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世纪阿拉伯逻辑是在翻译和解读亚里士多德逻辑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继承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基础上又有了不少的发展。阿拉伯逻辑学家把逻辑当作一种工具性学科,充分强调了逻辑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重要性;他们普遍认为逻辑由关于概念、定义部分和判断、推理和证明部分两部分组成;另外在模态逻辑和归纳、类比以及逻辑的形式化等方面也有很多贡献。故认为中世纪阿拉伯的逻辑理论在逻辑史上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 相似文献
2.
蔡建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0
大约从公元6世纪开始,古典文化渐渐走向没落,整个欧洲进入一片黑暗的时代,在这欧洲文化干涸时代,勤劳智慧的阿拉伯人却继承了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成为科学火种的保存者和传递者,阿拉伯人民在科学技术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举世公认的影响,尤其是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更给跟后人留...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述了阿拉伯史学的发展概况,并重点评析了中世纪阿拉伯史学的四个特点,即其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著述繁多,体例各异;历史地理学的兴起弥补了正统史学的不足;历史哲学的创立使阿拉伯史学研究登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4.
5.
突现论是事物形成发展的一种普遍模式,达尔文的解释范式是其思维范式的基础,生物突变论是其产生的现实根源。突现论的心身理论一方面坚持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的同一性,属于同一的物质世界;男一方面又强调前者对后者的依赖性,有不同于后者的特殊本质。这一理论比较清楚地揭示了意识活动的本质,但有欠缺,只有从系统论、唯物史观以及发生学的角度才能更好地阐明意识活动的本质;这一理论提出了意识的反作用问题,但未能对之作真正的解决。为此,本文从功能对结构发生反作用的机制的角度来探讨意识的反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洪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7(4):92-100
中国汉字从创造到演变都没有脱离"象"之"意",在汉字的演化史中,形成了稳定而鲜明的观物取象、以象生意的思维方式.以文字为基础的文艺创作也不断被这种思维方式所作用,特别是文艺创作"心物"论.文艺创作"心物"论注重心对物之感、意随象而生,这与文字创造的观物取象、以象生意的思维方式一脉相承.同时,心物相感之象在继承汉字创造之象时,又进行了艺术化的创造和发展,虽保持着形象性、具体性,但它不力求反映具体事物的原貌,而是在情感化和审美化方面进行了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7.
许宁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0-83
马一浮作为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对传统心性学说的会通与圆融,力图消解内在的理论紧张;通过对心物的疏释和心外无物、与物同体的诠解,为其六艺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传统心性思想的现代转化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理念与光照--论柏拉图理念论对中世纪哲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溥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3-28
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在柏拉图思想体系中,它也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产生最大影响的理论.它所表现出来的先验性则在中世纪发展为光照论,从而成为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它和托马斯-亚里斯多德主义的分歧最终导致的是对上帝(神学)的两种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9.
马临真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4-67
逻辑经验主义的哲学宗旨使它遭遇到心物问题。石里克、卡尔纳普、费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心物问题的拒斥有两大失误 ,其一是忽视了此问题的历史价值 ,其二是忽视了此问题背后的问题。三位哲学家为将心理语言还原为物理语言而提出的指称同一理论至少存在本文指出的四个缺陷 ,因此是不能成立的。心理体验的独特性决定了不可能将心理语言还原为物理语言 ,因而不可能在物理语言的基础上实现科学语言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黄少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认为,塞尔的心身观,对于科学地解决心身关系这一哲学史上的老大难问题,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提出,要真正解决心身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为基础,联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哲学综合地研究心身关系。 相似文献
11.
陈日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英国地方主义是地方自治制度的体现,核心概念是郡社会,核心问题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在13-17世纪,随着乡绅的形成,借助于地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以及地缘和血缘之间的关系,乡绅组成一股独立于国王的力量,自主地执行中央政策,并实现地方利益的诉求.由此,郡成为一个独立的社区.学术界历经40多年对地方主义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学特别是中世纪史的研究,其中的"乡绅社会""郡社会"等概念也丰富了史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叶当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76-181
按照诗人所选物象与离别的关系来看,中古送别诗的离别意象主要有三种类型:空间隔离型、送别地名型、飞翔运动型。空间隔离型意象主要以两地遥不可及的物象或地名来表达诗人主观情意,经常运用的意象有歧路及两两相对的背反组合意象等;送别地点是送别诗一个重要的写作要素,像浦、亭、灞陵等泛指性地名在中古送别诗中已成为成熟的离别意象;飞翔运动式意象指飞鸟与那些能够自由运动的意象,如鸿鹄、别鹤、双飞翼、幻梦、浮萍等所表达的离别意味比较浓郁。 相似文献
13.
赵德芹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中世纪西欧贵族财产实行长子继承制,并非只是满足了封君的利益需要。事实上,长子继承制的确立,不仅维护了封君的利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封臣及其诸子也同样有利,不应单方面强调某一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金明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23(2):1-6
唐代广州与阿拉伯的海上交通达到空前繁荣,阿拉伯商人大量来到广州贸易,这与唐朝政府奉行开明的对外开放,尊重阿拉伯人的宗教习俗,给予外商贸易上的优惠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溥林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53-58
光照论是中世纪哲学基于基督教信仰之下的一种独特的知识论,是柏拉图的理念论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在认识领域的逻辑延伸,其主要目的是论证人的知识的可靠性和确定性。它着眼于强调人的精神的主动性,是近代唯理论和先验论哲学的先驱。光照论所揭示的柏拉图-奥古斯丁主义和亚里士多德-托马斯主义在知识论上的不同立场,最终导致的是对上帝(神学)的两种不同态度,即我们的知识是参与到世界和上帝的知识之中,还是必须与此相反,通过从外面去研究世界而认识上帝。 相似文献
16.
张唯嘉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2):1-4
罗伯-格里耶从未提出过以物为本的理论,也从未创作过以物为本的小说。"物本主义"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之所以发生和流传,源于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和弥漫于20世纪的文化广告意识。同时,罗伯-格里耶早期的写物理论也存在着把文学的客观真实性推到极端的误区。对于自己的失误,罗伯-格里耶早已察觉并作了修正。值得我们重视和肯定的不是他曾经有过并且已经修正了的失误,而是他从失误中采撷的成功之果。 相似文献
17.
沙特阿拉伯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起步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沙特独特的宗教、社会历史条件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表现出独特的特征 ,由于实施了较为符合其国情的民主化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沙特的政治面貌 ,尽管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民主化进程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但只要沙特国家在积极融入全球政治民主化大潮的同时 ,认真协调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发扬伊斯兰传统中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合理因素 ,其政治民主化进程一定能继续发展 ,并推动整个中东地区政治民主化的健康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雄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2)
黑格尔身体美学观的判断标准是,能显现出理念和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是美的身体,愈是充分地体现了精神自由的身体,就愈美.因此,身体的美,也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种充满精神自由的身体美,具体显现为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身体,充满生命活力而又动态自由的身体,优美可爱的身体.黑格尔视精神性为身体美的根本特征的身体美学观,对我们今天的身体美学更多地关注肉体情欲的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省思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平乔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61-67
研究了西川诗歌的创作风格,指出其诗崇尚典雅,有着“透明、纯粹和高贵的质地”,庄重而纯净的美;其诗圆融、睿智、节制、理性,体现出追求优雅、沉思、矜持的学院派倾向。他将重建古典精神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觉使命,对传统和古典的寻找和挖掘,从来也没有中断过。其诗阐扬基本文化价值,指引灵魂对鄙俗现实的超升,着意于以灵魂倾诉的形式,表达对神性光辉、绝对精神的仰望和对终极灵魂本质的回归,散发着古典知识分子的贵族气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