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践路径。“环境水文地质学”是东华理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水文地质专业基础知识与国家政策、社会发展、专业需求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课程教学相契合,探索以“水”为核心,以专业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环境水文地质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融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第一本字典《说文解字》说:“学,觉悟(ju&;#233;w&;#249;)也。”意思是觉悟(知道)了就是学。听老师讲课是学,读书是学,在生活中看到了,感受到了,甚至闻到了都是学。有一句话“处处留心皆(jiē)学问”,说的就是学的真正意思。  相似文献   

3.
“环境水文地质学”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课程具有综合性强、时代性强、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确定课堂的教学方式,强调抓好解决地下水污染的方式和途径、综合作业以及读书报告等教学实践环节对本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1906年6月,今苏州大学的前身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大学学报《学桴》(又名《东吴月报》),所以2006年6月是《苏州大学学报》创刊百年的华诞,也是我国学报界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桴》的创刊号,今已只存孤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弥足珍贵。其封面是一幅国画:翻滚的波涛上一叶扁舟,桅杆上挂着阔大的风帆,“学桴”两个大字占满帆页;桅杆顶上系一面小旗,翻飞出“东吴月报”四字;上空两三朵祥云,云中间有“壹期”二字。“学桴”的封面,使人想到孔夫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当是《学桴》名字的来由。而“学桴”从字面与画面上看,…  相似文献   

5.
开发学生智能,是教育界当前议论的中心课题。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增长,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我国传统“教学论”偏重于传授知识,忽视智力发展。不正确解决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我国的教育事业将很难适应“四化”的要求。 课堂教学,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的“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出现较早的地方学是敦煌学、徽学、藏学“三大显学”.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地方学研究方兴未艾,相关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比较活跃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已有数十个,各地的地方学已经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地方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国地方学现任轮值主席单位“北京学研究所”,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为宗旨,经过1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再认识,并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2006年是我国第一份学报《学桴》创刊百年,也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诞辰100周年。当前学术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日益严重,值此百年之际,重思“学桴”之精神,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十分重大。“学桴”蕴涵着中国学人富国强民的时代呐喊和求真务实的科学追求。“桴”有小舟和鼓槌的含义,因此,“学桴”自然兼有学海“渡船”和为学术擂鼓而呼的内涵。回溯过去,许多杰出学者就是乘着学报这一叶“轻舟”扬帆首航,开始了学术人生;许多精辟独到的思想也是借助学报这一“鼓槌”放大了声音,为更多、更广的人知晓,有的还孕育了影响时代进步的社会思…  相似文献   

8.
<正>岩土工程系(原名地质系)1958年招收第一届“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本科生起,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为国家培养该专业学生计1000余人.近年来,该系专业数量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1992年招收“水土保持”专业本科生,1994年招收“建筑基础工程”专业专科生,预计1997年增设“岩土工程”专业,现在校生总计400余人.199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享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现已培养硕士生12人,联合培养博士生2人.  相似文献   

9.
“学术”是一个人们经常使用的词汇,然而又是一个含义并不确定的概念。从语言结构分析,学术由“学”与“术”二字组成。“学”可作觉悟解(《说文解字》:“学,觉悟也。”),仿效解(《尚书大传》:“学,效也。”),认识解(《广雅·释诂二》:“学,识也。”),学问解;“术”可作技术解,手段、策略解。梁启超曾对“学”“术”作过贯通诠释:  相似文献   

10.
“学”与“术”是分别独立出现,各具不同的语义;然后由分而合,并称为“学”之名;至近代才有今天所谓“学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学”和“为道”是《老子》中的一对重要概念。“为学”指的是学习经验性的知识,包括人学、物学和事学的知识;“为道”则强调对“道”的领悟和达观。但实际上“为学”与“为道”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一致的一面,即在“为”的层面上两者一致,而在“学”与“道”的层面上则不同。具体而言,两者在内容、目的上有同有异,但在方法上则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研究辞章学的日的在于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建立一门桥梁性的学科;研究汉语辞章学要明确“辞章现象的领域”及其意义,要理解辞章学领域特有的矛盾;我们称辞章学为“广义修辞学”或“大修辞学”,是研究辞章的理论体系及其原则、规律、方法的科学;普通辞章学建立之后,在不断完善它的同时,还要逐步细分,建立它的下位学科“专门辞章学”。  相似文献   

13.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两次转型:从“政治化教育”到“经济化教育”,再到“人本化教育”的转型;教育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政治形态的教育学”到“经济形态的教育学”,再到“人学形态的教育学”的转型.育人为本,是当前教育自觉转型的方向所在;人学形态的教育学,也是当代教育学的追求.建构人学形态的教育学,要求教育轴心由社会转向人,教育目的由培养社会工具人转向培养社会主体人,教育内容由社会的形态转向人的生活形态,教育方法由被动接受转向主体的自觉,教育过程由认知关系转向交往存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名学”是我国名辩理论研究和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性术语 ,它是指以名为研究对象、以规范名实关系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独特的学术思想理论。名学和辩学虽都兴于先秦 ,但二者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不能将名学混同于辩学 ,也不能把名学归结为“名家之学”、“先秦名学”。至于“名辩学”则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礼记·大学》为“天子之学”,是王闿运对《礼记·大学》篇下的结论。天子之学,以修身为本。王闿运在《礼记·大学》篇中对天子修身之学的阐释,围绕修身定义、修身之法、修身目的展开。“修身”即“明明德止于至善”,只有“止于至善”的“明明德”,方可称为“修身”。修身始于格物,是以经世为基本认知的修身之法。天子重修身,目的在于经世之用。求贤化民与散财聚民,是天子“亲民”之治的关键。王闿运的天子之学,是在尊重天子性情差异的基础上,以经世致用为目的,政学一体的修身之学。  相似文献   

16.
公元七世纪以来,随着佛教的藏传,佛家的逻辑部分也陆续传入我国西藏。藏族学者崇尚陈那、法称之说,将此学名直译为“tshad ma rig pa”(可直接汉译为“量学”)。“藏传因明学”是现今中外学者对藏传量学的通称。“因明学”是“考定正邪、研核真伪”(大唐玄奘法师语)之学,即是一门有关推理、论证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学科。“藏传”二字表明其不同他传的特色。藏传因明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它的体系的庞杂性,一是它的论证的烦琐  相似文献   

17.
在北宋“选举社会”推动下,王安石勤修“举业”,以“字学”为基,成功中举;入官后,王氏“字学”更见规模;晚年卓尔成家,绵及后世。在此“字学”发展史中,王安石遭逢庆历学风之变,首先力革个人早期“举业化”的“字学”观念,转求义理。其次,又围绕“义理化”的“字学”,重治群经,力主内圣,圆通“王学”,开拓出“宋学”新局。所以,王氏“字学”堪称“王学”主脉。  相似文献   

18.
黄侃与雅学     
雅学就是研究《尔雅》的学问。古人有“仓雅之学”的说法。“仓”指《仓颉篇》,又叫“三仓”,这是汉初的名字。实际是由秦丞相李斯作《仓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合起来的童蒙识字课本。“雅”是指《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也是我国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学专著。二千多年来很多学者研究它,运用它。久而久之形成《尔雅》之学。到了清代光绪年间,湖南湘谭胡元玉著有《雅学考》一书,叙列宋代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我国学者开始以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为范式研究先秦名辩学.在这一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不太适合做名辩学的研究范式.西方传统形式逻辑的理论体系由概念、判断和推理三大部分构成.“概念”仅是符号的“所指”,不包括符号的“能指”,而先秦名辩学中的“名”恰恰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是语词符号.“判断”和“推理”主要研究推理形式的有效性,属于语形学的研究内容,遗憾的是先秦名辩学中没有语形学的内容.名辩学中所讨论的推理都是语用推理,而西方传统形式逻辑中又根本没有研究语用推理的问题.符号和语用推理在符号学中都给予了充分的研究,据此我们认为符号学是深化先秦名辩学研究的更优范式.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文字学 1.什么是文字学。在我国,“文字”这个名词是后起的。“文字”本叫“书”、“名”、“文”或“字”。《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①这里的“书”就是指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注:“或曰:古曰名今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