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偏科及其对古代司法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以分“科”举人为特征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儒家贤能治国、精英统治思想的影响及官府有意识的引导,致使人们从科举创制以来就产生了偏重进士科的“偏科”现象,在进士科一科独重的阴影下,主要以选拔法律人才为主的明法科逐渐式微且终被废除。中国古代行政与司法不分的体制,决定了通过科举选拔的官吏在日常工作中要承担重要的司法职能,而科举的偏科取士则加剧了古代司法实践中以儒家经义代替法律的倾向,造成了司法官员法律素质普遍低下,在清代则几乎完全由刑名幕友把持司法的局面。在司法与行政相分离、法律与道德有分殊的当代,“偏科”则为选拔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所必需,只是“偏”的方向已侧重于应试者对专门法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这也是司法考试日益成为法律人的“抡才大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学学术教育的综合思考,我们认为,现有的法学考试制度难以保障法学教育目的的实现,为合理改善该制度,既需要扩大选择题与案例题在试卷中的比重,也需要引入结构化面试,还需要健全法学考试规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从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学与生物地理学以及生态系统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对我国古代的生态学知识作一初步总结,并对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的发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道家关于“天人一体”、“天地与吾齐生,万物与吾为一”的思想;儒家关于“天人合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同体”,把保护自然提到道德行为高度的观点等等,都是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的朴素表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是法学教育为法学实践服务,恢复实践法学传统,自国家主席起,联合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公检法司等法学实践部门的法律实务工作者共同进行法学教育工作。在法学教育地位与人才整合上,中国法学教育改革应当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师吏一体,君师一体"的机制,对法学教育从课程开设、教材编排、教学互动、实效考核诸方面加以监控,彻底排除各种理论法学以及纯粹法典化思路的影响,依法开课,追求法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送信息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在原始社会 ,古代先民就已经采取语言和符号来交流情况和感受。人类社会的发展 ,促进了新闻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我们从翻阅古籍中 ,略约可以觅寻到古代新闻活动存在和发展的线索。本文对我国古代新闻报纸及新闻活动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7.
实证主义法学方法所坚持的纯粹法学的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实现法学科学性的方法论,为此必须坚持法学科学性与伦理价值相分离的历史思维方式。只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法律规范及法学的逻辑性、推理性和体系性,实现法律的独立性、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法学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拿大的法学教育在北美乃至世界法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经历了从学徒式向学院式转变乡后,从法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学位设置都已逐渐美式化。当前,如何面对美国法律行业的竞争,如何确立彦已的特色将是加拿大法学教育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法治需要法学支撑才能建成,由此提示出法学支撑力。就法学对应性和法学承载力来看,中国法治建设必须由马克思主义法学加以引导。随着哲学实践化,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就直面法治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成为历史必然。必然产生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被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加强,初步支撑中国法治建设并取得较大成就。因为中国法治建设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法学需要结合现实问题进而优化发展,最终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足够有效的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10.
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并不匹配,法学教育需要创新已成为法学界的共识。本文正是在探讨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法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提出构建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美两国的高等法学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法学教育。美国高等法学教育是世界上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结合得较成功的法学教育 ,表现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统一 ;法学教育的起点高 ,针对性强 ,培养目标切合社会要求 ;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 ;案例教学注重学生参与 ,考试方法灵活客观。在这些方面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需要借鉴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资源,对此进行挖掘梳理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在价值理念上的重建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出"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寡欲节用"等古代朴素观念中体现的具有现实价值的思想。通过对上述思想的梳理,文章指出我国在解决现代环境问题时所存在的环境伦理上的偏失,继而就重新解读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提出了看法,以期能对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法学教育在法治化进程的推动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由于法学教育的目的不明确、法学教育与法治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导致我国法学教育前景堪忧。文章指出应明确我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完善现行的法学教育制度,改进教学方法,使我国的法学教育走出困境,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女子家庭教育,是最严格、最系统,且备受社会重视的一种教育。其教育形式和内容不但延续几千年,而且其内函和实质对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社会,都有深刻影响。如果说,妇女翻身,需要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包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的话。其文化翻身,特别是取得自身教育和受教育的权利,从旧式家庭教育中解放出来,才是从根本上找到了出路。本文试图对中国古代的女子家庭教育作若干分析,以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古文中的"习"和"行"二字都有做、实践之意,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关于"习"、"行"的思想从教学思想上体现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和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德育思想的"习"、"行"则蕴含着言行一致的德育原则。反思现在,这些宝贵的教育精髓对现代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妇女诗词艺术情感是古代妇女婚姻生活情感的艺术表现,以“深情”、“忧愁”、“悲苦”、“怨恨”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构成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给中国文学史宝库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论述美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管理制度等,分析了我国目前的法学教育制度在这些方面的现状与不足之处,借鉴美国的先进教育经验,以完善我国的法学教育机制,从而回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中央监察体制复杂多变。先秦时期以规谏为主 ,秦汉到隋唐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职掌逐渐分明 ,宋金至元明清谏官、御史、封驳官三大体系回归合一。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是规谏人主的制度 ,而不是御史制度 ;谏官、御史、封驳官三者关系的变迁反映了“否定之否定”、“御史主线”、“对监察官自身监察不断强化”等规律。这些规律的出现与丞相制、三省制、内阁制等中央行政体制的演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董必武作为无产阶级法学家的杰出代表,其法学教育思想较为丰富,主要表现为:第一,法学教育的核心在于对人的教育;第二,法学教育的基础在于搞好学校等硬件建设;第三,法学教育的提高在于法学科研的进步。董老的法学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改革主要有三点启示:其一,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其二。对法学教师的改革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保证;其三,加强国际之间的法学交流是当前法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英美法与中国的法学教育--内容及方法层面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容及方法层面考察了英美法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提出并论证了以下观点:英美法使中国法学教育内容由偏重成文法、实体法、国内法转向了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实体法与程序法并重,国内法与国外法兼学;英美法使中国法学教育方法由单纯的讲授教学、理论教学、封闭教学转向了讲授与判例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交流与比较教学相结合.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英美法教育中一些有益的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