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浅谈地方社科院图书馆的改革姚春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地方社科院已逐步由国家全额拨款向半补贴或自负盈亏过渡。地方社科院图书馆如何适应这一转变,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生存与发展,这是地方社科院及图书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自1978年起,...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科学社会化的发展,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员的作用发挥在“合格智库”建设中越来凸显,成为地方社科院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前进动力。但现实中,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被边缘化,日益成为地方社科院战略目标实现的主要瓶颈。针对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合格智库”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岗位设计、能力建设、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上加强地方社科院行政科辅人力资源开发,最大可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社科研究提供优质服务,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门机构的地方社科院,有责任、有义务回应社会巨大转型所衍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解释与支持。为此,地方社科院要树立合乎时代要求的科研理念,为更好地履行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奠定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首席研究员是地方社科院引进和使用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促进学科建设的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一些地方社科院已经推出了相关领域的首席研究员,并制定了首席研究员的聘用和管理制度。本文试图对这一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地方社科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创新。  相似文献   

5.
地方社科院的科研管理体制和机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已不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主要表现为:缺乏活力,缺乏开放性和效益低下。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地方社科院应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探索性改革。改革的思路是突出地方特色,发挥优势,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增强整体合力;激活内部管理,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开放体系,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地方社科院的体制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还需要一定  相似文献   

6.
以省级社科院为代表的地方社科院是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社科院要成功实现向现代智库的转型,必须处理好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关系、科研队伍与管理队伍的关系、研究成果与宣传推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社科院为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积极探索,开拓奋进,推出了一大批省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好的发展对策与建议,对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社会主义事业在蓬勃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前进步伐明显加快,党和政府对地方社科院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各地方社科院调整定位,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应用对策研究,作了大量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也面临着一些需要探索和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文章就如何进一步探索决策咨询服务形式,完善成果评价机制,进一步提升地方社科院在地方党政决策咨询体系和国家社会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从社科院作为"思想库"、"智囊团"的发展定位和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现代智库的需求出发,阐述国际化视野是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和研究的必然要求,进而对现代西方智库研究主题演变、发展模式变化以及地方社科院智库建设和研究的国际化道路进行梳理,并以湖南社科院为例,从开设智库培训班、出版智库研究专著、举办国际论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地方社科院的智库建设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社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但目前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都还面临重重障碍,如认识不到位,沟通渠道不畅通,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研究方法不适应等。因此,地方社科院要顺利实现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1.
第19届华北地区社科院科研管理工作联席会于7月29日在太原召开,来自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社科院的代表,以及中国社科院和特邀的湖北社科院代表40余人出席会议,研讨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总书记“7·16”重要讲话精神,共商地方社科院发展的方略大计。 代表们在会上对全国地方社科院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提出了有价值的十大建议和策略:(1)提高地方党委、政府对社科院重要性的认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研究担子应该压给社科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科学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已经跨进21世纪,中国的改革大业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社会科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地方社科院如何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关于地方社科院的定位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地方社会科学院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但同时也是改革开放还不够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6月3日,在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座谈会上,省社科院党委书记艾书琴以《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地方社科院》为题,代表院党委向省委领导作了重点汇报。她在汇报中提出,近年来,省社科院紧紧把握地方社科院职能定位,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应用对策研究和特色基础理论研究,坚定不移地把省社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4.
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地方社会科学院在为地方政府服务转型之际出现的功能定位方面的几个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提出了地方社会科学院体制转轨后所应该具备的四个基本功能:基础研究功能、应用和对策服务功能、对外交流功能和创造知识与文化功能。这四个基本功能紧密联系、缺一不可,共同促进地方社科院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民族省区社科院调整定位,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应用对策研究,围绕新型智库进行转型,围绕地方优长学科进行创新,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进行创新。本文论述了民族省区社科院向"新型智库"的转型,围绕地方民族特色的转型与创新,提出了民族省区社科院转型与创新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础研究注重理论思考,应用研究强调实践实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构成地方社科院科学研究的两翼。当前,地方社科院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关系处理面临的挑战主要有内部管理侧重面的挑战、基础研究与智库要求的挑战、应用研究与理论创新的挑战。正确处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加快地方社科院的全面发展,就要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大力推动学科建设、培育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塑造良好的地方社科院形象是地方社科院文化建设的主要构建内容。塑造良好的社科院形象有助于提升科研人员素质,有助于营造地利人和环境,有助于培养科研人员自我约束能力。而独特的管理与特色、高水平的科研质量与创新、拔尖的学术带头人与杰出的优秀领导、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科辅人员及优美的空间环境与文化环境是塑造社科院良好形象的六大要素。  相似文献   

18.
依据马克思关于"问题"的论述,遵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任务的规定,地方社会科学院应以问题为中心确立研究方向和构建研究体制.因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必须以问题为中心确立研究方向;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地方社科院自身的特点,要求其必须确立研究本地区重大问题的研究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而以问题为中心构建研究体制,就是要改革哲学社会科学的分类体制、组织模式和研究成果的评价机制,从而构建起适应地方社科院研究方向的研究体制.  相似文献   

19.
有为才能有位,这是近年来福建省社科院坚持“为省领导决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的办院方针,着力抓好应用对策研究的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也是我们坚持开门办院尝到的最大甜头。1992年至1993年,院领导班子明确提出了新的办院方针,即前面提到的“三为”服务方针。正是这个方针的明确提出,使福建社科院开始摆脱困境,逐步走上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1999年,院新的领导班子坚持既定的办院方针,把致力于成为地方党政领导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大力开展了内外两个方面的工作。对内,开始…  相似文献   

20.
论当代地方社科文献信息系统的特色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当代地方社科文献信息系统的特色建设张耀东社科文献工作的发展、建设是时代的需求和挑战,本文认为抓住和突出地方特色,正是地方社科文献工作走出困境、振兴事业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张耀东,男,1954年生,浙江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杭州310025)改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