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仲任书,前人致力者鲜,故脱乱相寻。又其文字烦芜,读之不易猝解,余每苦之。及读刘盼遂先生集解,其自序云,发正无虑数百千事,可谓勤矣。然校释之难,自魁儒硕学如高邮王氏、瑞安孙氏,不能无失。管见所及,录以别纸,都六十余事,冀与读仲任书者商榷之。逢遇篇生不希世准主,观鉴治内,调能定说,审词际会,能进有补赡,主何不遇之有。刘盼遂曰:此文訛误特甚,今为正之如下,“生而希世准主,观鉴治乱,托能定  相似文献   

2.
王充所撰《论衡》,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不可不读之书,全书自《逢遇篇》至《自纪篇》凡八十五篇,其中《招致》一篇有题无文、实存八十四篇,共二十余万言,可谓鸿篇巨帙,博大精深。历代学者因其问孔刺孟,訾毁家亲,对《论衡》一书及其作者多有非议,封建统治者也不给《论衡》以应有的重视,至使《论衡》无善本,极多脱误衍错,加之《论衡》一书多用方言俗语,“用事沉冥”,这就给阅读《论衡》、研究《论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夫经之有篇也,犹(由)有章句也;有章句,犹(由)有文字也。”(《论衡·正  相似文献   

3.
《论衡》中的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地考察了《论衡》中的代词,并与先秦的代词系统进行了比较,发现《论衡》几乎保留了先秦代词的所有用法,只是有些用法仅作为古语保存在书面语中了;同时也发现《论衡》中产生了一些新的用法,只是这些新的语法现象尚处在萌芽阶段,这反映了汉语从上古向中古过渡时期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晖《论衡校释》及杨宝忠《论衡校笺》集中了众多学者的校勘成果,但其中仍有失校与误校的部分,此选择其中五则重加校正。  相似文献   

5.
《论衡》一书,古非经传,且多有不合正统思想之处,故古之学者鲜致力焉。加之年代久远,辗转抄录,流传至今,其文脱误窜衍之处甚夥,其甚者几不可读。近人刘盼遂先生费时七载,捃取前人校语,并合诸己见,撰《论衡集解》,钩沉索隐,匡谬正讹,成果颇丰;又北京大学历史系出《论衡注释》,篇帙浩大,语言通俗,亦不乏精见。虽然,《论衡》仍有钼铻不通者。今于笔者读《论衡》笔记中就二书遗漏或不妥者,择要简练二十条,辑成是篇,名之“补遗”,意亦同焉,且就正于大家时贤。  相似文献   

6.
《国语集解》以三国韦昭注本为基础,汇集有清一代众家之长,近乎善本。然而犹有疏漏可议之处,本文就《国语集解》注释可议者十处予以辨证。  相似文献   

7.
王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主要代表作《论衡》的驳论美表现为尖锐美、周到美、逻辑美、平实美。  相似文献   

8.
王充《论衡》继承了先秦以来的杂文学观念,对"文"进行了广泛的论述,从"天文"到"人文",从广义的纹理色彩之"文章",到相对狭义的文字著作之"文章",层次不一,含义广泛。在杂文学观念的基础上,王充还对"文"与"质"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既继承了先秦以来"人学文质论"的思想,又开始了"文学文质论"的探讨。他提出的"五文"说,对后世文体理论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东汉王充的《论衡》,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部奇书,在汉语发展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所用同义复词颇多,现有的注本对此或略而不释,或注、译有误。作者对误解的部分同义复词作了考释。  相似文献   

10.
《论衡》是一部具有文学性的政论散文著作,探析其文学思想对于我们理解《论衡》的文章写作意义极大。《论衡》的文学思想是在王充朴素的科学精神,即"疾虚妄"式的批判、"求真美"的价值取向下形成的,突出表现为"为世用""求真美"的特点,并由此派生出王充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11.
《论语集解》是目前全帙具存之最古《论语》注本,也是“十三经”中的第一个集注本。它虽成于众人之手,但何晏在其中起着决断作用。它不仅创立了集解体,保存了大量的古注,而且“有不安者,颇为改易”,增加了许多词丰义富的新解释;其序文不仅探讨了《论语》的撰集者、內容、版本和传授情况,而且历数了《论语》研究方法的演变。其注释中少有玄虚之语,后人以此来攻击何晏等人是不正确的。它在《论语》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王先谦《荀子集解》错误颇多,今取中华书局点校本《荀子集解》为底本,以六种古刻本相校,共得《荀子集解》错误56例。  相似文献   

13.
《国故论衡》凸显了章太炎在辛亥革命前夜形成的论学特色。它可谓是清代汉学总结性著作,又可谓是本世纪中国学术从传统走向现代过程中首出的一部杰作。章太炎以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作为参照系,提倡国粹,,在政治上普及民族主义观念,在学术上对以往种种“新学”进行批判乃至否定。章太炎晚年讲授“国学”皆未超过《国故论衡》论述的范围,可见他要在中国实现“文学复古”的宿愿.至暮年仍未放弃。  相似文献   

14.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衡》训诂术语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王充<论衡>中保存有丰富宝贵的训诂资料,对于<论衡>文本的解读、训诂史、训诂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训诂术语角度对<论衡>中的训诂资料进行研究,初步得出<论衡>训诂术语的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16.
17.
“是”字在西汉以前的语言中不是一个成熟的系词,而最初只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是”字作为指示代词的指示,称代作用逐步减弱,进而具有了系词功能。到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已发展成为成熟的系词。这一发展过程在东汉人王充的《论衡》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18.
王充本着疾虚妄的叙事目的和求真实的叙事态度创作《论衡》,叙事形式富于逻辑性,三者共同构成了《论衡》是而直的叙事空间,体现了王充理性思维模式。在其作用下,王充重新构建了物理空间和伦理空间。王充的理性思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初学记》是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徐坚、张说等人编撰的一部较为精审的类书,从《初学记》所引《论衡》篇目和文句入手,发现《初学记》中既有明言引自《论衡》,而不见于现存《论衡》者;也有抄录《论衡》段落或者文句而又有所省简者;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异文。通过对《初学记》所引《论衡》进行考略,既校勘考证了《论衡》,又从中搜集了《论衡》的佚文。  相似文献   

20.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宋诗》在标点方面有不少失误,该对其作了订正,并简要说明了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