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认为,三十年代文学论争受制于特殊的政治文化语境,政治化思维在论争中起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的作用。论文通过分析三十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中各方的政治态度、政治情绪特别是成为某种惯性的政治化思维,以及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到底以什么方式最终支配着文学论争各方的行为和导致了论争的过程与结果,不仅突现了三十年代文学论争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征,而且多少找到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一生非常热情关注革命文艺事业。他的文艺思想哺育了我国几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照亮了我国革命文艺的前进航桓,指导了我国数十年来的革命文艺运动。文艺的民族化问题,在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我国文艺界对民  相似文献   

3.
小农命运论争阶段回顾及派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回顾了小农理论中关于小农命运的论争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小农理论与小农稳固论的经典论争、小农理论论争的迷途阶段及各小农学派的综合时期.通过分析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小农理论仍具有高度的正确性,在经典论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中,第一阶段是经典理论高产的时期,为后两阶段的理论与论争准备了丰富的理论宝藏,在走过一段弯路之后,小农理论正处于整理与探索的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下村治(1910—1989),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其治学风格迥然异于一般学院派经济学家:一是严谨的实证精神,重视经济理论的实践意义;二是强烈的政策意识,每临重大的现实经济问题无畏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下村治战后的学术生涯中始终贯穿着激烈的论争,而论争中他的思想每每给予政策当局和学术界以巨大影响。自50年代至70年代,以下村治为一方的著名论争有“库存论争”、“高速增长论争”、“通货膨胀论争”、“零增长论争”等。其中以50年代末期的“高速增长论争”的影响最为深远,在  相似文献   

5.
关于远离的“过去”──“史学家论争”后的德国〔日〕佐藤健生曲翰章译序说1986年到1987年,在前西德以报刊杂志为舞台,就纳粹主义(民族社会主义)的过去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场论争被称为“史学家论争”。这是一场不只限于史学家或学术性质而且波及整个西德社...  相似文献   

6.
<正> 由郑师渠、史革新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的反思》一书,是近年来文化史研究领域出现的一个可喜的新成果. 中西文化论争,是近代文化史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热"中的热门话题之一,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关于近代的中西文化论争,过去也有过不少探讨,但一般都比较具体,缺乏整体和宏观的把握.《反思》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史上各个时期的有关论争,清晰地勾画出了此一论争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脉络,总结了其历史特点、思想意义和时代价值,从而将这一课题的研究推向了新阶段. 著者在宏观把握这一论争发展线索的过程中,有三点尤具识力.一是在新文化运动阶段,强调和凸现了《新青年》和《东方杂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50、60年代至今,中国发生了三次美学论争,其中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是第三次美学论争.这次美学论争不同于前两次论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聚焦于美学本体论问题,即如何证明美的本质的问题.同时,这次论争也提出了美学研究方法论问题,即如何发现美的本质的问题.所谓美学方法论,就是发现美的本质的途径;所谓美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文化论争的继续:实践理性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论争的继续:实践理性与文化肖俊明现代人类学,自其问世以来,似乎从未有过片刻的宁静,始终在沸沸扬扬的论争中不断地演进发展。论争的焦点自然是“文化”这一难题。大凡著名的人类学家或文化理论家,无论其研究领域是广泛还是偏窄,终归要为阐发其文化观而卷入文化...  相似文献   

9.
张勇 《阅江学刊》2010,(3):142-147
中国新诗史上关于汪静之的诗集《蕙的风》的论争是一场偏离旨归的新旧文学的交锋。最初新文学阵营内部对《蕙的风》的诗体、内容、感情基调等方面褒贬不一,随后由新文学倡导者鲁迅、周作人等共同针对所谓的“学衡派”嫡系弟子胡梦华展开论辩,论争内容由白话诗歌审美标准延伸到新旧文学观念、文化取向和道德标准。论争过程中出现了因人废言的状况,胡梦华所提到的诗集缺点早在胡适、朱自清等人的序言中已有提及,但由于胡梦华的学术背景,导致论争偏离了文学,演变成新旧文化之争,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新旧文学争斗白热化态势,也展示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偏狭敏感的文学倾向。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南亚研究》2011,(1):123-136
泰戈尔1924年首次访华期间,曾在中国文化界引发一场激烈论争,与论争相伴生的是一系列怪异现象:新文化阵营严重分裂,文化界人士判然两别,对抗争论之激烈,影响波及之广泛世所罕见;反对、抵制派的中坚人物陈独秀、郭沫若、沈雁冰等人又恰是我国最早翻译泰戈尔作品、推介泰戈尔思想、追踪泰戈尔行踪者;舆论阵地营垒分明,欢迎赞誉之词每见于文学类期刊,抵制批判文章多刊载在政治性杂志上;部分文章偏离实事,凭空杜撰,流风所及,贻害深远。对此一事件的后续研究多有舛误,将鲁迅置于旁观立场即为一例。本文将对上述内容进行实证梳理,辨正一些在该课题研究中习焉不察的误解误读。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中央、毛主席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并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锤炼出了一套成熟的革命理论,即延安精神。在过去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中,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系统的思想理论,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社会发展到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是否还需要延安精神?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三十多年来,关于新英雄形象塑造的问题有过多次论争。新时期以来,在我国文学空前蓬勃的发展中,随着人物形象塑造的日益多样化,对新英雄形象的塑造又产生了新的歧见。有的同志认为,文学艺术作品根本不应塑造英雄形象,甚至认为一个国家如果需要英雄,其实是一种“不幸”。近年更有同志宣布“英雄的时代”在我国文学中已经“终结”,文学已从描写英雄转向描写普通人。  相似文献   

13.
一、森鸥外与坪内逍遥的“没理想论争”  《青年》是鸥外于自然主义登峰造极之时发表的代表性反自然主义小说 ,鸥外要以理智的理想主义来反击自然主义提出的“无理想无解决”这一文学主张。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早就文艺创作中有无理想为论题开展热烈论争的 ,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开拓者森鸥外和写实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坪内逍遥。但是在论争过程中 ,逍遥并没有正式提出“无理想”的主张。所谓“没理想”,意即“隐没理想”,将理想“隐没”于作品之中 ,表面不见理想。1 后来渐被逍遥的追随者和批评家们演变成了“无理想无解决”。当我们论述自…  相似文献   

14.
创造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社团之一。关于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创造社同文学研究会、鲁迅之间的论争问题,鲁迅、郭沫若以及其他人的研究著述,向来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因此,讨论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一    在评价前期创造社的文学主张上,分歧主要集中在判断创造社究竟是不是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这一问题上。对此,鲁迅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创造社前年招股本,去年请律师,今年才揭起‘革命文学’的旗子、复活的批评家成仿吾总算离开守护‘艺术之宫’的职掌,要去‘获得大众”,并且给革命文学家‘保障最后的胜利’了。”①“创造…  相似文献   

15.
袁枚与当时西北诗人吴镇的交往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二人诗文往来,关系融洽.但乾隆五十八年(1793),二人在张晋和许珌诗作是否入选《随园诗话》、如何对待生死两个问题上意见不一面发生论争.这场论争影响了二人的融洽关系,还涉及到乾嘉时期诗学多元化格局和乾嘉文人的信仰危机.乾隆六十年(1795),吴承禧代父作祝寿诗祝袁枚八十大寿,二人关系得以缓和.随后,吴镇两次拜访袁枚于随园,二人尽释前嫌.厘清袁枚和吴镇之间的交往事实,特别是辨清二人论争情况,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乾嘉文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崇明 《社会》2014,34(5):41-67
托克维尔在关于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未完成著述中讨论了大革命中自由和平等的张力以及革命的政治动力。在作为大革命第一阶段的1787-1789年的自由革命中,由激进的民主自由观念推动的阶级斗争逐步压倒了贵族自由和精英自由观念。王权的削弱和相关的错误决策加剧了阶级斗争并强化了革命意识形态,民众暴力的介入推动了革命的激进化,导致革命在内部分裂和权力斗争中走向恐怖。大革命后期,法国人既厌倦革命和政治的动荡,又热爱革命带来的平等和利益,继承了革命平等而抛弃了自由的拿破仑得到了法国人的拥戴。同时,托克维尔揭示了革命和拿破仑的个人统治如何继承了旧制度的政治文化遗产,特别是国家主义。  相似文献   

17.
苏报案中吴稚晖告密与否,是章太炎、吴稚晖争论不休的一桩公案。由于吴稚晖后来趋于反动,鲁迅又曾在一篇文章中道及此事,于是,吴氏告密之说几成定论。本文分析了章、吴当年论争的具体内容,列举了苏报案当事人蔡元培、章士钊对此事的看法,查考了苏报案前后章太炎等人活动情况、清廷官员镇压革命的往来电文和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认为章太炎等当时革命活动本属公开进行,亦早为清廷注目,无密可告;章指吴告密纯系诬指。作者认为,研究历史人物,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因一个人主流不好,就连其一定时期的作为也不予承认,乃至把一些不该有的污秽泼到他的脸上。作此文,为个人辨诬之意义小,求历史公正之意义大。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 今天,我们甘肃社会科学界的同志聚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是很有意义的。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新文艺的实践中形成并经过长期历史考验的科学理论,《讲话》集中体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五十年前,这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光辉的文献发表,照亮了我国革命文艺的前进航程,指导了我国数十年来的革命文  相似文献   

19.
英雄的时代需要英雄的语言,革命的现实需要革命的文艺,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需要有新的艺术方法。一九五八年,毛主席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方法,为我国文学艺术如何更好的反映伟大的时代指出了新的努力方向,开辟了新的天地。几年来,我们对这个艺术方法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都作了许多探索,但是不少问题还须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毛主席的诗词是这个新的艺术方法实践的最高典范,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  相似文献   

20.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