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从九五年开始结识并订阅《专业户》杂志的。当时村里人认为,穷书生订报读报有什么用?但我却被《专业户》上的“致富经”、“新品种介绍”“供与求”等科技知识深深吸引。订阅《专业户》杂志六年来,春季种,秋季收获,亩产效益纯收入达七千余元。现在黄姜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另外还在《专业户》上引进了红堤葡萄及天麻栽培繁殖技术等。《专业户》使我由一个穷  相似文献   

2.
在我没有发现安徽《专业户》之前,我总爱看湖南的《农家致富顾问》和江西的《农村百事通》。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和《专业户》这位早已闻名全国的老师相识了。当时我看到的《专业户》已是92年第12期了,真是有缘相见,恨之太晚。此后,《专业户》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根精神支柱。为此,《专业户》每到一期,我就不失时机地买它一期。实事让我不得不承认《专业户》上提供的技术,具有通俗易懂、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今年50多岁的卢光银,在灵璧县高楼镇办公室工作,他是《专业户》杂志的义务发行员,每年《专业户》杂志收订工作一开始,他总是怀揣《专业户》;逐村逐村地宣传《专业户》的实用价值,突出宣传本镇依靠《专业户》致富的典型事例,让广大农民充分认识《专业户》的意义,还时常向农民提供《专业户》上的有关信息,发动群众订阅《专业户》杂志。在他的宣传鼓动下,连续两年,订阅达100多份。每期《专业户》一到,他便及时地送到订户手中,人们都说:他是《专业户》的热心发行员。  相似文献   

4.
彭义战是陕西省城固县五堵镇人民政府镇长,他有一个内容丰富,善治农村百病的资料库,那便是他卧室的书架上一排排放置整齐的《专业户》杂志。他的书架是根据《专业户》的栏目而特制的,一个栏目一格,框上醒目地写着“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每当新《专业户》  相似文献   

5.
为选个好项目,近几年我一直订阅《专业户》每期都要读几遍,据其提供的信息,今年初我选定养殖黄鳝,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虽有风险但没有竞争现象,是刚刚起步的新兴养殖业。年初我修建了二百多平方米高标准水泥池,同时,根据《专业户》提供的地址,奔赴江西、湖北等地请教学习。学习  相似文献   

6.
刘智 《小康生活》2004,(12):49-50
湖北省钟祥市伍庙镇龙头村的郑兴元,是个“科技迷”。他自1989年开始连续15年订阅了《专业户》等报刊杂志。当别人问他什么杂志最好时,他不加思索地说:《专业户》最好!最实用!  相似文献   

7.
蒙城县楚村邮电局投递员张志远,在保证《专业户》老订户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订户。每天他利用下乡送报刊、信件的机会,热心向干部、科技户、专业户、农民反复宣传订刊、读刊、用刊的好处。他逢人便说:“要想富《专业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老河口市公路局年近8旬、有52年党龄的离休老干部王杰,生活俭仆,不抽烟喝酒,不打牌,不信邪教,近五年来坚持订阅《专业户》,从中搜集致富信息和技术,甘当农民致富的铺路石。2000年初,他从《专业户》上了解到枣类新秀大雪枣,四五月份开花,立冬和小雪之际成熟,果大核小,均重50克,大者85克,实为农民致富好项目。为此,他先从山东、江苏等省引进试种。通过  相似文献   

9.
全县皆知,80年代初我办厂欠债18万元,家里讨债的人成群结队,我苦难自拔曾想自杀.就在我山穷水尽时有幸发现了《专业户》,我好象在黑夜觅路时发现了夜明珠,我连年订阅,从中学习到天麻有性杂交育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从读农中起,我就与《专业户》结下了不解之缘。1995年农中毕业后,我立志要在农村干一番事业。于是我自费订阅了《专业户》杂志,经过认真学习,我选择了食用菌这个项目。当年投料3000公斤,经过精心培育,科学管理,终于喜获丰收,3个月获利6千元,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我创业的雄心。第二年,我扩大规模,办起了食用菌场,我从《专业户》上学会了自制食用菌菌种,与蔬菜进行立体套种、周年生产,还试验成功了生料栽培各类食用菌新技术,大  相似文献   

11.
他叫李长青,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五指村人,今年23岁,高考落榜后回到农村,他决心为乡邻们闯出一条富裕路。他十分注意各种报刊的信息,自费订阅了《专业户》、《农家科技》、《四川科技报》、《四川农村报》30多种。自93年以来,他一有空闲便阅读报刊,并且归类剪贴成册。这他从《专业户》杂志上引进巨腾葡萄。这种葡萄抗病力强、果粒特大,平均粒重达18克,最大  相似文献   

12.
每当我翻阅《专业户》杂志时,心里不由得升腾起一股感激之情:是《专业户》指引我走上了致富路。在时间的考验下,我与《专业户》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在读刊用刊中,我受到了极大的思想启迪和精神鼓舞,从《专业户》纷繁多彩的信息中,我得知养殖獭兔是个致富好项目,便立即去考察我地市场,发现养獭兔的确有前途。我东拼西凑弄了6000元钱,到我们宁夏最大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农技人员,常年穿梭于田间地头,畜棚禽舍,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技术,解决难题,赢得了一片赞扬声。这方面《专业户》杂志功不可没。我要在此说一声:谢谢你《专业户》!我与《专业户》相识已三年了,三年来,我和乡亲们遇到许多难题,80%以上是靠《专业户》解决的,在《专业户》的指引下,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专业户》杂志的忠实读者,也是她的新作者。自贵刊今年第4期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文章后,没想到《专业户》的发行面有这么广,读者有这么多!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安徽、河南、四川、湖南、江西及福建的农村朋友来信,他们中有正在寻找致富门路的农民朋友,有种养成功的专业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青神县青城邮电所投递员陈青.无论刮风下雨都做到投递及时.不错不漏。调动了广大订户订阅报刊的积极性。截稿之日.他已收订《专业户》等报刊1678份。陈青在保证《专业户》老订户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订户,  相似文献   

16.
全国农业科普期刊联合会筹备会议于1998年9月10日—15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科技致富向导》杂志社负责召集,《农民致富之友》、《新农民》、《专业户》、《当代农业》、《湖南农业》、《农家顾问》等全国知名农业科普期刊的总编或社长参加了会议。《河南农业》、《农村新技术》、《农村百事通》给予会议以关注支持。九家农业科技企业参加了会议,给予支持。会议先期于济南进行,之后参观了青岛、威海、烟台等地。  相似文献   

17.
《专业户》编辑老师:我是一位农村知识青年,酷爱农业科技,更是《专业户》的忠诚热心读者。92年离校回家务农。93年元月份一次在书摊上认识了《专业户》,至今已成为我必不可缺的科技书刊。《专业户》是农民致富之路的指南针,小康之路的方向盘,我利用《专业户》提供的信息,引种了特大桃黄河棉、抗虫棉、分枝小麦、黑玉米、黄沙大豆等高产、高散作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专业户》的老读者,在《专业户》实实在在在的信息指引下,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多年来我每年都要订阅全国多种农业科技报刊,但每年都要淘汰其中的一部分。唯独对《专业户》情有独钟,近年来我将一些生产实践的小经验写出来,寄到贵刊,经编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退休的科技人员,自1995年以来,一直坚持订阅《专业户》,从此我就一日不能离开她,形成了订、盼、翻、阅、谈、读、抄、用《专业户》的习惯。订:每年十一月往邮局预订下年度的《专业户》;盼:每月月初,就好像等候挚友那样在门口等候邮递员送来《专业户》。翻:一旦《专业户》到手就迫不急待地粗翻一下,看看可读性文章占百分之几?哪几篇要读?有没有信息?是为“初诊”。阅:  相似文献   

20.
曾在部队因四次公伤、五次手术.身患绝症的一等伤残军人张仲安。是1980年主动放弃在疗养院终身疗养机会,自愿要求回乡的。那时他家穷得叮响,全家四人仅住两间破茅草房,还欠了7000多元的债。伤病的折磨使他长年瘫痪在医院病床上……也许正是他感到生命短促.才拼命学习和工作。他叫爱人邱素枝从信用社贷款订了《专业户》等几十种书刊.并把《专业户》等书刊当成了抗病治穷的经书.坚持年年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