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祜之卒约在大中十三年(859),如至咸通十一年(870)才十二年虚,到咸通十三年才十四年虚,均远不能称未二十年。此即可证《后序》非咸通三年前后撰,反之可证张祜大中八年卒可信。张祜既卒于大中八年、杜牧大中六年底卒,二人去世均在大中十年前,而《后序》谓包括两人在内诸人之卒至《后序》撰时才二、三年,则《后序》大中十年作又再得确证。《唐诗类选后序》若撰于大中十年,则诗人许浑与侍御史许浑并非一人。如此,罗时进君的诗人许浑咸通二年或稍后卒的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
晚唐郑谷有《献大京兆薛常侍能》一诗。赵昌平先生《郑谷年谱》谓 ,咸通十三年 (872 )春 ,郑谷在长安应试落第 ,归宜春。此诗作于此年或下年春季 ,薛常侍即薛能。但《全唐诗》又有注 :“一本无能字” ,提示我们此处“薛常侍”未必一定是薛能。《旧唐书·懿宗纪》记咸通十一年(870 )“十月 ,以给事中薛能为京兆尹。”但未见其为检校散骑常侍的记载。又郑谷该诗语气颇不像年轻时亟亟于科举之作 ,倒像是厌倦官场、欲归不能时的作品。所以如云此诗作于咸通年间则疑问重重。根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郑谷于昭宗乾宁元年 (894 )任右拾遗 ;乾宁三…  相似文献   

3.
韦庄诗地名人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庄是唐末五代时的著名诗人,他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翁方纲在《石洲655∥濉⒏V萃跸缺彩砹端透V萃跸缺材瞎椤吩?韦庄在豫章遇到一位及第的进士王某,王某第二天三年的状元是薛迈,不错。可为什么偏偏是咸通三年呢?难道诗中的这位薛先辈不会是别的年份状元,不可以是咸通五年、咸通八年?查《登科记考》,从大中元年起(公元847年,韦庄11诗题称薛耽为常侍。常侍是指经常在皇帝身边的人。《唐六典》卷九曰:“(中书省)中书舍人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凡册命大臣…  相似文献   

4.
王可 《学术研究》2012,(11):161
广东梅州灵光寺,位于雁洋镇境内的阴那山麓,离梅州城45公里。唐代福建高僧惭愧法师(俗名潘了拳,自号惭愧)于咸通二年(861年)在此开山建茅寮,咸通七年(866年)圆寂后,为了缅怀他的德泽,由门徒及附近乡人兴建庙宇,初名"圣寿寺",明洪武  相似文献   

5.
1987年4月,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存放佛指舍利的地宫重见天日,大批唐代珍贵文物破土而出。面对着这批金碧辉煌、巧夺天工的金银、玻璃、陶瓷器皿、纺织品和佛教法器,人们惊喜之中不免挟带着几分困惑:如此豪华的排场,如此高超的工艺,不应是盛唐产物么?可器物上清楚地铭刻着“咸通十二年”、“咸通十三年”、“咸通十四年”。在通行已久的历史认识中,咸通时代已是唐朝从衰微破败走向灭亡的阶段,任何富丽景象、豪华气派都与之无涉。其实这只是对历史观察太粗略或太偏于宏观认识的错觉。咸通时代对于官僚贵族、都市富民来说,还是一个繁华盛世哩! 公元859年,唐懿宗即位,次年改年号为咸通。公元873年,即咸通十四年,懿宗去世,咸通时代结束。咸通时代处于唐末大动荡的前夕,是一段比较平静的时期,它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那股充斥社会的奢侈之风。韦庄在一首题名《咸通》的诗中写道:“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台,仙子游回壁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此诗通篇烘托的是一个“奢”字,可见“奢”是咸通时代社会风貌的基调。法门寺地宫里那种令人震惊的场面不就是这个“奢”的具体写照吗?抓住“奢”这个线索,我们可以深入认识咸通时代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承续着元和艺术创新精神并促使诗歌境界进一步深化拓展,创造了唐诗艺术史上最后繁荣局面的重要诗人杜牧、许浑、李商隐、赵嘏、温庭筠、段成式等人皆于宣宗大中末、懿宗咸通初相继辞世,唐诗的发展 也就进入了最后的衰微阶段.当然,就诗人数量及创作活动而言,这四十余年诗坛其实并不寂寞,除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聂夷中、罗隐、吴融、郑谷、韩偓、韦庄、李山甫、于(氵贲)、曹邺、唐彦谦、方干、司空图以及诗僧齐己、贯休等较具特色的诗人外,还活跃着许多小诗人,如与郑谷交游之张乔、许棠、喻坦之、剧燕、任涛、吴宰、张(虫宾)、周繇、李栖远、温宪、李昌符等人合称为“咸通十哲”,另有沈云翔、林绚、郑玘、刘业、唐珣、吴商叟、秦韬玉、  相似文献   

7.
诗人许浑生卒年新说及晚唐两许浑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在庆  高玮 《中州学刊》2007,(6):193-197
诗人许浑的生卒年有生于贞元四年卒于咸通二年或稍后的新说。但这种新说的根据尚需认真考辨。张祜诗中的"五十我无闻"句中之"我"乃自指,"五十"非指许浑的年龄,不能以此推出许浑的生年;而顾陶的《唐诗类选后序》作于大中十年而非约咸通三年前后,故不能以此文撰于咸通三年前后论断许浑、杜牧等人的卒年;考订《新唐书.宣宗纪》,认为其中刘皋被杀于大中十二年三月的时间记载有误,故不能据此而论定许浑卒于大中十二年三月之后;《吴越备史》中的侍御史、卫尉卿许浑,并非诗人许浑;晚唐有两许浑,不能将侍御史许浑的事迹作为考证诗人许浑卒年的考证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文史哲》一九八○年第三期所载宋锡民、宋百川《日本遣唐使者小考》(下称《小考》)一文,认为高宗总章二年、咸亨元年、睿宗景云二年各有一次日使来唐事;并认为景云二年来唐者是不见于日籍记载的非正式使节,总章二年和咸亨元年来唐日使中也有一次非正式使节。我们认为《小考》所谓景云二年日使至唐事应在开元五年,景云二年并无日使来唐;总章二年、咸亨元年至唐者是同一次使节,其中并无所谓非正式使节。1.总章二年十一月和咸亨元年三月至唐者是  相似文献   

9.
咸通十哲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懿宗咸通年前后,诗坛上活跃着一群齐名一时的诗人,这就是咸通十哲。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八云:“唐人一时齐名者,……韩、柳、四杰、四友、三俊,皆兼以文笔为称。其专以诗称有沈、宋……皮、陆,吴中四士,庐山四友,三舍人,大历十才子,咸通十哲等(?)。”径称“咸通十哲”似首见於此。可见咸通十哲乃是一群“志以诗称”的诗人,可与文学史上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等作家群前后映美。但也许是人们对咸通十哲作为一个文学群体认以不足,故咸通十哲这一个作家群至今尚未引起文学史家的应有注意。今不揣翦陋,先就咸通十哲的若干问题略作考论。 咸通十哲及其由来 咸通十哲据其名似乎只十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十《张乔传》即称“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虫宾)、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  相似文献   

10.
唐代行交州海门镇所在方位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资治通鉴》卷250唐纪66载:唐懿宗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春正月,由于南诏攻陷交阯(今越南河内),唐王朝遂于同年六月,废安南都护府,“置行交州于海门镇”,一月后,“复置安南都护府于行交州(海门镇)。”(《新唐书》卷222中南诏传与此同)直到咸通六年,安南都护高骈治兵海门,收复交阯,长达十年之久的安南叛乱才至此平息。对于唐王朝咸通四年设置行交州于海门镇的所在方位,历来治史者看法不一。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越南海防省安阳北,二说在今广西博白县东南,三说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南等。清代学者顾祖禹在他的《读史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博白县条云:“海门镇:(博白)县东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何谓杜荀鹤体,指出“求通俗”、重视“诗外之意”、“诗中之情”、“字锤意炼”及“诗写政治,语涉国计民生”等,乃是杜荀鹤体的要义。文章并对所谓杜荀鹤人品“可鄙”一说作了辨驳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与洛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建都长安,称洛阳为东都。从唐高祖至唐高宗,都是以长安为其政治中心。但武则天亲自执政以后,洛阳取代了长安的地位,成为武周的政治中心。原因何在,本文拟作探讨。 (一)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四日,唐高宗死,七日,中宗即位。光宅元年(684)二月六日,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睿宗。从此,武则天就成了实际上的皇帝。九月,武则天又改东都为神都。从唐高宗死到武则天退位的二十多年间,武则天除了长安元年(7O1)十月到三年十月的二年住在长安以外,其余时间一直住在洛阳,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退位,中宗重新上台。二月,就又改神都为东都。显而易见,武则天的政治生命是与洛阳共始终的。  相似文献   

13.
两点补正     
编辑同志: 读费刊八○年第三期所载《〈马氏文通〉的作者究竟是谁》(作者朱星),发现两处错误: 一、文中述:“民国元年……梁先生那时只二十岁左右,……那时马相伯是六十一岁”按,马相伯生于一八四○年,到民国元年,应是七十一岁。二、文中述:“后撤离上海到桂林,整天坐在竹舆(轿)中,穿山越岭,劳累困顿,就死在桂林,时年整一百岁。”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界对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与《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二诗中"严少尹"的身份有严挺之和严武二说,二诗系年亦有开元二十一年与乾元元年之说;对《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诗中"严尹弟"则一致认为是严武,诗作于上元元年。经笔者考订,认为"严少尹"与"严尹弟"俱为严武,三诗俱为王维与严武交游工作,前二诗作于乾元元年,后一诗作于上元二年。  相似文献   

15.
俄藏黑水城<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为西夏文<文海宝韵>背书,共计109页,俄罗斯学者孟列夫曾将部分文书缀合复原,认为共计81件,而经孙继民先生冉研究认为这些文书的件数应为74件①.这74件文书主要集中在两宋之际,其中最早为政和八年(1118),最晚为伪齐阜昌二年(1131).值得一提的是,政和八年、伪齐阜昌二年文书均为一件,应当是偶然保存下来的.其余72件文书多集中在宣和七年(1125)、靖康元年(1126)、靖康二年(1127)、建炎元年(1127)和建炎二年四个年度,其中宣和七年文书29件,靖康元年文书9件、靖康二年文书10件,建炎元年文书12件,建炎二年12件.统计显示,宣和、靖康年号文书计48件,占文书总件数的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16.
《卷三十二·五行志三》  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癸巳 ,京都大火。三月 ,饶安、东光、安陵三县火 ,烧七千余家 ,死者万五千人。晋明帝太宁元年正月 ,京都火。是时王敦威侮朝庭 ,多行无礼 ,内外臣下 ,咸怀怨毒。极阴生阳 ,故有火灾。 (中华书局 1 974年 1 0月版点校本 ,第 935页 )按 :据《晋书》之《元帝纪》、《明帝纪》 ,元帝永昌元年闰十一月薨 ,明帝即位。次年三月戊寅朔 ,改永昌为太宁。是元帝永昌二年即明帝太宁元年 ,且三月改元太宁后又不得复称为永昌二年也。由此可见 ,以上所记晋元帝永昌二年正月京都火与明帝太宁元年正月京都火 ,乃…  相似文献   

17.
东汉一朝,自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共十三帝计195年。刘秀建武五年(公元29年)四月,梁氏先祖梁统附汉,到桓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梁氏被诛,其间恰好130年。自梁统至梁冀,先后有七代十五人封侯。仅梁冀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  相似文献   

18.
悬泉汉简所见汉代乌孙的几个年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新出土的敦煌悬泉汉简,对乌孙历史上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具体年代,进行了探讨。认为西汉王朝分立乌孙大小昆弥之事在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四月之后,而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甘露元年;西汉划分乌孙大小昆弥地界和人口的时间,在不是甘露三年,而甘露元年和甘露二年;卑爰疐杀乌日领和归义西汉王朝的年代,在元始元年(公元1年);孙建袭杀卑爰疐的年代应在公元8~15年之间。  相似文献   

19.
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赵煦亲政,起用新党,斥逐元祐党人。苏轼远逐岭表,复谪海南。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也在所难免,以其所修《神宗实录》被新党末流章惇、蔡卞诬为不实,于绍圣二年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黔州(今重庆彭水)安置。到元符元年(1098年)以避亲嫌迁戎州(今四川宜宾)止,黄庭坚在黔州贬所凡四年,给我们留下了三十余首诗。  相似文献   

20.
一、秦有七都 <辞海>"秦雍城遗址"条曰:"从秦德公元年(西元前677年.下略"西元"二字--引者注)至献公二年(前383年)在此立都达二百九十四年."不惟遗漏泾阳、栎阳二都,而误多雍城为秦都之时达40年之久,且德公元年至献公二年实为295年,盖撰者不知计年数之法,为两数之差加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