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为保证缔约国履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这些条约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程序,形成了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监督机制。但由于各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国政府和学者住住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对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试图从国际监督的角度出发,对国际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国际人权条约的准司法监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制定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条约。为保证缔约国履行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这些条约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机构和程序,形成了具有准司法性质的监督机制。但由于各国国情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各国政府和学者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出发,对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本文试图从国际监督的角度出发,对国际人权条约的监督机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当今公共政策研究的背景下,针对目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是导致目前公共政策执行过程出现偏差等种种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要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机制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强化权力机关和司法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职能,完善政策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政治社会化进程,完善各种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规范的趋同化既是特殊性的普遍化的过程,也是普遍性的特殊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承认与执行外国民商事判决程序的简化、互惠原则的废弃和互惠原则的限制等方面。这是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发展要求国际民商事判决在跨国间进一步自由流动的结果。我国在对待外国民商事判决方面,应考虑进一步简化程序,特别是在司法上,应采用真正的法律上的互惠原则。  相似文献   

5.
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是当前世界各国国际私法面临的难题之一。因一国法院的诉讼行为是该国司法权的体现,又因各国有关承认与执行外国判决的规定千差万别,致使一国作出的判决,往往很难在国外得到承认与执行。而我国有关司法协助的法律尚欠完善,给我国国际司法交往带来很大困难,为此,相关的国际私法立法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晚近以来,在外国判决相互承认与执行领域,无论是近年各国立法、司法实践抑或国际立法,均呈现出了一些令人关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于几个方面: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条件日趋宽松;承认与执行判决的范围逐渐扩大;国家间判决承认与执行的程序日益简化;在某些具体制度设计上相互趋于接近以及各国在这一领域进行全球协调统一的愿望也较之于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和迫切。但如果要在判决承认与执行领域制定一项类似于1958年的《关于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公约》(即《纽约公约》)那样成功的全球性判决承认与执行的国际公约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内地法院民商事判决在香港承认与执行时多会以判决不具备确定性或终局性条件而被拒绝,旨在维护法律权威的判决确定性制度在我国法律文化中缺乏存在土壤,香港法院应当尊重内地法律文化,从内地法律制度的视角出发认识内地法院判决,实现两法域之间司法权的互相尊重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暂缓判决是创新少年审判机制的有益尝试,不断对暂缓判决进行发展和完善,扩大其适用范围,建立全方位深层次有效的考察工作机制,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方式把暂缓判决明确下来,是对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一种完善.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祖国后 ,按照“一国两制”的基本原则 ,内地与香港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两个独立法域。两地现行立法使民商事判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存在一定障碍 ,不仅造成了执行上的困难 ,也使执行结果难以预测。通过司法协助 ,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以协议的方式确立相互承认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的原则与机制 ,是保护两地当事人合法权益 ,进一步促进双方民商事交往 ,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内地和香港签署了《关于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从其主要内容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内地的审判监督制度,并将内地所有具有涉外民商事案件审判权的法院的判决纳入进来,具有突破意义。但是,它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促进两地民商事判决流通的合作,我们应该赋予互惠原则新的涵义并完善内地的审判监督制度。同时,香港也应该逐渐建立对内地的司法信任。  相似文献   

11.
当下之中国,采纳本源型的西方判例法制度受到宪政和司法体制限制且缺乏司法文化之基础,而走司法解释型的案例制度之路又存在理论上的误区及权力异化之危险。从司法管理、司法方法与审判程序制度相结合的视角,在现行案例指导制度基础之上,由最高司法机关统一建构司法方法性的管理制度,如案例监督与指导制度(简称“案例督导制度”)合法而可行,现实且必要。文章对案例监督与指导制度的内涵、实质、新颖性、合法性等问题进行了全新诠释,并从法理、司法方法和司法管理角度做了进一步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2.
解决国际支付的法律冲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解决管辖权、法律选择适用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解决国际支付的纠纷。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中存在的监督体制多元无序,监督环节单一、运行单向,监督主体法律责任不明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法律制度等举措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义务或规则得以遵守,WTO法不仅要求成员方应建立合乎要求的司法审查制度,而且WTO自身也独创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国际司法体制,有权对成员方的贸易政策和措施进行司法审查。这两套司法审查程序虽然是相互独立,一方对另一方没有直接的法律约束效力,但它们间潜在的、实际的间接影响是巨大的,两套司法审查程序在彼此尊重、相互制约的基础上,谋求着一种内在的平衡。各成员方在维护其经济主权的同时,也必须接受WTO司法审查体制的适当制约。为了迎接WTO司法审查程序的挑战,我国必须尽快完善司法审查制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种环境案件的逐年增加,环保执法机构身单力薄以及与公安司法机关衔接不畅等法治瓶颈日趋突显。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基于环保法治的内在要求,国家有必要效仿林业、铁路等部门设立专门公安司法机关的做法,设立专门的环保公安司法机关,以增强环保法治力量,及时有效地遏制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监督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完善体制,落实法制的重要中介环节,而且是从根源上制约腐败现象的根本举措。本文从两种不同的民主制约机制的视角分析论证体制、机制、法制的内在统一性和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土文化和现实条件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特点。审判委员会制度是在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审判委员会存在的问题凸现。从如下方面探讨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明确提交审判委员会案件的范围,成立专业委员会,将法院研究室作为审判委员会办事机构,对审判委员会委员实行考核和任期制度,完善审判委员会运作方式的设计,其对于法院改革和立法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考察从公元前 4 0 0 0年到公元 4 76年之间几个主要文明地区的情况 ,从古代苏美尔国家、印度、中国以及希腊、罗马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到 ,这些古文明地区在历史上都曾存在过列国体制 ,这为它们丰富的解纷实践提供了社会基础 ,这些实践提供了与近现代制度进行比照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国际航运业的发展源远流长,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构建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商法律体系。作为法律体系补充的国际海事惯例日益受到重视,将国际海事惯例运用到国内司法活动的前置问题就是司法识别。司法识别包括程序方面的构造和实体方面的标准两大方面,程序构造和实体标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国际海事惯例司法识别问题的完整体系。从宏观角度对国际海事惯例的司法识别问题进行制度化完善,将有利于其科学规范的适用,为航运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根植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议会制度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在监督行政权的依法行使,维护公民的合法、正当权益,改善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外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进行对比研究,并借鉴性地在我国人大引入这种制度,对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救济体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