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大学的使命经历了多次的演变.中世纪欧洲的大学注重教学使命.同时,德国大学推进了研究使命的发展.在20世纪,美国大学提升了大众服务使命的地位.今天,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即将出现国际化使命.  相似文献   

2.
在萨特和阿隆逝世以后,77岁的C.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思想的最后一位巨人.他在国外比在国内有名.他的巨著远远超出了他本来的学科——人种学的范畴,对"人文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学者中,是他提出了结构主义,这一思想引起了许多评论和曲解.列维-斯特劳斯在接待法国《快报》记者时,对此发表了简明扼要的看法.列维-斯特劳斯在谈话中自称是三十年代工人国际法国支部的成员,是"忠于马克思的老牌右派无政府主义者".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状况国际史学家代表大会创始于1900年.当时在法国巴黎举行了第一届大会,名称为"国际比较历史学代表大会",但并没有国际性的常设组织.1903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二届大会.五年之后,即1908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第三届大会.从此规定每隔五年举行一次大会.第四届大会是1913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五届大会原订1918年在彼得堡举行,因十月革命,延期于1923  相似文献   

4.
陆道坤 《学术交流》2008,(1):180-184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萌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近50年来,中国高等师范教育在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遵循了一定的逻辑.主要表现为:1.在师资培养模式上,经历了定向--非定向--定向三个阶段,与此相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办学形态的独立性转变也与之同步进行.2.在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上,先后借鉴了日本和美国的培养模式,每逢借鉴对象发生转换,总要经历从形式与内容的不一致,通过自我调整与完善而趋于一致这样一个过程.3.在师范性养成的过程中,克服了日本和美国办学模式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弊端,不断推进教育本土化,使师范性与本土化基本上处于并行的发展轨道.4.在教育管理上,尽管办学主导权经历了数次变化,但外部管理的"统""分"转换促进了内部管理的不断完善,从而适应了当时中国高等师范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把握这一演进的逻辑脉络,对深化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始于三皇五帝的中国皇权观念在春秋战固时期得到儒、法两家的理论支持,并在秦汉两代臻于完善.与以君主为政治目的的法家不同,儒家在理论上将皇权置于礼教的完整体系之内.通过一套系统的礼仪规则,儒家在维护皇权的同时,试图对皇权加以柔性的制约,明初建立的服饰制度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这套制度在明朝前期收到了稳定统治的功效.然而,由于缺少有力的维护机制.以服制为代表的明初礼制在明中期以后就失去了约束力.明代服制的兴衰既反映了程朱以来儒家思想在制约皇权上的积极性,也反映了其固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和法律的一般关系1. 最近,在国际上,一些有关法律的文章对"经济是基础—法律是上层建筑"这一观点的庸俗化解释进行了大力批判.总的说来,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经营方式已无能为力,经营变得更加有组织了.现在,生产的特点是成批生产、专业化和大规模协作.在科学成为生产力的同时,不断进行经济改革.在国民经济中出现了相互关联的系统,这种趋势由于生产的国际化而更加强了.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距离缩小了.基础和上层建筑混为一体的现象(首先是在经营方式方面)具有了决定性作用.经济中的法律成分增  相似文献   

7.
李新颖 《学术交流》2008,(5):187-190
文人论政,是中国精英阶层的优良传统.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文人论政"的先河.自此至1915年新文化运动的41年里,"文人论政"的嬗变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1.萌芽期.从1874-1884年的十年中,王韬在<循环日报>上发表论说800余篇,标志着"文人论政"的萌芽.2.发展期.在王韬、容闳等人的示范和鼓动下,言论救国逐渐演变成全国性的思潮,自19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的十几年里,进入了"文人论政"的蓬勃发展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梁启超,他的报刊实践直接将"文人论政"传统推向高潮.3.衰退期.在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袁世凯统治时期,形成了持续四年的新闻事业低潮,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文人论政"从此走进万马齐喑的衰退期.4.复兴期.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从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国民性的运动中,<新青年>同仁以报刊为阵地、以笔为武器发表了大量的论说文字,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局面,标志着"文人论政"传统的复兴.  相似文献   

8.
新生物学对伦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伦理学试图改变传统伦理学的基础,把伦理学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认为由生物学认知的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的道德规范,或者说,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准.这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中心主义.完全背离了理性主义伦理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向前现代文明的倒退.  相似文献   

9.
访美回国途中,在伯克利停留数天,走访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以下简称加大)的东亚研究所.这是个在美国东亚研究机构中名列前茅、在国外也颇负盛名的研究机构.所长R.A.斯卡拉皮诺教授正在我国讲学.受到所长助理K.安东尼·南宫先生的热情接待.南宫先生是研究日本问题的,他用流利的日语介绍了该所的历史和当前的研究情况.该  相似文献   

10.
王云  洲塔 《南亚研究》2009,(2):85-94
在印度和尼泊尔分布着48个藏人聚居区.藏族人在和当地人的交往和互动中进行了全方位的调适.他们在多民族杂居情境中使用双语、多语的语言策略,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适应性的语言特征.妇女服饰适应当地气候,吸收了当地民族服饰的元素,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其宗教信仰在制度、行为、仪轨、观念和教义等层面发生了变迁.本文在对印度的措班玛和尼泊尔的保达纳斯进行的田野调查和对在印、尼的藏人进行的访谈基础上讨论了他们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和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