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是聪明人     
最近应一家出版社的约稿为一本经济类的图书写卷首语,从中看到许多先前不曾知道的道理。诸如,在财富时代,一定要用脑子赚钱,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一些运动员是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我不是用四肢打球,而是用脑子打球。”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有想法就是英雄。”世界上所有富翁都是最会用脑子赚钱的。洛克菲勒放言:“如果把我所有财产都抢走,并将我扔到沙漠上,只要有一支驼队经过,我很快就会富起来。”为什么?因为会用脑。  相似文献   

2.
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塔楼倒塌后不久,当时的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召开了记者招待会。一名记者问,有多少人丧生?朱利安尼回答说:“确切的数字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不论这个数字是多少,肯定都是我们难以接受的。” 这一刻,朱利安尼娴熟地表现了领导者的风范。他说话果断自信,句句发自肺腑。这样的领导者能够深深打动人心,让人感动。领导者采取的方法是动之以情。真正令领导者闪闪发光的品质基本  相似文献   

3.
或许我们可以把半个世纪以来给求职者的“金玉良言”脓缩成一句话:“要选就选成功机会多、飞快成长的行业。”从小到大,不知有多少人对我们面授机宜,要我们赶快投身到最热门的行业中,并暗示:“有为者亦若是”。电视剧里,也常会看到为人父母者对儿女谆谆教诲,希望他们将来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等“人上人”,一生就不愁吃穿、可享尽荣华富贵……然而,当前热门的行业是否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却是人们不得而知的,因为未来无法预知。  相似文献   

4.
乔光生语多,做好大众的生意,就是敲开了成功之门……。就是赚了世界上四分之一人的钱,中国人口的成份是以大众为的是:中国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只要做好中国人的生意,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生意,做得好,样样可以赚钱。我看到  相似文献   

5.
灵丹妙药在于教 “知识即力量,方法是智慧。”这是千古流传的一条真理。孩子们的表面不如父母们的心意,教师觉得孩子教不动,其实这是因为大人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只要用对方法,即使最顽劣、智能不足的孩子,也是可以教好的。 潜能可以激发、训练的吗?专家指出,国外曾经对当今成名于世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奥运会选手、科学家进行了研究,了解他们的成长过程,结果证实这些有成就的人,绝大多数人的能力都是后天培养的,并非是先天生成的。 专家们说“仙丹妙药”不如“改善体质”,为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抱着能找到什么“仙丹”可以马上见效的想法,重要的是要针对孩子的气质、才智及性格来教育,孩子才可能发挥潜能达到最佳的状态。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有一定的形式和技巧,这里有一些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供各位家长参考: 善问十字法 教育专家认为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但要善用提问的技巧,也要学会听孩子提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可以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提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根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  相似文献   

6.
救救人才     
陈家骅 《人才开发》2005,(10):54-54
一位博士生毕业后又回到原单位,不久便发现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对口,许多知识用不上,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这时某研究所需要这位人才,便登门商量调动。但这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就是不同意,说“人才谁不需要?我们也是爱才的啊。”一直将人拴住不放。留人才是不是爱才?当然也算爱才。留才是爱才的外在表现,是用才的必要条件。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为什么而留?人才是否甘愿留?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留人才不能说不够坚决,但很大程度上是为名而留、为装门面而留。捏一把人才在手中,他就在上级和同行面前炫耀:“瞧,我们有多少个博士、多少…  相似文献   

7.
“理解万岁”这一口号曾经风靡神州大地。但是,口号毕竟是口号,那些寻求理解的人,有多少人真正获得了理解呢?是的,被人理解是幸福的,但是不被理解,便是痛苦吗? 有人说过,痛苦是由于所寻求的东西无法得到而产生的一种内心情感。不被理解的痛苦,正是由于我们过于追求理解了,如果我们不去刻意追求它,那不  相似文献   

8.
小燕 《人才瞭望》2006,(11):106-106
众所周知,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了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荷兰人。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相比之下,克罗克似乎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而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赚了;荷兰人非常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所有的赚钱机会都不让别人染指。他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他想:我为什么买别人的牛,让别人赚走养牛的钱呢?随后他自己办…  相似文献   

9.
月薪职业阶层的职业活动相对比较稳定,因而工资可以每月发放和领取一次。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职业只能以“钟点工”、“临时工”、“应急工”、“季节工”和“局部时间”、“部分时间”的工作方式出现,从业人员的收入因而只能以小时来论定,有时也把时间折算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多少来确定收入多少,所谓的计件工薪。对时薪职业阶层又可以分为体力或技能型、知识或智力型两类。 体力或技能型时薪职业一般由知识水平较低、来自贫困落后地区的人担当,这些职业包括:进城凭力气挣钱的农民“棒棒军”、保姆、护工、奶妈、清洁工、搬运工、服务员、计件工等等。一般说来,这些职业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赚的钱要比月薪职业阶层的人平均时薪要高,因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往往繁重、脏和危险,雇用方不必承担劳保福利费用,因而会付出较高报酬。但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工作不稳定,收入也不能完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入,许多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刚出校门就入“仕途”,有的得天时地利,轻云直上。过快的升迁速度、高高在上的地位和一帆风顺的处境,使他们踌躇满志,以致有些人过于自信,从而轻视或放弃了学习。 在业余自修中,有的人看似学习热情高涨,读了专科读本科,本科读后又考“研”,实质上,他们看重的是文凭这块“敲门砖”。又有多少人想扎扎实实地学点东西?在党校培训中,学习成了“镀金”,成了休整期。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结果学友越来越多,学业却未见有多少长进。在平时,学习更是难入正席。眼睛一睁…  相似文献   

11.
创造与阐述     
聪明的人跟着伟人走,伟大的人自己走。莎士比亚只有一个,但是穷毕生之力以研究莎翁的人有多少?曹雪芹只有一个,但是全力钻研考证,治“红学”的人有多少?王羲之只有一个,但是千百年来,专习王字的人有多少?问题是如果莎士比亚,曹雪芹,王羲之,一生也都在临摹、仿古、考证、搜补的话,又何来《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2.
清华、北大、北航……这些高校,望着肃然起敬,闻声如雷灌耳。高校是储藏知识的宝库,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北京这样的“宝库”、“摇篮”有多少?全国这样的“宝库”“摇篮”又有多少?在星罗棋布的高校中,还潜藏着多少教学能量?这些潜能一旦施放出来,对国家、对社会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财富》杂志评出2005年度“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排行榜。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依旧蝉联老大的位置,亚军和季军分别为BP英国石油和埃克森美孚这两家石化企业把持。沃尔玛的“零售帝国”是谁缔造的?不是光芒四射的“明星员工”,也不是优秀而聪明的MBA,而是一群勤奋好学、踏实肯干的“非明星员工”,也就是说是人才“低消费”缔造了世界上的“零售霸主”和“商业奇迹”!沃尔玛被管理界公认为最具文化特色的公司之一,《财富》杂志评价它“通过培训方面花大钱和提升内部员工而赢得雇员的忠诚和热情。管理人员中有60%的人是从小时工…  相似文献   

14.
曾几何时,个人档案是那样的神秘,因为其中装有可以左右一个人命运的“材料”,而被视为是至高无上的东西,无论是升学、就业、调动还是入党、提干,都需要通过档案来反映,难怪人们对其是“一朝拥有,便怕失去”。有的人为自己有一个“根红苗正”的档案整日津津乐道,也有的人为自己曾经犯下一个错误而存放在档案里,不断唉声叹气。从那个特定的时代来说,档案无疑是一把“尚方宝剑”。可似乎是一夜之间,市场经济浪潮裹挟着社会生活的每一角落,人们经历过一阵清新之风的扑面,感觉到档案并非是“一锤定身死”的致命武器,有时档案也是可有可无的,于是.人们不由得发出阵阵疑问:个人档案,我们还需不需要? 时代的需要又被时代所冷落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望子成龙”不知憔悴了多少人的心,耗费了多少家庭的人力物力,而“成龙”者有何多?但是,就一个经济十分拮据的矿工家庭里,三个子女个个“成龙成才”,给人们留下了一个:  相似文献   

16.
当比尔·盖茨以轻快的步伐踏上清华园的讲台时,台下所有师生的眼光都凝视在他一个人的身上,这位42岁的奇才在23年前从哈佛大学辍学以来,创办微软公司,迄今积聚财富已达364亿美元,连续5年位居世界10大豪富之首,此外,他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发明家,可算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我不觉得人类的智能有什么了不起,”盖茨说,“人脑中发生知觉和感情作用的神经元是以二进制方式操作的,我们迟早会在机器上照样复制。” “在美国,很多人把动产和不动产的总和称之为‘财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说法”,盖茨还说,“这种所谓财富有的来自继承,有的来自投机取巧,还有的来自贪污等,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其中有一部分来自智慧和公平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谈心是领导者开展思想工作的一项基本功。谈心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同样是谈心,有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有的却“恶语伤人六月寒”;有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的却“话不投机半句多”:有的“使人茅塞顿开”,有的却“使人如堕云雾”。那么,领导者如何掌握和运用好这门艺术呢?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和一棵树的成长有一个最人的不同。一棵树不需要“考虑”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什么,它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阳光和水分吸足,把多种养分吸足、这样它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人就很麻烦,有多少少年时代想当“科学家”的人最终当了科学家?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奋斗时期最关键的事就是通过不断地摸索,确定自己到底是棵什么树,到底能结出什么果子。从成龙的奋斗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自己优势的用武之地.有时这个过程会很长,因为一个人优势的发挥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诸种因素碰到一…  相似文献   

19.
说氛围     
常言道,英雄无用武之地,这个“地”我想就是指氛围吧。 S厂陶工很有一套设计能力,原本想设计一种测量园的新式仪器测大小的园,平面的园、立体的园……并且用上电脑,可是,他“拜拜”了。是跳槽?去赚大工资?不是,不是。他是活生生气跑的。 古人韩愈说:“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 陶工程师所处的氛围,有着一帮子忌妒的人,他们自己的脑子一片空白,捧着“铁饭碗”,一年四季懒洋洋,但看到陶工开始设计、试制,便一盆盆冷水泼上来。他们“畏人修”。 最气人的事,陶工一心扑在设计,试制中,家的居室小得十分困难,厂里有了一套房源,就在陶工不知不觉中分给会拍马屁,成绩平平,居室比陶工略大的某工。 房,并没有过分伤陶工心,这次失去机会还会有下次。陶工设计,试制需要资金,却被一帮刮冷风者“撬”掉了。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职业教育从层次上来分.主要有中职教育、继续教育和高职教育:从类型上来分.主要有“双元制”、全日制和短期培训等。“双元制”是德国中职教育最基本的办学制度.也是其最成功的基本经验:高职教育主要是“双元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具体表现为职业学院或“双元制”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