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审批是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审批制度的弊端日益明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规范政府审批执法行为的重要突破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认真分析了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及当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所面临的困境,探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完善政府职能转换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行政审批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环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建立与市场经济、现代法治社会相适应的行政审批制度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WTO的规则体系对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出了挑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仅是WTO对成员国政府行为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行政法治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转变政府职能、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加强监督制约等目标。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审批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清理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适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杜绝部门权力利益化,持续政府的自我“革命”;细化运行机制,完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转型,必须直面和消除部门利益对构建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的阻碍.由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操作实施主体是政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要与部门利益产生剧烈冲突.消除部门利益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影响必须改革公务员分配体制、精简政府机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行政权力的网上透明运行和加快培育社会中介组织.  相似文献   

5.
通过清理审批项目、精简审批流程、改革审批方式、取缔审批乱收费等措施,湖北省十余年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一步促进了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然而,省内行政审批现状沉痼自若,改革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政府一元管制的模式。因此,细化审批项目的清理工作、下放审批权、构建对审批的监管问责机制是未来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
选取国务院、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四级政府机构作为研究样本,分析1999年以来行政审批项目的变迁。行政审批项目划分为经济类和社会类两大类,进一步将项目细分为重要项与普通项,用"变迁规模""变迁事件"和"变迁程度"三个变量对四级政府和不同类别项目的变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自启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中国政府职能大幅缩减,但政府职能转变远未完成;政府职能结构重经济轻社会明显,集权式治理模式未根本改变;政府职能转变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地方的自主性不足;中央重范围调整和地方重管理方式转变的职能转变模式,使改革的空间范围小。  相似文献   

7.
[提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不断解放思想,重塑政府与市场、社会关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年锐意创新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模式和治国理政经验。本文基于系统整体视角,提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制-规范-认知”三维制度环境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取消、下放和调整行政审批事权的数量变迁趋势、高频词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将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演化历程划分为以精简事权为主的迅速推进期、以规范事权为主的间断过渡期、以事权类别调整为主的重心转变期、以“放管服”结合为主的系统改革期四个阶段,并根据三维制度环境分析框架阐释其演化逻辑,发现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具有政府职能转变“一条主线”,权力格局重塑与治理效能提升“两个统筹”,创新制度环境与深化改革双向互动的特征,为进一步优化中国行政审批制度事权改革模式,推动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但从一年多的实施过程来看,还存在不少需要完善和规范的地方。为此,对行政许可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推行的行政审批制度存在着先天不足,一是历史的人治理念的惯性影响,二是现实的法制建设不完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向,应集中在六个方面:1.依法规范行政审批的范围;2.公开透明行政审批程序;3.切实加大政府职能转移与完善中介组织;4.严格履行行政审批原则;5.创建有效的行政审批新机制;6.着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10.
建立电子行政监察系统,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任务,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玉林市在全面构建惩防腐败体系的同时,积极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电子监察平台,加强行政审批监管,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政务公开,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节约了行政成本,规范了行政审批行为,群众的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现代行政的模式已经由过去的单方、高权行政向双向互动、服务给付行政过渡。政府规制活动也由以往的政府单向、高权等硬性规制向开放、柔性、对话规制迈进。这种改变使得规制行政法律制度框架理论也要随之作出调整和革新:进一步凸显法治行政理念引导下的行政法基本原则在政府规制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将以契约为核心的私法理念有机注入传统政府规制行政法律制度中;适应政府规制手段柔性化以及环境规制等新型规制内容的出现,积极拓展司法权对政府规制的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视角下法治政府建设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法治政府是实现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是树立法治理念,必须摒弃人治思想、树立法律信仰、强化程序意识;建设法治政府的基础是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必须明确政府职能定位、提高立法质量、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是严格行政执法,必须端正行政执法观念、转变行政执法职能、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建设法治政府的保障是完善监督机制,必须加强和完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和专门监督。  相似文献   

13.
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理念、人本主义理念、效率理念和服务理念是推动世界各国在政府公共管理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因素。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实现跨部门业务与服务的整合,再造行政业务流程,提高行政效能与政府服务质量,是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中信息技术应用与行政改革一体化的集中表现。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家们对政府管理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应进行重新思考,不仅要重视信息技术对于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而且更要重视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行政观念、行政理论、行政官僚体制对于信息技术有效发挥作用的障碍。信息技术并不会自动地导致政府公共管理发生深刻的结构变化,信息技术只有在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的行政理念的支配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深刻阐述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科学内涵、发展目标、应用原则与具体任务,并探究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界定"政府行政改革"、"国家行政改革"等政府制度创新问题,阐述了重新确立典则规范对现阶段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的决定性意义,指出公共行政典则规范更新替代与公共行政目的、国家政治议程、政府职能、政府公共权力、政府能力等因素直接相关,而提供制度保障、依法行政、民主行政和有效性,构成了世纪之交中国政府主要的新公共行政典则规范.  相似文献   

15.
<行政许可法>作为规制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为政府行政许可权的范围设定及运作提供了基本模式.从客观的法律效果看,也为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事实.因此,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行政许可法>的规制价值,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即:要建设以人为本、职能有限、廉价、民主参与和自我创新型政府;需要政府转变执政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执政能力,转变行政职能,推行电子政务。  相似文献   

17.
对行政效能的绩效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了美国、瑞士与中国相关研究机构关于行政效能指标的选取,并结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量化的政府效率指标体系,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相关统计数据建立指标体系,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政府规模与居民福利4个方面,对2000—2009年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地方政府行政效能进行测度,比较分析发现: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在政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政府社会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和强化社会管理思想是新时期重要的理论创新,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政府社会管理纳入和谐社会的视野,我们会发现,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行政区划与当代中国行政区域、区域行政类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行政区划———行政区域———区域行政,构成国家与地方行政的空间分布与运行。当代中国行政区域为:(1)中央直辖市区域;(2)普通省制区域;(3)民族区域自治区域;(4)特别行政区域;此外还有行政边界和行政边界区域。各行政区域类型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制约和促动的。相应地,当代中国的区域行政也可划分为:(1)中央直辖市区域行政;(2)普通省制区域行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区域行政;(4)特别行政制区域行政。各区域行政在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内相互依存;在整合的前提下,又呈现一定的区域特征。因此,当代中国行政区域或区域行政间相互尊重、依法行政;在利益上,国家宏观调控与区域间互惠互利相结合,这是国家行政得以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区域行政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有限政府要解决日益扩大的行政事务,必须借助于政府以外的力量,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于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种变革。政府职能内部市场化、政府职能非行政化、公用事业民营化、政府参与市场运作是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的突出表现。目的的公共政策性、手段的市场性、意思表示的政府主导性、适用范围的有限性、法律适用的综合性是行政权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的主要特征。为使市场机制在行政权运行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功能优势,必须从适用范围、审查制度、公共产品供给的评估制度、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