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飘>和<一千英亩>虽然在创作上相差了55年,但时空距离并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作家对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人类一些共性的感觉.玛格丽特·米切尔和简·斯迈利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分别捕捉了一位特定历史时期的女性人物,塑造了两位生动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各自的作品中从正反两方面揭示出了女性在困境中的觉醒与奋起以及她们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联系,体现了作者的生态女权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2.
<墨子>引<诗>论<诗>数次,考察其对<诗>、<书>以及对<诗>不同部分的选择,可管窥<墨子>的<诗>学观.将其与其它诸子进行横向比较,可发现<墨子>的<诗>学观的独特性.将其纵向研究,亦可丰富完善先秦的<诗>学系统,尤其是<墨子>在<诗>经典化过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女性主义立场解读张洁的<方舟>,可以更清晰地洞察这部作品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深刻描述.<方舟>堪称一部女性生活的艰辛"创业史",小说展示了三位独身知识女性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种种艰难挫折,和她们互相扶持在窘境中不懈努力的历程,让我们看到的是男权意识的深固和女性解放的艰难.  相似文献   

4.
阎真的小说专注于对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刻画.<曾在天涯>关注的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异域文化环境中的精神漂泊困境;<沧浪之水>聚焦的是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精神根基和价值观惨遭解构的具有传统信仰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境遇;<因为女人>则主要展示了中国当代女性知识分子所面临的情感困境和价值信仰的毁灭.  相似文献   

5.
从<饲育>到<拔芽击仔>前后,大江健三鄄的战后再启蒙意识开始变得脉络清晰起来,及至<十七岁>、<政治少年之死>,大江独特的启蒙话语已经基本形成.此间显现出来的再启蒙意识中,除了对民主主义思想的精神坚守,还有对日本独特的民主主义体制的深切质疑和忧虑.大江正是通过强调在战后的时代状况和生存状态之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主体性的重要,昭示了容许天皇制存续的日本民主主义的脆弱和天皇制自身所蕴含的暴力因素,并提示了战后价值体系的扭曲是国家主义风潮再起的精神土壤,以此警示日本民众,表达自己的战后再启蒙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性视野内,鲁迅启蒙主义小说呈现出"救他"与"救己"的双重意蕴.这种意蕴根源于中国思想启蒙的独特困境.<狂人日记>的意义在于它第一次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标示了这种困境.  相似文献   

7.
从塞丝主体意识的萌芽到幻灭,莫里森的<宠儿>探索了黑人女性处于种族和性别压迫的双重困境中寻找自我构建主体意识的艰难.黑人女性对奴隶制压迫的惨痛记忆,自身精神世界的脆弱,女性间的不认同,以及黑人内部的性别压制,共同制约了黑人女性的心灵发展.只有包括黑人女性在内的个体身心解放,黑人民族才能精神崛起.  相似文献   

8.
<三字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状况的重要典籍.<三字经>大约于14-15世纪东传日本,成为日本人的汉学启蒙读物.随着时代以及自身文化的发展,日本人在使用此书的同时,也创编了不少对<三字经>进行改编、注释以及翻译的作品.另外,日本人也模仿<三字经>,创作出不少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新作品.  相似文献   

9.
考察吴藻的文学创作,明显可以辨析出<红楼梦>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表层的,如作品结构、语言、意象等,与艺术形式相关;有的是间接的深层的,如自传意识、女性意识、爱情意识等,与作品思想内涵关系密切.吴藻与<红楼梦>文学世界有相似的人生图景,这在<红楼梦>与她的文学创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女性解放因被统一到"人的解放"议题而得到前所未有的推进.而同时,五四新文化"新/旧"、"个人/家族"及"传统/现代"的文化批判模式,使易卜生<娜拉>一剧旅行到中国之后,其冲突核心的性别等级问题,演变为青年个人自由与家长专制之间的代际冲突,以及迷信与科学之新旧文化矛盾.胡适戏仿易卜生<娜拉>而写的<终身大事>,作为五四女性解放叙述的始作俑者,极富象征性地体现了五四文学个性解放叙述的特征及盲点.鲁迅的<伤逝>,以对五四主流论述的质疑,叙述女性"出走之后"的困境,揭示了五四个人主义价值论中隐含的性别权力,以及新文化启蒙话语中的父权意识,表现出对五四新文化"进化"与"二元"思想模式的警惕与自省.  相似文献   

11.
福斯特的<霍华德庄园>体现了阿诺德的文化观,即文化是我们思想过和言说过的最好的东西,具有启蒙大众、提升物质文明的作用.在小说中,施莱格姐妹代表阿诺德所定义的文化,威尔考克斯家代表阿诺德所批评的机械和物质文明.小说的作者让他们之间联姻,本意是为了体现文化的力量,让文化提升机械和物质文明,但在实践的过程中文化却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2.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分别在他们的代表作<邯郸记>和<麦克白>中塑造了两个极有权欲和手段的女性形象.她们在作品中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以及她们的形象与"人性"大主题的联系是我们探讨这两部作品的伟大意义时必然无法忽视的一个方面.西苏等女性主义学者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为我们把握这两个女性角色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主要依据缅甸<琉璃宫史>,参照南传<大般涅槃经>以及北传经典,对佛陀舍利的来龙去脉以及佛舍利在不同文献中的记载数量进行考察,并对缅甸国王阿奴律陀迎请妙香国和斯里兰卡佛牙的事迹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第二性>是对近代以来的女权主义理论的一个总结.本文从该书作者西蒙·波娃的哲学思想的巨大转变、萨特对她的启示、她对女性的处境和命运的认识、她想唤醒女性意识以及引导男性理解女性等方面对<第二性>的写作动机进行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离婚>是一支女性悲歌.鲁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表现了主人公爱姑的人生悲剧,并且深刻地揭示出了她思想意识中的"奴性"和"愚弱",体现出他"国民性批判"的启蒙主义思想.同时,通过爱姑这个女性形象的命运,鲁迅对中国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异乎寻常的理性思考:中国的妇女并没有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6.
论《呐喊》、《彷徨》中虚无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呐喊>、<彷徨>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循环否定和自我否定现象,其思想体系也相应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面对两难选择的思想困境,鲁迅主要采用说谎和遗忘两种方式来应对,从而使<呐喊>、<彷徨>的价值选择处在一种空白、悬置的状态,这是<呐喊>、<彷徨>虚无主义思想产生的内在根源.<呐喊>、<彷徨>中所表现出来的虚无主义思想带有鲁迅本人的个性特征与时代印痕,与社会现实存在着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位女作家唯一的传世作品,作家的女性意识在前人未曾给以重视.该文意在从米切尔女性的视角解读<飘>的女性话语,以呈现<飘>更丰富的性别文化蕴意.  相似文献   

18.
刘向<列女传>是一部集女性传、女性史、女性学于一体的具有丰富文学价值和文化诗学价值的经典著作.<列女传>对女性的分类可以看做我国古代女性类型研究的雏形,其对女性品性性格特征的描写为后代女性形象书写提供了必要的范式和原型意象.<列女传>的女性分类具有重要的文化诗学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威廉·戈尔丁代表作小说<蝇王>自出版就受到广泛阅读和激烈争论,其中小说女性缺场引起学术界的特别关注.传统女性主义批评视之为男性主义经典,戈尔丁被冠以男性至上主义者.但是,从<蝇王>的立意构思、情节安排、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所呈现出来的女性写作特征,以及从戈尔丁的家庭背景和他其余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入手进行新的思考,可知情况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20.
在<求证--我和我奶奶同用一种血>中,须一瓜虚构了一个青年的人鬼历程,通过对他以及他身边故事的书写,用黑色幽默的手法展现了人们面临的精神困境.本文从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的原由以及作品独特的表现方支这三个万面对这部中篇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