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代小说幻术母题有丰富的表现 ,显示了道教法术的影响。其来自唐代社会自由的文化氛围 ,来自前代的道教与佛教故事传说 ,也有唐代小说家的创造发展 ,对于后世小说创作 ,产生了多种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土广告美学观念的新开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与外来广告的竞争和对抗中,本土广告已自觉进入美学观念。本土优秀广告案例精品迭出,对于广告美学有着重大意义。中国文化和商业艺术的融合使本土广告透着外来广告所无法容纳的特有意趣美感和人文气质,成为本土广告全新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观念,从而形成了广告鲜明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中古汉译佛经中,不论主人公的身分是猴王、鹿王、雁王,还是象王,都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这类故事,都不约而同地描写了一种为救众生而献身的"王"的使命感与高尚精神.该母题不仅在中国文学母题发展史上具有表现功能,而且也有效地密切了文学中人与动物之间的伙伴和睦邻关系,具有文明发展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国两晋时代,南亚树木崇拜传入流播,与中土生态困境引发的理性思考交汇,构成了中土民俗心态的一次震撼。其在介乎民俗传说和文学之间的树神母题中,凄楚而顽强地表现出来。佛经故事母题伴随着佛教的众生平等、戒禁杀生等观念,深入到中国古人民俗心理中。树神崇拜也成为中国古代植物神崇拜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与中国唐传奇中《薛伟》、《张逢》等故事,都使用了相同的母题———人变形为动物,但在主题上却有着迥异之处。借助对主题与母题的分析,可折射出中西异质文化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6.
古龙武侠小说力图对传统复仇模式进行借鉴的同时,又有所突破,从而不仅在审美上给人以新鲜之感,而且思想上能给人以启迪和升华,主要表现在(1)传统叙事文学中友情服务于复仇,古龙小说则注重表现仇人之间的友情;(2)传统文学多写“女性勾引不成则诬陷”,古龙写出了女性的报复来自于真爱,以及“育仇人之子使相残以报复”等模式;(3)借鉴金庸,古龙对传统“儿子长大后复仇”模式也有超越;(4)在中外相关母题滋哺下,古龙小说较自觉地将“忍辱复仇”模式回归到侠文学,如“恋酒色惑乱仇敌耳目”、“忍辱为仇敌亲信伺机报仇”、“自辱以激发复仇信念”等。古龙武侠小说创作,对传统复仇主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多重超越。  相似文献   

7.
古罗马作家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与中国唐传奇中《薛伟》、《张逢》等故事,都使用了相同的母题——人变形为动物,但在主题上却有着迥异之处。借助对主题与母题的分析,可折射出中西异质文化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8.
"小说观念"以小说文体为中心,研究与小说相关的创作观念、价值观念等.小说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历史性,通过对小说观念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时期的小说创作和批评状况,同时也可以深入地解析民族的和时代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9.
汉古代典籍普遍记载的小说指的是小道或野史,西方人视野里小说经历了传奇——寓言——寓意体小说——小说的发展过程。蒙古人先后用脱兀只、沙蒂里等等命名叙事文和散体文。到十九世纪哈斯宝、尹湛纳希等用沙蒂里和脱兀只来表述小说,并形成较完整的小说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0.
11.
敦煌变文叙事体制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是在散文形式的叙事进程中加入韵文,散文主要用于叙事,韵文用于渲染或概括,深化散文内容;散文部分和韵文部分不断交替出现,形成韵散相间的整体格局.变文的韵文引导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一是直接以"偈语"、"诗偈"、"诗曰"等方式引导;二是以纯粹的"当尔之时,道何言语"及其省略方式"道"、"云云"等词引导;三是只简单用到"道"、"曰"、"云"这样一些词语,甚至干脆没有任何引导词或引导句.这三类引导方式,展示了引导词从繁复到简洁的流变过程,无论哪一种引导方式,最后都能追溯到汉译佛典的叙事体制.变文的叙事体制是汉译佛典叙事体制的传承、沿袭和衍变,应是一个比较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在汉语中都有许多同义词 ,但这些同义词又有诸多方面的差异 ,而同义词语的选择直接影响译文的质量 ,所以在英汉互译时就面临着同义词语选择的问题。译者需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 ,注意从词的语体色彩、词的感情色彩、用词的轻与重、词的广义与狭义、词的政治含义、词的搭配、音韵问题及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推敲 ,尽可能选择相对恰当的词语。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佛教慈善事业可从理念文化、政府政策、社会民众认同、佛教自身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在理念文化方面,海峡两岸皆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核心理念。在其他三方面,台湾地区因为社会经济转型先于大陆大部分地区,因而在政府政策对佛教慈善事业的支持、佛教界在推动民众对佛教慈善的认同和参与、佛教自身的慈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有效的运行模式,如慈济"会员→委员→会长"的劝募模式;善款善事公开、善款专项专用、产业与管理分离的慈善管理模式等,能够有效地调动民众的捐款热情,推动佛教慈善事业的拓展。大陆佛教慈善团体则存在专业化不够、对志愿者的培训和引导不足等局限。两岸佛教慈善事业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有利于促进民间慈善和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文献保存了当时出现的大量新词和新义,对汉语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诠释了当时泽经中的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下,综合运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集中探询办公室工作环境中人与环境的最佳结合点,尝试发现合理地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以期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增加劳动者的工作满意度,实现人与组织和谐共存、科学发展的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6.
神话是人与自然对话的第一个范式 ,它的发生来源于自然崇拜。继神话范式以后 ,人与自然对话的第二个范式是哲学。哲学从神话中提升经历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 ,一是它消除了神灵信仰造成的误区 ,以经验关心宇宙的本原 ;二是它把探索宇宙本原的重心转移到人的方面。人与自然对话的第三个范式是艺术范式。艺术范式诞生于神话与哲学的母体之中 ,神话与哲学分别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为起点 ,这两种方式贯穿于思维活动的始终 ,直接哺育着人类的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7.
“戏场”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 ,却最早出现在建安初的汉译佛经中 ,并在晋、唐之际的佛经中多次被使用 ,指印度的歌舞、百戏、戏剧演出场所 ;隋唐时期汉族文人的著述中多用以指与佛教有关的场所 ,宋代始用以指优戏演出场所 ,完成了它“出口转内销”的过程。汉译佛经中保存了一些梵剧史料 ,对于研究早期梵剧及其与中国戏剧的关系 ,弥足珍贵。梵剧中的“引线匠”与南宋杂剧中的“引戏”、安徽贵池傩戏中的“报台先生”酷似 ,说明梵剧对南戏进程已构成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维摩诘经》是印度早期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从后汉至初唐,前后有7个译者翻译,存留至今的只有支谦、罗什、玄奘的译本,而3人正是3个时期的典型代表。通过同经异译的对比,可以从语言上找到鸠摩罗什版本流传的原因,并进一步阐释同经异译的《维摩诘经》对汉语词汇史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20.
萧红的<后花园>揭示了主人公磨倌冯二成子"由人到驴,由驴到人,再由人到驴"的人性轮回.冯二成子从人性偶然复苏到全面觉醒到奋起抗争,最终失败,有人指责为悲观主义,其实,这是严峻的乐观主义,冯二成子的经历启迪人们只有主动抗争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生命不息就要抗争不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