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女神》散发着扑面的青春气息。她的青春气息源自中华民族逢迎青春的时代气息。《女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四”时期的审美意象。鲁迅意在暴露旧社会的病根,郭沫若心在中华民族“更生”的诗境里。因此,鲁迅笔下的艺术形象是“狂人”,郭沫若笔下的艺术形象是《女神》。  相似文献   

2.
“五四”前后的中国,到处可以看到“动”和“力”的表现,“五四”是除旧布新的时代,破坏旧世界的“动”,创造新世界的“力”,交织成狂飙突进的时代进行曲。郭沫若是当时诗歌领域里除旧布新的一名骁将,《女神》跳动着“五四”新潮的时代脉搏,破坏与创造的精神在诗篇中得到高扬。当时,郭沫若由于受惠特曼飞扬蹈励的诗风的影响,创作了像火山爆喷的《女神》。他说:“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暴风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调子所动荡了。《女神》体现了五四时期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力”的颤动。闻一多热情地赞扬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  相似文献   

3.
鲁迅论诗     
一魯迅曾一再說他“不懂詩”,对詩“外行”。虽然他在青年时代就写过詩,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更写过不少的詩,可是他后来却表白道:“我其实是不喜欢做新詩的——但也不喜欢做古詩——只因为那时詩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些热鬧,待到称为詩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这自然是自謙之詞。其实魯迅一生所留下的几十首诗,不論新旧,都有它的独特的风格,至今仍为大家所传誦。不过以魯迅的整个成就而論,詩并不占主要部分。“五四”以后,他也写过一些詩,毕竟是偶一为之。然而作为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4.
郭沫若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杰出歌手,早在“五四”时期创作的《女神》,就喷涌着追求社会主义理想,憧憬社会主义社会的磅礴诗情。关于《女神》的创新价值,“开一代诗风”之说简洁而概括,不存在什么异议。但笔者认为,本诗集主题的“开一代诗风”,突出表现在率先歌唱社会主义。正像邓小平同志《在郭沫若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中所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5.
苏联詩人伐吉姆·雪夫湼尔有这样几句詩: 夜半亮着灯光, 白紙鋪在桌上, 不只是为了詩我付出力量——祖國大地土的一切我都放在肩上。把祖國的一切都承担在自己的肩上,这正是詩人注目全國建設發展的爱國主义集中的表現。看,我們偉大的祖國在1955年的下半年里,農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真是驚天動地,其速度是人們  相似文献   

6.
五四新詩已經有四十年的歷程。在每一个歷史时期,它都留下許真多丰富的經驗,都留下自己或强或弱的声音。为了总結这些丰富的經驗,繼承五四新詩的革命傳統,我們必須对五四新詩的四十年歷程,对新詩發展的每一个歷史时期,進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用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進行歷史的評价。首先是对五四时期的新詩的評价。下面我們將回溯一下这时期新詩的面貌,并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于一九一七年就已经大张旗鼓地进行新诗创作了,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后起的郭沫若才称得上新诗的奠基者;胡适于一九二0年三月就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却众口一词地认为,郭沫若一九二一年八月出版的《女神》——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形式,都达到了一个无与  相似文献   

8.
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源泉,这已是被人们确认的公理。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当然也不例外。它正是风起云涌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与当时人们的社会心态是密切相关的。1919年,以五月四日为起点,在困苦、踩睛中忍耐和沉默的中国人民终于觉醒。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以满腔的爱国热忱和气吞山河之势,首先点燃了反帝反封建的导火线,继而形成燎原之势。正是伴着“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郭沫若的新诗集《女神》问世了。它的出现,犹如惊天动地的号声,淹没了胡适等人半文半白“放大了的小脚的呻吟”,回响在祖国…  相似文献   

9.
冯至和“五四”时期其他诗人一样,是吸吮着时代的养料成长起来的早期新诗人。中国旧诗到“五四”时期已失去了往日的生命力,无法反映当时的时代生活。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上层知识分子谭嗣同、夏曾佑、黄尊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五四”时期,胡适第一个用白话写成了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  相似文献   

10.
郭沫若早期“诗人的宇宙观”元维社《女神》以完全不同于旧诗的姿态出现在“五四”新诗坛.宣告了完全现代意义新诗的诞主.从而也奠定了郭沫若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数十年来.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备受人们关注.人们对郭沫若早期思想、艺术观及《女神】从不同侧面进行...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对宗教是相当热心的,但1922年春天爆发的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却使他从这种宗教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在非宗教运动中,周作人对现代知识分子掩藏在无神论外衣下的准宗教情绪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他所强调的“理性的反抗才是一切革命的精神的本源”以及“专制的狂信”是东方文化中最大的毒害等,对我们今天研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宗教情绪以及革命与宗教意识形态的关系等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他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以狂飚突进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唱出了“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时代最强音,从而为我国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女神》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既是“五四”新文学革命孕育的结果,又是诗人独具个性的诗论的产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作家一定的政治立场、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样,任何诗篇,也都是在诗人一定的诗歌美学观指导下的产物。个性解放和泛神论是郭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化运动汲取了大量西方文化的精神营养,欧洲文艺复兴便是其中之一.胡适等人甚至将这场运动视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而文学是二者间影响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文艺复兴文学挑战权威的理性批判意识和反抗精神使五四新文学以新的眼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以决绝的方式揭批封建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端与罪恶.文艺复兴文学对民族语言和现世生活的标举推动了五四新文学的白话文运动,使之更加关注社会和民生.文艺复兴文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唤起了五四作家们人的意识的觉醒,并使之肯定人性,倡导"人的文学".  相似文献   

14.
下乡义务劳动二十天中,我們中文系师生不僅取得了劳动思想双丰收,而且也取得了文艺創作的大丰收。我們(共225人)僅詩歌一項就创作了近兩千首?熘形囊談撟魉霈F的繁荣景象是过去从未有过的。过去我們同学中有着不少有“诗才”的人,但因为他們的“詩才”是植根于資产阶級文艺观中的,他們受了文艺是“个人的玩物”,是“抒发个人感情”的謬論的毒害,所以把詩看做是表現自己的瘋狂的个人主义的工具。他們象歷史上的颓廢文人一样,在詩中发泄哀伤的感情,写了为人嗤鼻的  相似文献   

15.
鲁迅历来重视为革命事业培养人才。一方面,他注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组织向旧社会进攻的宏大队伍;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注意扶植培养大群新的战士。在对敌斗争的前沿,他横刀立马、威震三军,“不克噘敌,战则不止”;在对文学新人的培养工作上,他从不吝惜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显露出“母性”般的诚挚  相似文献   

16.
郭沫若的《女神》是诗人主体精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完美统一,并成为开一代诗风的典范。从不同的角度用《女神》同中外文学作品及文艺思潮进行比较,将会更为生动、更为鲜明地表现《女神》的时代意义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7.
叶紫创作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联”时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彪炳千秋的一章。这一章,是左翼作家和文艺青年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其中,有着叶紫的一分贡献。 叶紫(1912——1939年),原名余鹤林,湖南益阳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一九三三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开始创作。他的短篇小说集《丰收》、《山村一夜》和中篇小说《星》等作品,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响彻着为农民的悲惨境遇鸣不平的呼号,同时也展现了农民反抗斗争的宏伟画面。它们以深沉的思想力量和清新的艺术风格,震动了文坛,吸引和鼓舞着广大读者,为成长中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增添了生力,也奠定了叶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叶紫是“左联”时期一位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他在短短六年的创作生涯里,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者,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女神》打上了庄楚文化的烙印。郭沫若少年时代受到道家文化的强烈影响。在《女神》中,对自然、女性、光明、太阳和月亮的崇拜与庄楚文化有着不可割弃的联系。《女神》是饱含着作者青春激情、鲜活浓郁的,具有“五四”时代精神的生命颂歌,庄楚文化是作为作品的深层次意蕴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已成定论。论者多从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特点出发,论证这部“五四”时代产儿的浪漫主义特色,有不少持论公允、卓有见地的著述,显示了《女神》研究的丰硕成果。但对《女神》中所包含的现实主义因素的论述却似少见,这不能不说是《女神》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相似文献   

20.
几乎任何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著都毫无例外地认为《女神》是“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奠基之作。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肯定都是针对“早期白话诗平实而缺乏想象力,冲淡而感情浓度与强度都不足的诗风,显然不能充分反映五四时代精神”而言,仅仅是关于《女神》的思想研究,而没有涉及到关于《女神》艺术价值本身的研究。事实上,《女神》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价值,并不仅仅因为它的“时代精神”,十分重要的是它彻底地脱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