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通过体制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监督体制的创新是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重要环节。必须针对目前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从制度和机构等不同方面实行创新,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理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2.
3.
江泽民同志提出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标本兼治 ,教育是基础 ,法制是保证 ,监督是关键 ,通过深化改革 ,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揭示了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特点和规律 ,指明了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里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抓基础 ,进行思想教育 ,筑起反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抓保障 ,实行依法治国 ,建立可靠的反腐败法律制度 ;抓关键 ,强化制约监督 ,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抓改革 ,立足体制创新 ,开辟反腐倡廉的有效途径。这四个方面既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 ,形成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社会有机体的各要素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人类社会才能进步。但是,存在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中的腐败现象,就象病毒一样侵蚀和干扰社会各要素的协调统一。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的构建。腐败现象产生和惩治不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从源头抓起,标本兼治,努力铲除腐败的温床和土壤,净化领导干部队伍,无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建立健全符合高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高校健康顺利发展的关键。要建立高校廉政预警机制、廉政建设教育防范机制、制度约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增强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实效性、科学性、权威性。  相似文献   

6.
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要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成效,首先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同时要加强反腐败斗争的宣传力度与对腐败行为的监督力度.从改革管理体制和完善运行机制入手,从严治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这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围绕建立反腐肃贪的新机制,提出建构更加有效的人民对官员的监督制度;改革"干部选拔"制度,增大人民"选拔干部"的权力;建立人民群众对官员行使公共权力过程的动态监督机制;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相似文献   

8.
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从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全局出发,为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本文重点论述了构建惩防体系的重大意义,教育、制度、监督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惩防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腐败治理可持续发展是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它是在长期反腐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念与机制,通过协调各种治理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长效反腐理念。在民主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的主流并体现出巨大治理价值的前提下,推动腐败治理民主化成为实现腐败治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以往民主政治建设及反腐实践的积累,我国已逐渐具备了实现腐败治理可持续发展的民主要件。在此基础上,要实现腐败治理可持续发展,就应当从治理民主化的角度重构腐败治理关系,优化腐败治理结构,改善腐败治理布局并完善腐败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杜晓 《21世纪》2013,(Z1):5-8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此次会议要求,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推进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认真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腐败正在渗入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 ,日益成为社会改革的阻碍和腐化剂。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是同时也在斗争中反映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还存在着缺陷和漏洞 ,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健全和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2.
确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法律观念的变革,应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设定义务更注重保护权利,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遵守法律为荣破坏法律可耻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全国人大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修正案,标志我国人权保障进入新的时期。人权从字意上看就是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权利在法律规定中表现为公民的权利。为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我国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出发,设计与安排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其中在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古代社会是漫长的封建社会,其法律制度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遵从“古为今用”之原则,对其中的廉政法律制度进行考察具有现实意义。文中以历史朝代为序,从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惩治贪污贿赂四个方面,力图比较全面地勾画出中国古代廉政法制建设的轮廓,愿其中的经验教训有益于今天的中国。这符合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入主中原后,元朝统治者为了政权稳定和长治久安,建立了完备的监察法制.然而,终元之世,元朝政治始终受到官吏贪腐的困扰.本文在现有史料和相关学者研究基础上,对造成元代完备的监察法制下吏治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和谐就意味着安定、有序、各种因素相互协调.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依赖于统一、明确、合理的社会规则的确立,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法治社会,法制建设是实现 "法治" 这一总要求的具体途径和基础性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法制建设的途径;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法制建设中的薄弱环节等方面论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法制建设必须先行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国特色的反腐败法律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破坏社会和谐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和政府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依法反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中国特色反腐败法律体系是其前提要求。我们要积极加入或签署反腐败国际公约或区域性公约,集中力量制定综合型反腐败法典,适时修订和完善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推进反腐败的地方性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刑罚目的理论正在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挑战。刑罚目的可作如下划分,即:以刑罚作为刑法的下位概念为基础,在横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主要目的(惩罚犯罪)和次要目的(预防犯罪)两个层次,此为狭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在纵向层次上,将刑罚目的划分为第一层次惩罚犯罪与预防犯罪(直接目的)与第二层次保护法益(根本目的)两个存在递进深入关系的层次,此为广义的刑罚目的之理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主义法制观是在“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形成”的背景下展开的中国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的一种以政治国家为中心的国家治理观念。新中国1949年至1957年的法律实践也证明了这种以民族国家和政治意识为基础的法制观念的正当性,在当代中国法治实践中这种法制观有助于克服自由主义法治观的内在局限。  相似文献   

20.
体制转轨国家腐败与反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社会正处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刻 ,转轨本身产生出过多的任意处置权 ,腐败的现实成本和机会成本都很低 ,造成了腐败在转轨国家滋生蔓延。转轨国家要保证反腐败的有效性 ,就必须有效降低反腐败的成本 ,增大腐败的成本 ,今后反腐败措施是 :1.要加快市场化改革进程 ,减少任意决策权 ,缩小政府规模 ;2 .要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激励 ,实行“养廉工资” ,以期加大革职的代价 ;3.要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 ,对政府官员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 ,以增加腐败的现实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