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约东扩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大事件。作为首当其冲的俄罗斯对此感受最紧迫,因为东扩会威胁到俄罗斯的生存。普京总统上任后,采取更为现实的应对措施,以图缓和双方的冲突。对于俄罗斯能否加入北约,以及俄罗斯与北约关系前景问题,目前就下结论似乎为时尚早。  相似文献   

2.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北约被重新激活且再次扩大。美国拜登政府大力推进印太战略,北约与亚太地区的联系强化,且亚太地区出现超越双边的军事合作关系,亚太“北约化”和北约“亚太化”的话题被不断提起。然而,北约作为冷战的产物具有特殊性,冷战结束之后,北约的持续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北约具有严格的时空界定和鲜明的文明色彩,是大西洋共同体的重要制度,也是西方国际体系“中心—边缘”结构裂变与重组的产物。中美战略竞争是单一国际体系内的大国关系,而非阵营式对抗,无论是在亚太地区建立“小北约”还是将北约引入亚太地区,其本质在于美国试图将冷战战略强加于对华竞争之中。北约具有地域限制,而亚太地区复杂多元且拒绝阵营对垒,“北约化”只是美国的愿望而非现实。作为概念或者话语,“北约化”需要接受严格细致的历史审视和理论拷问,唯其如此,才能避免预言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3.
两极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加紧东扩,以控制和占领被称为“真空地带”的东欧地区,进一步遏制俄罗斯,遭到俄罗斯的反对.本文主要分析美、俄在“北约东扩”问题上的政策变化,以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战争以来 ,俄美关系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军事打击 ,使俄美关系空前恶化 ,两国关系降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两国总统科隆会晤后 ,俄美关系开始有所修复。但随后在车臣问题、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的严重分歧 ,又使俄美关系再遇险滩。一、俄美关系的空前恶化去年 3月 2 4日晚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安理会 ,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 ,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实行空中打击。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这一侵略行径从一开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俄罗斯反应最为强烈。俄前总统叶利钦、前总理…  相似文献   

5.
美国利用乌克兰危机,聚焦欧洲和印太两大战略方向,加紧推动北约新一轮战略转型,不仅激活冷战结束后一度濒临“脑死亡”“肌无力”的北约组织,还重新赋予其“东进”印太、遏制中国的战略使命,通过扩大北约“全球干预”战略功能,试图构筑一个“以遏华为目标,由美国主导,以印太和欧洲盟伴为羽翼,东西呼应、两洋联动”的全球安全架构。目前,美国在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方面,已促成亚太四国作为“邀请嘉宾”参与北约峰会和外长会,形成“北约+亚太四国”合作机制,升级日韩为“定制合作伙伴关系”,并力推北约在日本设立联络处和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强化北约在印太地区的实际存在。美国推动北约“东进”印太是为了应对印太地区的大国战略竞争,维持其全球霸权地位,达成控欧遏华弱俄、震慑朝伊的多重目的,其在策略上重点采取了外交诱拉、舆论鼓动、机制塑造和身份认同等手段,以形成北约“印太化”和印太盟伴“北约化”,达成“东西对接、双向奔赴”的局面。美国推进北约“东进”印太势必引发地区内国家关系复杂互动,冲击中国周边战略环境,破坏基于自由、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秩序,给中国运筹大国关系、经略周边、维护领土海洋权益以及维持地区和平稳定带来多...  相似文献   

6.
北约东扩与北大西洋关系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学术探索》2004,(6):80-83
冷战后北约东扩的不断推进并不意味着北大西洋关系的团结与稳定。在北约东扩过程中 ,北约欧洲化与全球化、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将使大西洋两岸的矛盾与分歧更加突出。大西洋两岸矛盾与分歧的实质是权力分配失衡以及外在威胁的消失 ,在这一背景下 ,重新思考北大西洋关系的未来走向显得更加必要  相似文献   

7.
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冷战时期北约遭受的最严重的危机。在危机发生之前美国能够准确地评估法国的行为,并重新定位新形势下与北约其他成员的关系,把提高北约凝聚力、增强北约的合法性基础、迅速高效地重建北约作为基本原则。这使得北约在美国的主导下较为成功地克服了法国撤离带来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8.
一、中俄经济合作国际新环境随着苏联和华约的解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各国企图乘机而入,极力推行东扩战略,直接威胁到了俄罗斯的自身利益。尽管俄对北约东扩反应强烈,但因要求加入国态度积极,东扩已是大势所趋。苏联解体伊始,俄国的外交政策曾一度偏向西方。但由于西方援助迟缓,而且额度极其有限,代价高昂,加之北约东扩,俄罗斯逐渐对西方的真实意图产生怀疑,从而与西方各国再难保持长久的温和关系。进入“冷和平”时期之后,俄开始放弃亲西方政策,并将其近期的外交调整为“全方位”态势,而且明确提出要改变以往仅重视西方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北约的成立出发,简要考察了冷战中的美欧关系和大西洋联盟的形成。在冷战中,北约自始至终都控制在美国的手中,是美国以欧洲为中心,遏制苏联的全球战略的利器,西欧虽然也曾试图改变大西洋联盟中的主从关系,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这却在大西洋联盟建立之初,就种下了美国与西欧不和的种子。  相似文献   

10.
严浚 《理论界》2007,(5):193-194
北约作为美国全球扩张的工具,在布拉格峰会后为反对恐怖主义,主动应对亚洲未来的挑战,向中亚设立军事基地、派遣各种军事组织,对亚洲国家展开活动建立各种合作关系。北约在亚洲的活跃行动,影响到中国的军事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国应积极主动应对,有效化解北约对中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