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战前(1934—1939年)波兰对德、苏两国实行“等距离外交”政策,既不允许德苏任何一方加入自己与盟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同盟,亦拒绝参加德苏任何一方旨在反对另一方的军事政治同盟,对双方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波兰的这种外交政策,目的在于求得外交平衡,确保自身的安全和独立。但它的这种政策,结果落得失败的下场。  相似文献   

2.
北方战争(1700年~1721年)是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及取代瑞典在北欧的霸权地位而蓄意挑起的一场战争,它历时21年,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被卷入,而且关系复杂。期间,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为其赢得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俄国采取的外交策略是以波兰为主要对象,不仅把波兰拖入战争的泥潭,而且把波兰变为主要战场,使波兰遭到极大的削弱;第二阶段,俄国则以英国为主要外交对象,不仅成功地阻止了英国的干涉,而且迫使瑞典签定了对俄国极为有利的尼什塔特条约。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对于中国外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它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和韬光养晦外交政策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认为,和谐世界理念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的延续,是韬光养晦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并非一次彻底的战略变革。中国外交发展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战略,借鉴韬光养晦政策的思想,运用软力量因素,才能真正达到建构和谐世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中等力量国家。二战后 ,加拿大外交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最突出的特征为 :加美关系是加拿大外交的重中之重 ,国际组织是加拿大外交的独特舞台。中等力量国家的对外政策在不少方面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5.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后,中国为进一步推动联盟的巩固和发展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力量。在军事上,中国积极配合盟军作战,服从盟国先德后日军事战略;在外交上,蒋介石出访印度和宋美龄出访美国,加深了盟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加强了盟国内部的合作。中国的军事和外交努力,使它赢得了大国地位,这有助于盟国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协作,增强反法西斯联盟内部的凝聚力,从而巩固盟国之间的团结。  相似文献   

6.
蕴含着"和合"精神的中国文化,不仅给中国的外交战略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也注入了新的力量。这种力量以促进世界文化多元化和构建和谐世界为主旨,不支持文明的冲突,有别于个别发达国家通过文化霸权掌控世界话语权的图谋。中国文化外交,在历史和现实中,承载着光荣的使命和神圣的责任。基于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文化外交的基本做法、中国文化外交的现状与差距,探思文化外交决策,甄选文化外交途径。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同时采取了正确的外交战略,中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外交利益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和中国外交利益实现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对外交利益实现的作用表现在:有利于中国和世界各国关系的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自主;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有利于国际地位的提高.外交利益实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在: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良好的国际关系有利于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正确的对外开放政策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同时,中国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突袭波兰,9月3日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次大战全面爆发,9月28日华沙论陷。波兰成为二次大战爆发后,被法西斯德国所吞下的第一个“牺牲品”。多年来,人们不断地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总结波兰迅速败亡的原因。其实,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在这不到一个月的事件背后,隐藏着三大支力  相似文献   

9.
巴列维上台伊始为平衡大国在伊朗的竞争,选择美国作为抗衡英苏的第三国力量,其后对美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随着现代化的开启,伊朗外交逐渐向全方位外交转型。巴列维运用"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平衡外交战略、地缘外交战略和石油外交战略来维护国家利益。巴列维时期的外交战略为伊朗成为地区强国奠定了基础,但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最终导致其王朝统治的覆灭。  相似文献   

10.
环境外交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国际间新型外交形式。与传统外交相比 ,它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环境外交主体呈现多元化 ,目的和调整对象呈现扩大化 ,运作方式呈现多样化 ,规则呈现趋同化。由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 ,环境外交超出了传统的国家交往范围 ,成为 2 1世纪世界各类政治力量较量的一个新界面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欧盟多边外交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时期,西欧在两极格局下承担地区性任务,其对外战略服从和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冷战后,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开始从地区性力量向全球性力量过渡。为此,欧盟实施了多边外交战略,在继续把外交重点放在欧洲的同时,欧盟加大了对欧洲以外地区的进取力度,总目标是使欧盟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一极。笔者将欧盟的多边外交战略分成全球、地区和睦邻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 ,国家之间关系的新一轮分化组合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力量分合 ,并促成了国家之间关系的基本形式——国际竞争出现了全新的特点。其表现是 :国际竞争的战略重点发生位移 ,国际竞争的方式和手段产生变化 ,国际竞争正向全方位、综合化、隐蔽性发展等。把握这些特点 ,对于中国下个世纪的外交战略和策略的制定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的海洋外交政策继承历代领导集体的智慧,捍卫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权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同时加强我国的海洋外交顶层设计,发展我国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夯实我国的海洋外交的力量基础。它的价值体现在构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承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外交思想,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思想体系,解决了海洋外交困局,指明了海洋事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海洋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海洋外交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民族国家是欧洲一体化事业的基石,对欧洲共同外交政策而言承担着重要的支柱功能,在优势组合、机制核查与效能均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益认识角度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类型的成员国家针对共同外交政策所采取的态度差异。各类国家以及功能力量之间的对比,决定了当前共同外交政策的发展步伐与影响幅度。推进共同外交的继续发展,还必须解决共同外交性质认识差异、多速欧洲和公民基础等多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韩国外交一直处于理想与现实间的痛苦选择中,一方面,为韩民族的统一进程魂牵梦绕,另一方面又纠缠于朝鲜核问题和美韩冷战联盟,难以走出朝鲜半岛的冷战体制阴影。卢武铉总统2005年3月提出韩国要扮演“地区平衡者”的角色,是试图走出“理想—现实”外交困境的重大尝试,可惜遭到韩国国内的强烈反弹和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舆论的打压,不得已在改弦易辙。因此,“地区平衡者”不是韩国外交的恰当定位,而怕是过于理想化了。本文从目前的韩美关系、韩中关系、韩日关系和南北关系各方面分析韩国外交的理想与现实矛盾,认为处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韩国外交其实是韩国社会在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理想与现实两股力量角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冷战后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表现为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既要疏俄、防俄、抑俄,防范霸权式的俄罗斯东山再起,又要改善对俄关系,并与俄罗斯建立起比较正常和稳定的双边关系。波兰的对俄政策是由其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是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尤其是波兰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历史因素和冷战后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欧洲地缘政治版图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预见,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的深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以及独立安全防务政策的加强,波兰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将更多受欧盟对俄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与布什外交战略相比,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更加注重软实力在外交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力量打开外交新局面。但其所谓的巧实力并非是外交战线的退缩,而是从现实出发的双重选择,随着美国外交局面的好转,其巧实力中硬的一面将会逐渐突显。因此,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是对传统美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重振美国的新标签。  相似文献   

18.
外交决策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印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底蕴造成了两国外交政策的巨大差异,两国文化的共性对外交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这一无形的力量,以其独特的个性、理念和价值观为印美两国21世纪大国关系调整期外交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与布什外交战略相比,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更加注重“软实力”在外交过程中的应用,强调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力量打开外交新局面。但其所谓的“巧实力”并非是外交战线的退缩,而是从现实出发的双重选择,随着美国外交局面的好转,其“巧实力”中“硬”的一面将会逐渐突显。因此,奥巴马“巧实力”战略是对传统美国外交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重振美国的新标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进行了重大的具有实质意义的战略调整。对时代主题认识的转变是对外战略调整的重要依据;国内工作重心的确立是对外战略调整的出发点;对国际战略力量划分的科学认识是对外政策调整的认识基础。超越意识形态的全方位外交,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务实的外交风格则是此次对外战略调整的实质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