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是个贫油国家,汽油的需求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动力燃料问题立即凸显出来。国民政府在采取外国进口、发掘新油矿、制造汽油替代品等措施保障汽油供给的同时,也转换解决路径制造新型汽车以适应中国现有的普通油料。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在德制柴油汽车的基础上,着手研制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1940年2月,中国汽车制造公司研制桐油引擎成功,同年11月起开始批量生产桐油车。桐油车、桐油引擎及其零部件供给国民政府军政部交通司各战区交通处、财政部、盐务总局、资委会、运务处、重庆市公共汽车管理处等军事交通机关使用。不可否认,在原料匮乏、借贷经营等因素影响下,桐油车在战时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甚至远无法与使用酒精的汽车相比较。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桐油车研制及使用,一改之前一直强调的“燃料-汽车”思路为“汽车-燃料”路径,既在前方国防抗战及后方交通运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乌江流域桐油资源丰富,包括了四川与贵州两省的乌江流域产区,是我国桐油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关于抗战时期的重庆大轰炸、"驼峰航线"、滇缅公路等的研究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对于曾在抗战中起了同样重要作用的乌江航运、川湘公路以及在抗战中成就中国达成第一笔借款的桐油资源却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将以抗战时期出版的相关书籍、现存的部分档案资料为基础对乌江流域的桐油资源及其与抗战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探析。通过简单的探析,突出乌江流域桐油资源及与之相关的乌江航运在抗战中的作用以及抗战对此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桐油是一种重要原料,在近代工业品中,直接用桐油原料生产的产品有850多种,而在工业用途上与桐油有关的产品则有1000种以上。我国是世界桐油主要产地,全国有17个省(区)出产桐油,年产量超过10万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75%左右。英语词汇中将桐油一词可直接称为“China woodoil”(中国木油)。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土家、苗、瑶、白族等四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66%。湘西,自古素有“金色桐油之乡”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不仅桐油质量好,而且是湖南省的桐油主要产区。研究湘西油桐生产的历史,总结油桐生产在湘西民族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更好地发挥油桐生产在湘西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改善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桐油进入国际市场后,其用途不断地被发掘出来,它不仅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更是被广泛运用于军备方面,这使中国的桐油贸易如日中天,桐油成为了国民政府重要的经济物资和创汇来源。广西作为中国桐油一个重要的产区,在“经手人物”的经济交往中,桐油的贸易网络和市场逐渐形成,广西省政府的统制措施则进一步整合了桐油贸易市场,促进了广西桐油贸易及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代湘西桐油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桐油贸易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获得了巨大发展,尤其是晚清至民国时期,其发展尤其引人注目。近代湘西桐油贸易可分为初步发展、短暂繁荣和衰落三个时期。本文就此三个时期展开论述,分析湘西桐油贸易发展的情况及其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正>湘西是我国桐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素有“桐油之乡”的美称.按地区产量,湘西地区仅次于四川万县地区,名列全国第二位.从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材料看,湘西桐油产量,1936年307,300担,1940年仍为203,100担.解放后产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1949年,为103,500担;1952年为158,600担,1958年为168,800担;1981年为103,289担;都没有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为什么湘西桐油生产发展的总趋势会是下降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最主要的与桐油价格问题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清朝末年,四川商人刘继陶到川北收购桐油。没想到桐油尚未榨出就已经被先到的商人订购一空。正当他颓废沮丧、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推销油篓的小商贩的行为激活了他的灵感。他了解到今年桐油大丰收,对油篓的需求量增大。此时,桐油还末榨出,尚未有人注意到油篓市场。于是,他果断地把计划用于购买桐油的钱全部用来订购油篓,垄断占有了油篓货源,因而获得了丰厚的利润。究其原因,刘继陶获利主要在于:面对变换了的市场形势,巧妙运用“原点思维”原理。即紧紧围绕着“思维的‘原点’”——“经营赚钱”来变换思维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应对新的处境,扭转劣势,避害趋利。那么.什么是“原点思维”呢?  相似文献   

9.
清代秦巴山区的经济林特产开发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林特产资源开发是清代秦巴山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漆、桐油、虫白蜡、耳蕈及茶叶、药材等特产不仅经营规模、与市场联系的紧密程度空前 ,而且开始由野生资源采集向人工栽培生产过渡 (主要指生漆、桐油、虫蜡、药材等 )。经济林特产经营在山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体现 ,受到山区民众的普遍高度重视。这一过程与大量流民、客商入山 ,商品交换规模扩大 ,官府鼓励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由于山区人口急剧增长 ,粮食问题未能根本解决 ;山外商人在经济林特产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也给山区经济发展留下了显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硝酸银软膏和复方桐叶烧伤油(以下简称桐油)联合运用于压疮患者,观察用药后患者伤口愈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3例压疮患者,62处压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局部外敷硝酸银软膏和桐油,每日换药2次;对照组外科常规消毒后给予百多邦换药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23.53%,疗效有差异(P0.01)。两组患者疮面愈合时间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硝酸银软膏和桐油的联合应用于压疮溃疡能够祛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地处渝、湘、黔三省(市)交界的湖南洪江古商城,东临两湖、西通巴蜀、南达两广、北至关中,自古是水陆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洪江古商城伴随鸦片、桐油、木材等商品贸易的繁荣而兴盛,伴随这些商品贸易的疲软而衰落.洪江古商城的兴衰史证明,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仅仅依靠区位优势和几种商品的中转贸易为支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从教育的动机和效果来看,可分为有意教育和无意教育两个方面。有意教育就是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具有明确的主观意向、教育目标,以使受教育者定向发展,成为一定类型的人。在进行有意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的环境以及教育者本身诸如情感、气质、语言、体貌等因素所施于受教育者的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3.
《诗经·葛覃》原诗如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呜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络,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 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什么人?它的主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诗经》时代的其他书籍没有提供出什么旁证。两千年来,许多学者和专家对此进行过分析、探讨,做出过种种推测和猜想,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并且由于多未切中原诗本意,所以皆不能贯通全诗。下边,我们先举几种较有代表性的意见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4.
王村镇是一个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湘西名镇。它位于湘西永顺县境“在县东南九十里,上通川黔,下达辰常,为水陆要津”。[1]据记载,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辟为水码头,此后,它一直作为湘、鄂、川、黔边区土家聚居地军事和区域政治中心长期存在。“改土归流”后,王村凭籍着得天独厚的交通位置,始作为商埠得以开辟,并有“楚蜀通津”之誉,自清末到民国抗战爆发几十年间,由于桐油为主的商品作物发展,一般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以桐油贸易为主商业发展,王村彻底地完成了由军事、行政据点到商业为主城镇的转变。“近百年来,王村一直是永顺…  相似文献   

15.
中美“桐油贷款”外交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中美外交档案,详细研究了中国抗日战争初期中美“桐油贷款”的缘起、交涉、决策及影响,强调此项借款名为商业性贷款,实为政治性援助。它是中国对西方外交的一个突破,同时也表明美国的东亚政策在原有的绥靖日本这一基本内容之外,出现了援华制日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光华寮是位于日本京都市内的一幢五层楼房,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房产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用变卖侵华日军在大陆掠夺的羊毛、桐油、棉花等财产所取得的公款而购置,用作中国留学生宿舍,1961年,台湾当局“驻日大使馆”以所谓.中华民国”的名义办理了该房产的产权登记手续,但该寮一直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的光华寮自治委员会进行自主管理,台湾当局从未参与过该寮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密尔在《论自由》中论证了个人的自由权和社会及政府施于个人的权威的界限问题,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逆境中追求真理的经历,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历史及百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可以作为密尔《论自由》一书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18.
正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于何处一年一度的普通高校美术类专业统考已结束了,成绩也公布了。说到美术高考,一些考生、考生家长、特色高中的专业教师、"画室"的辅导教师以及高等美术院校的相关部门几乎都有许多不满。高等院校责怪美术生源质量大不如前;高校专业教师觉得招进来的新生画法过于公式化,  相似文献   

19.
桐油是中国的特产,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国外开始引种中国油桐,并创造出新的种植方法和经营方式,对中国油桐种植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挑战,中国将国外先进的种植理念、种植方法、经营方式引入中国,促进了中国油桐种植的新发展。正是国外引种中国油桐和中国引进国外先进种植理念,促进了民族经济的融合。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语文观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关语文概念内涵的理解出现过三层次的区别:语文学研究的语文,主要指的是语文工具性构成的三要素--言语、文学和文章;语文学科着眼于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工具性知识个性;语文教育层次重视语文施于教育的课堂操作性,努力地协调语文文化(文学)教育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