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促进青年就业,支持青年到急需紧缺领域就业创业,于《"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首次明确提出。那么,哪些领域属于"急需紧缺"呢?制造业:中国经济"压舱石"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变,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更高水平、更有竞争力的制造业。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实现转移就业以及怎样使农民工就业从流动性大、不稳定转变为稳定就业的难题,在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比较分析法,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提出了包括改革户籍制度、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维护农民工权益,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利,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工素质和技能等促使农民工从流动就业模式向稳定就业模式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转型期城镇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经济(1990—2004)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转型时期我国就业模式从计划分配的、集中、刚性、单一的传统正规就业向市场配置的、分散、灵活、多元化的非正规就业模式转变。城镇非正规就业迅速发展,1990—2004年间年均增长率相当于城镇就业增长率的3.9倍;其创造的就业岗位远高于传统正规部门消失的就业岗位,2004年占城镇就业比重的58.69%,成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导就业模式。城镇非正规经济增长率大大超过全国经济增长率,1990—2004年期间,按可比价格计算,城镇非正规部门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2.2%,相当于GDP平均增长率的2.4倍;非正规经济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到2004年已达1/3,其产出高增长对全国新增GDP的增长贡献越来越大,在1990—2004年期间为44%,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促进大学生就业,有必要对如何大学生就业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关于就业体制改革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借鉴西方有关劳动经济理论与劳动市场经验研究的新成果 ,强调指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结合一个交易成本模型论证了劳动供给行为与就业制度模式选择的关系 ,进而重新审视了我们以往的就业体制改革思路 ,提出了重塑稳定性就业体制的新观点。旨在为我国就业制度的建构提出一种更优的选择 ,同时为今后更有效地实施人力开发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寻找一种可行的微观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近年来实际经济运行结果看,物价平稳、经济稳定增长、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唯有就业形势严峻,失业问题严重,当前应将促进就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为此,必须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建立市场化就业竞争机制,大力发展小企业,加速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国际比较分析显示,农业和工业排斥就业的趋势还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升而加强,服务业作为就业存量和增量主要渠道的地位会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农业下降趋势加快,工业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虽然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差距仍很大.现在,我国已经开始步入工业化中期,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将会进入快速变动的新时期,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为服务业发展创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经济结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协调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8.
吴娜 《南都学坛》2012,32(4):110-111
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包括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岗位间的矛盾,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岗位需求规格间的矛盾,毕业生就业预期与就业现实间的矛盾,就业市场信息与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间的矛盾。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的应对策略,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和保障性资源,科学编制招生计划,调整专业设置,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城市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不仅为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带来压力,也为女性就业和创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国家就业政策需要从消极的劳动力扶助转化为积极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国家就业管理的工作模式需要从配置就业岗位的“就业与再就业”模式,转变为创造就业岗位的“就业与创业”的工作模式,并实现就业发展、女性发展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被誉为中国政府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第二个最重要的政策性战略转变,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章分析了加入WTO过渡期我国就业总体形势,揭示了制约就业扩大的主要障碍,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它一方面对传统就业方式提出了挑战,增加就业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创造新的就业领域,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针对中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应该采取增大经济总量,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实现多种形式就业等措施改善中国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就业和人才问题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人才争夺更为激烈。要把加快发展作为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 ,在拓宽就业领域 ,丰富就业形式 ,加快城镇化进程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实施人才战略 ,提高劳动力素质 ,在激烈的人才争夺中赢得主动  相似文献   

13.
"双困"毕业生是指就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应届毕业生。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的客观环境下,在全国倡导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招生向农村倾斜的主观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高校"双困"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对高校"双困"毕业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等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育管理、就业指导、心理调适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就业能力拓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差异,但总体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经济增长可以带动就业率的相应提高。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进行定量的研究,分析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互动模式,并提出解决我省就业增长的途径,对促进河南省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计民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全民无就业之忧的问题已经不可能了,而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通过市场配置就意味着选择。在高校实行扩招后,每年数百万的大学生涌入就业市场,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已形成了尖锐矛盾,给本来已十分严峻的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压力和难度。为此,高校毕业生唯有更新就业观念,找准在市场中的位置,在不可把握的客观世界中,通过主观努力来达到择业的成功。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众多,就业形势严峻,且就业弹性仅为全国的三分之一。该省近十年的反失业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失业存量依然巨大,有必要通过如创业促就业的方式来加以缓解。文章在分析了湖北省就业形势后,从就业政策及创业促就业效益入手,提出创业是解决就业的有效手段,分析了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量数据和实证分析表明,民营经济对天津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面临着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经济运行压力加剧的严峻形势。文章探讨了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和作用,认为境外经贸合作区是『足进我市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摆脱经营困境的有效途径和集群式国际化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涉及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许多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相关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的策略,对于更好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其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从2008年9月开始,大量农民工因失业而提前返乡,形成了约2000万农民工需要再就业的严峻形势。通过查阅文献和访谈等方式,对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总结了返乡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分析了解决返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现实意义及困难所在,提出要妥善解决农民工再就业的问题应消除影响农民工就业的体制障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通过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转变农民工就业观念等来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经历了最初的高速发展之后,正在步入经济结构调整时期,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这对大学生就业带来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环境.在经济结构调整期如何推动大学生就业是高校和社会必须应对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