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官”是中国的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地关注,也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可谓见仁见智。此文主要从清官的基本价值追求及其施政方针当代中国民族后政治的施政方针及其施政方式、方法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述,并由此得出以下结论:不管是古代阶级社会的“清官”,还是现代民主社会中的优秀执政者,他们的身上都有着为政者的优秀品质。所以,在当今我们应该对清官的优秀品质加以批判继承,而不能一棍子打死。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化是指内化在政治体系内成员的一套政治认知、情感和评价,体现着公民对政治的价值取向。它在历史和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过程由,借助政治社会化这一社会遗传机制而形成,是一定政治结构的基础,能够持久地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方式、政治态度、政治结构模式、政治的稳定和变迁。我国历史悠久,漫长的政治过程和社会生活锻铸了自己的政治文化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概而言之,不外人治主义、王权思想、礼治主义、清官期盼。本文试图通过透视,加深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知,并深化对传统文化和专制政治的认知,以助于我们在追求现代…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个性、真正达到了“自我实现”境界的诗人。形成其“个性”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途径,是深刻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疏离“政治”、超越“社会”及对现实人生的成功安顿。认可陶渊明“个性”和“自我实现”价值的关键,是尊重与在政治上“建功立业”无涉的个体价值。  相似文献   

4.
20年代末到三四十年代,是以“五四”为开端的中国现代妇女文学创作发生重要变化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文坛笼罩在浓重的政治斗争气氛之下,以反对封建压迫、要求个性解放为主要内容的启蒙主义的“五四”新文学,其主潮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为以争取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为旗帜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革命文学,女性创作也在此背景下呈现了新的风貌。如果从文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主要以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作为划分文学发展阶段的依据的话,可以说,以题材的社会性、思想的革命性为重要特征的三四十年代妇女  相似文献   

5.
城市精神既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精华的继承,也是对现实城市理念、城市建设、价值目标、人文风貌的概括和升华。在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表现出来的精神,既具有与其他城市一样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共性,又具有自己所在地域文化培育出来的个性。广州是一个多元文化相容共处的开放性旅游城市,其文化深深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土壤中,具有消费主义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6.
张目 《南方论刊》2023,(4):90-91+104
岭南传统廉政文化是一个包括清官文化、家风文化和廉政教育文化于一体的地方廉政文化体系,其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为实现古为今用的目的,需对岭南传统廉政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转换,努力探索出适应现实语境的转换路径。  相似文献   

7.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使中间党派和自由主义者的民主建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力图将其社会理想付诸现实的政治实践.政治会议、联合政府、国民大会三大政治问题,是中间党派促使中国步入民主建国进程的三个具体步骤,其实质是用民主政治的原则替代武力原则,在中国确立现代意义的民主政体.然而,现实政治并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施展余地,相反,中间党派在现实政治的参与中迅速走向了分化和瓦解.  相似文献   

8.
深圳文化的发展,不过十来年的历史。十来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深圳而言,其文化的发生、发展及产生的走向如何,具有怎样的风貌、特色,这种风貌、特色也即文化个性将以怎样的姿态融入整个民族文化并走向世界,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  相似文献   

9.
优化政治生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走向纵深的客观必然,更是当前中国政治不断完善的历史自觉。优化政治生态,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直面现实、改造现实的勇气和决心。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治生态的主要参与者,其自身形象的优劣好坏直接影响执政地位和执政根基的稳固,中国共产党自身形象建设中的党性修养、党员觉悟、党员作风是优化政治生态的三个核心,是构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优化政治生态的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塑造自我形象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历史分析内蕴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叙事,表明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是直面现代问题的政治哲学,这一政治哲学是在宏观历史结构的整体上以微观政治哲学的方法还原了政治原象、理解了政治逻辑、批判了政治宰制,从而真正建构了一种现实的政治理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深化了现代以经济来解决政治问题的政治哲学路向,开创了超越权力逻辑和权利理路的政治哲学的社会政治哲学.因此,马克思历史分析的政治哲学叙事,既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根本特色,又是现代政治问题得以解决的理论范式.从观念的历史现实、政治的利益基础与主体的阶级属性全方面地把握现代政治的根本问题,使得马克思的政治哲学真实地面对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本质,历史唯物主义地判断了无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真正标识了人类解放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1.
周保欣 《云梦学刊》2004,25(5):88-91
“归来”批评群体内在精神结构中存在着“五四”的文化母性崇拜。新时期他们对文学/社会关系的想像与重建,就是这种精神母题的延续。特定的历史处境,造成他们批评意识中与政治的紧张关系和无法摆脱的“政治情结”。对西方话语的羞怯和九十年代世俗伦理、文学风貌的抗拒,是他们退出评坛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现代国家批判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重要主题,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类政治文明进步的深刻省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的视域重建使马克思的现代国家概念具备了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内核。马克思从哲学批判出发,联系黑格尔国家哲学的“副本”来批判现代国家的社会历史现实的“原本”;在宗教批判层面上,将宗教神学批判和政治现实批判同步推向纵深,揭露现代国家与宗教国家的共通属性;在制度批判层面上,剖析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制度安排及其结构性矛盾和危机;在实践批判层面上,揭示政治国家走向消亡的历史趋势,为超越现代国家、扬弃政治现代性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路径。马克思现代国家批判的四重维度共同构成一幅内在逻辑嵌合的理论图景,蕴含着对现代资产阶级国家及其历史命运的洞察。  相似文献   

13.
以史为鉴,既可以知兴衰,也可以知成败。这是中国的政治传统和政治文化,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社会的各类矛盾。在中国,实际上写一部现代中国历史是相当困难的;那么,如果写一部“文化大革命”历史,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14.
政治清明与清官文化是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两者之间的依靠力量、行为主体与客体、价值追求是一致的,但是在政治理念、制度设计和治理趋向上,两者差异甚大。在当下推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和政治清明的新形势下,很有必要对政治清明和清官文化的异同作一番探析。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对清官的道德品质与行政能力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看法 ,特别是清初康、雍、乾诸帝在心里鄙薄清官 ,认为清官道德操守虽好 ,但行政能力平庸 ,在官员的任用上尚能而不重德。但表面上又褒扬、奖掖甚至包庇、纵容清官。清官是官场道德之标的 ,具有政治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韩孟诗派的组合条件及其文化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总 《齐鲁学刊》2002,(3):16-21
作为中唐时期的重要文学流派,韩孟诗派的聚合有其必然性。首先与大历、贞元年间江南诗人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有着直接的师承关系,其次诗派成员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乃至遭受压抑的现实基础,更重要的是具体诗人个性禀赋及气质趣味相似相投。韩孟诗派以奇险为创新的艺术精神与总体风貌,既有时代因素的促成,又有历史传统的延承,表现为审美时尚与诗史进程的联结与交汇。其结果既是诗人艺术个性的发挥,又是时代性文化精神的体现,更是文学史逻辑推衍的必然,具有多重的文学史与文化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探讨自由问题,不仅扬弃了自由的抽象性,使其具有科学的内涵,也揭示了自由本质上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历史是"现实的个人"走向"自由个性"的过程,是"自由个性"的生成过程,还揭示了实现自由的社会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个性人格即主体性人格,其符合人性的精神性要求,是当代社会的理想人格。它集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三种品质于一身,体现了现代人积极的个性品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性就是要激发人的积极个性品质,塑造个性人格。  相似文献   

19.
王安华 《理论界》2010,(11):35-37
后发国家的优势之一,是可以有比较地设计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避免历史上民族国家建设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然而在现实政治过程中,这种设计往往需要和社会基础、执政环境及转型所需成本联系起来,并受其约束——这些内容即构成政治重心,决定一国政治发展的走向。本文认为,主导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逻辑的政治重心,可概括为稳定与繁荣,即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保障,供给合法性、体制与秩序,从而主导转型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海瑞是清官的典型,他廉以处己,不惧强权,果断采取措施,整顿吏治,打击贪官污吏,在明代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其清廉的声誉随着其政治生涯变迁也有一个不断传播,并向神化发展的过程,这与明代官僚政治与民间社会心理需求有密切关系。海瑞的反贪措施直到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