地要求不同的思维方式 ,其中 ,诗性的无方法思维和逻辑性的有方法思维构成思维方式的两极。诗性经验思维方式具有经验封闭结构 ,使经验和传统这两个积极认识元素异化出反智慧的经验引力与传统引力 ,造成认识因循。相反 ,严格的思维方法本身具有对认识的逻辑塑造力量 ,推动认识自主发展。当代中国思想原创的前途就在于从诗性经验思维走向接受某种逻辑约束的方法思维。  相似文献   

19.
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在认识论领域提出“默会认识”这一概念。默会认识思想也是波兰尼的认识论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文章追溯了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的理论渊源,分析了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产生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来源,并对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波兰尼的默会认识思想为认识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它对于其它学科的理论研究和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建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是当前中国史学理论界的热点之一.重新审识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认识论有助于推进对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的讨论.普列汉诺夫的历史认识论阐述了历史认识的对象和本质、历史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定义及其关系、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及其真理性等问题.普氏对唯物史观历史认识论的发展有贡献,但也存在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