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利  杨刚 《职业时空》2005,(10):12-13
据<纽约时报>9月30日最新发表的文章指出,联想并购IBM旗下的PC业务无疑是一个大胆的举动,此举也成为中国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标志.但是,在完成并购之后,摆在联想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到一条新的出路,使公司PC业务在竞争异常残酷激烈的PC市场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人物     
《职业》2011,(34)
在回归联想集团两年后,11月2日,一手创立联想集团的柳传志再度卸任董事长一职,现任CEO杨元庆接过了帅印。2009年2月,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联想业绩大幅下滑,收购IBM个人PC业务后仿佛深陷泥潭。正是在那时,已经离开联想集团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托起了联想集团的大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更多的企业开始借助并购重组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超常规发展,在此过程中,投资银行充当了重要的角色。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发挥着降低信息成本、减少交易费用、充当理财顾问、筹集资金等方面的作用,需要引起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文章通过简述投资银行与企业并购的内容,分析投资银行在企业并购中的作用,试图发现我国现有投资银行并购业务的不足,实现并购行为的谨慎实施。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5,(4):15-16
发言专家: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顾问 徐建华 联想和旧M的薪酬激励体系存在极大差异.旧M采用美国标准薪酬,待遇优厚,具有成熟的薪酬激励体系,这些都是联想所不具备的.如果联想减少或停止这些薪酬激励体系,IBM的原有员工将拒绝继续工作;但是如果前IBM员工继续拥有与联想中国员工不同的待遇,显然中方员工会产生极大不满.并购之后的薪酬整合成为摆在新联想面前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关世界》2015,(3):58-60
互联网市场有两个PC大佬,一个是戴尔,一个是联想。互联网市场有两个PC大佬,一个是戴尔,一个是联想。同样诞生于1984年,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大学生宿舍,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传达室,均是来自平常百姓家。恐怕当时的迈克尔·戴尔和柳传志都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如此显赫的地位,更没有想到素不相识的二人所创下的企业会有一场世人关注的较量。同在1998年,戴尔走进了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国平安并购时富通集团,8个月净亏157亿元;TCL并购汤姆逊,3年净亏40亿元;中投集团投资黑石集团,20亿美元不到一年就缩水了2/3以上。中投、中国平安、海尔、联想、上汽……一一列举进军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名单的确令人兴奋,但70%梦碎他乡也着实令人无限叹惋。很多中国大型企业在作出诸如海外并购的重大决策时主要依赖外部咨询公司提供战略决策服务,或者仅仅依靠部分企业高层管理者一手拍板,但前述失败案例已经证明这些方式并不理想,至少暂时还不适合中国企  相似文献   

7.
骆潇 《职业》2005,(4):14
发言专家: 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侯继连 Q:新联想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并购后的薪酬整合问题? A:薪酬问题首先是地域问题.合并后的IBM与联想面对的是同一个人才市场(不论国内还是国际),薪酬制度与薪酬水平的差距是存在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包括四个环节.首先,整合后必然带来业务和流程的重组,继而是对部门和职位的重新设定与梳理,下一步是平衡员工的职责和绩效,最后才是薪酬的平衡与整合的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抢占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活动的重要目的。然而,涉及知识产权的海外并购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高风险的过程,即便是大型跨国公司也都曾出现过重大失误。基于知识产权获取的并购活动包括并购前、并购中和并购后3个阶段,对3个阶段中知识产权并购风险的准确甄别,将有助于企业保护自身权益,有效实现知识产权转移和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许多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中,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柳传志,作为联想的创始人和精神领袖,柳传志所具备的企业家智慧几乎体现在联想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上。联想的成功,就是柳传志眼光和能力的成功。构传志的传奇属于联想集团,亦属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杨元庆在他36岁时出任了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联想电脑公司总裁。其后他领导联想电脑公司取得了业绩的进步和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前不久,本刊记者和他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访谈——记者以下简称记:从FM365、柳传志上中央台“谈话”,到近日多家媒体大写联想拆分,杨先生作为接班人浮出水面,请杨先生谈谈为什么联想如此受关注?作为联想电脑控股的少帅,请问杨先生的近期目标是什么?杨元庆以下简称杨:联想之所以得到业界内外的关注和投资人的垂青,与联想一直以来骄人的业绩息息相关。 联想集团是国家120家试…  相似文献   

11.
孙跃  何悦桐 《现代交际》2014,(1):133-133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并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国企业的经济活动当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企业扩张途径。在跨国并购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之时,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将我国作为了其企业扩张的目的地,这在给我国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以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为题,发现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并以自己的学识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企业自身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并购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可是只有少部分企业是并购后整合成功的,许多经济学家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对于哪个是阻碍并购整合成功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们讨论的重点。企业并购中无形资产整合的基本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下围绕企业并购无形资产所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黄丽仙 《职业》2014,(12):91-92
本文主要阐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了一个新型教学方法--联想型教学法,讲解了联想型教学法的定义及使用误区,并由此提出联想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及应对策略,最后总结联想教学模式使用的几点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意义上讲,企业并购的实质是在企业控制权运行过程中,各权利主体依据企业产权所做出的制度安排而运行的一种权利让渡行为。一项成功的并购,能够实现企业之间资源合理、高效的配置,促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带来协同效应、规模效应,达到企业盈利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大量企业并购为企业发展带来巨大正效应的同时,也有不少的问题。但综合国内外各种看法可以看到,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整合是并购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联想并购 IBMPC 尘埃落定之时,有戴尔美国员工在致原IBM 的一位美国客户的信件中称,“现在客户们每买 IBM 的一美元的产品,都是直接支持和资助了中国政府。”在《第一财经日报》获得的一组电子邮件显示,戴尔的一位销售人员以避免“支持中国政府”为由,试图劝说 IBM 的原客户采购戴尔的产品。这组邮件是戴尔美国中大西洋地区战术项目军队系统(销售)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似乎永远是市场经济舞台上出演的“重头戏”,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并购双方的利益重新安排,而且还有可能改变一个某个行业或产业的竞争格局,所以其中总不乏让人津津乐道或值得反思的“噱头”。当前,中国作为国际资本大鳄竞相追逐的一块热地,每天都在或明或暗地进行着大大小小的各种并购活动。对于已经或打算和外企联姻的中国本土企业来说,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地总结和反思。从外资并购的“配角”成为“主角”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基本上是国际并购市场的“旁观者”。虽然那时外资已经开始流入中国,但很少是利用并购内地企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骆潇 《职业》2009,(22)
2009年7月13日~17日,美世携手长江商学院,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举办"美世-长江2009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人力资源战略研讨会",吸引了200多家国内大型国企、民营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以及并购业务的高管参与.  相似文献   

18.
联想是一种由此及彼,由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萌生出方法与创意的思维过程。在广告设计、策划过程中,联想是创意的源泉,许多成功的广告,其构思过程便出自巧妙的联想。荔枝汁上市之初,厂方请专家为其产品制作一个长达45秒钟的电视广告,设计者先后设计了十多个方案,其效果均不理想,后联想到唐人  相似文献   

19.
学会并购,重视、加强并购中营销的关键作用,将成为中小企业跳跃式发展的捷径。 并购已成为中小企业超常规发展的重要路径 自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企业并购热潮。重大的并购案例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且有愈演愈热之势。  相似文献   

20.
正有句西班牙俗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想翻过一堵墙,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的帽子扔到墙的另一边。今天这个创业故事的主人公杨酉文,正是与之有着一致的逻辑……一个"馊主意"的成功2016年5月的一个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杨酉文突然接到一条短信通知,他的银行账户收到了200万。付款人是联想,而他是一名在联想工作刚满3年的90后员工,那一天,是他在联想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大四毕业那年,杨酉文打破常规被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部破格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