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哲学的近代化与民族化——从冯友兰的哲学观念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兰注重甄别“中国哲学”与“哲学在中国”、“照着讲”与“接着讲”、“中国的哲学”与“中国底哲学”、“就哲学说”与“就民族说”、“现代性与传统性中的中国哲学”等观念。本文对此加以阐发 ,兼及熊十力、梁漱溟的哲学重构 ,凸现了后“五四”时期中国哲学家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诉求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2013年3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以“中国现代化:道路与前景”为主题,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际体系、价值观和中国学学科等八个领域,全面深入展开探讨.与会者从不同视角概括中国道路的规律和特点,剖析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集中探讨“中国梦”在各个领域的实现条件,深化对“中国梦”、“中国路”、“中国心”的内涵演绎.与会者认为,“中国梦”引领下的“中国路”,就是独立自主、改革开放、转型创新、和平发展之路.“中国梦”、“中国路”、“中国心”三者紧密结合,未来10年的中国发展既有宏大前景,又有战略突破点和实践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何志虎 《人文杂志》2002,(5):110-115
本文以确凿史料证明 ,“中国”在西周时已具有国家名称性质 ,并借助于文化人类学方法进行逻辑推理证明“中国”称谓起于夏代。还分析春秋战国时“中国”一词的多种意义都是“中国”在西周时取得的国名意义的继续和变化 ,从而揭示出先秦时“中国”词义的变化轨迹 :从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一词产生 ,经过“城邑”、“京师” ,至复发展为国名 ;夏、商、周皆称“中国” ;春秋时“中国”初指东周 ,后指“攘夷联盟” ,由此派生出“礼乐文化”和“中原”的意义 ,至春秋末演变为时人的“统一理想” ;战国时人确认“中国”为“九州” ,为秦汉统一中国奠定了观念基础。  相似文献   

4.
昌邑币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在黄、蓝“两区”建设总体布局中功能叠加,优势明显。是著名的“中国丝绸之乡”、“华侨之乡”,先后被评为“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北方绿化苗木基地”、“国家级苗木交易市场”、“中国超纤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
“中国模式”的概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 《南方论刊》2006,(10):5-7
中国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模式”的提出正是基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本文从“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中国模式”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中国模式”与其他发展模式的对比三个方面来理解“中国模式”的概念,最后总结出了把握“中国模式”需注意的三点。  相似文献   

6.
外界舆论复杂:凸显中国长期发展环境充满挑战 张征(以下简称“张”):关于中国的外部舆论环境,或者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让我们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不确定论”、“中国责任论”、“中美共治论”等相继出笼,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7.
主义与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符合“当代中国”“大众”的要求,代表“当代中国”“大众”的根本利益。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解读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又是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它反映出我们“马克思主义观”的根本转变,即由以传统的“主义”为中心转变为以民众现实的“问题”为中心。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在马克思主义问题观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当代中国”“大众”的实际需要、根本利益和现实问题,以解决“大众”关心的重大的现实问题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数字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既包含了“数字中国”概念的学理性问题,也包含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性问题。因此,探讨如下问题对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数字中国”这一概念展开分析,研究“数字中国”的概念源流,并以此作为“数字中国”概念的分析背景;其次,研究“数字中国”的范畴演变,重点分析“数字中国”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再次,研究“数字中国”的框架逻辑,以此解释如何建设“数字中国”;最后,研究“数字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讨论,不仅可以对“数字中国”产生更为科学理性的认知,也有助于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状况而言,我以为要特别关注下述两个相互联系的方法论问题. 一、正确认识把握“马哲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哲”的关系问题 不能把“马哲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哲”混为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我国具体特点相结合”,并获得“一定的民族形式”的具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具有中国的特点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虽然,“马哲的中国化”并不等于“中国化的马哲”,但“中国化的马哲”只能产生、发展于“马哲的中国化”的过程中.这个逻辑结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的恰当的统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这种正确结合的科学概括;“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立和发展,反过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和”思维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思维特质,其中蕴藏着中国哲学思维广大精微的深层奥秘。体现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的“和”思维,能够契合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全球化时代主题,构成了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中国哲学理念,为创建中国自己的社会和谐发展理论提供中国哲学的思维支撑。一、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的“和”思维特质在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中,“和”的内涵比其现代的意义更为宽广、深刻。在《辞源》里,“和”就有“谐”、“调”、“顺”、“合”等多重释义,可见“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思维中是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为人所忽视…  相似文献   

11.
《大庆社会科学》2012,(3):160-160
彭立撰文指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提法。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传播的生存与发展的模式。二、新闻传播的“时代化”特质。  相似文献   

12.
王镭 《河北学刊》2023,(3):6-9+14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近代中国历经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而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青春之中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在历史中国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国家不断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与不竭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于是,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认识和传播中国,业已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中国学也成为一种国际“显学”,并促使其由过去“他塑”的“汉学”“海外中国学”“国外中国学”发展而为“自塑”“他塑”交流互鉴的“世界中国学”,特别是观照历史、观照时代,呼唤构建“新时代中国学”,推动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史研究特别是国史哲学,赋予新时代中国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自主知识体系。发展新时代中国学,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同时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转向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即从“建立新中国”转向了“建设新中国”;“愚公移山”寓言寓意也从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转向了挖掉“经济贫穷和文化落后这两座大山”。从技术革命视角,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大致经历了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工业化新中国和实现“两个”“三个”或“四个”现代化、建设现代化新中国两个阶段;工业化新中国、现代化新中国的建设目标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均致力实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社会革命视角,革命时期党的目标是建立三民主义新中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建设时期党的构想是以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作为过渡,进而发展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将来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社会主义新中国构想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超越西方现代化和苏联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标识了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新中国”话语,通过对“旧中国”贫穷落后与“新中国”日新月异的比较,呈现出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阐明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是事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的“谁去化”和“谁化谁”的重大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不当理解 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有的是采用“体用关系”思维模式去理解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哲学为“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用”,即持“中体—马用”的观点;或者相反,认为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体”、以中国哲学为“用”,即持“马体—中用”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其实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体”问题的一种不当理解.  相似文献   

15.
梁丽萍 《中州学刊》2002,(6):104-108
中国传统社会系指中国从秦汉到清末大约两千年的社会历史阶段。“王权社会”、“儒教中国”的特点造成中国传统社会汉民族淡泊的宗教价值观 ;“宗法社会”、“巫术残余”的状况导致汉民族痴狂的宗教情绪 ;而中国哲学的政治化与人伦化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小传统”直接影响了汉民族的宗教信仰素质。  相似文献   

16.
周进 《河北学刊》2023,(3):9-14
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近代中国历经人民蒙难、文明蒙尘而奋起抗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青春之中华”,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在历史中国延续和发展的基础上,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新纪元,开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国家不断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中华文明绵延发展,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力量与不竭源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于是,走进中国、了解中国、认识和传播中国,业已在世界范围内日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中国学也成为一种国际“显学”,并促使其由过去“他塑”的“汉学”“海外中国学”“国外中国学”发展而为“自塑”“他塑”交流互鉴的“世界中国学”,特别是观照历史、观照时代,呼唤构建“新时代中国学”,推动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国史研究特别是国史哲学,赋予新时代中国学以新的时代内涵和自主知识体系。发展新时代中国学,就是要在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历史中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同时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伦理性、“德主刑辅”与“礼法结合”、“重义轻利”、“息讼”与“人本主义”等法律文化特性。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合理成分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法律文化为例,阐述了其对我国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所谓“茶馆”,为以茶供客的店铺,也被称作“茶肆”、“茶室”“茶坊”、“茶铺”、“茶棚”、“茶社”、“茶居”等,在中国特别发达。茶馆、茶肆在中国的出现,是饮茶日渐普及的唐、宋时代以后  相似文献   

19.
中国百年来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古代文论研究纳入了中国文论现代性诉求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衍生出“失语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古为今用”和“中西对话”等重要的学术命题;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中国化”、“本土化”、“民族化”与“西方化”以及“现代性”与“传统性”等概念成为高频率出现的学术行话.立足于中国文化语境与文艺实践的现状,从古代文论、西方当代文论和马列文论三种话语资源的张力中通过中西古今的对话融通,寻求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支点与趋向.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童庆炳先生的《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一书从“宏观的”、“微观的”、“中国古代文论与当代的关系”、“中国古代文论基本范畴”等四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文沦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