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的羁束概念,是指任何人无权对其外延和内涵作出扩大或限制解释的法定概念,具体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实施的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自由概念是指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和目的出发,对未成年人犯罪概念作出的学理概念,包括"一般违法观点","违反道德规范观点"和"犯罪学观点".其中,犯罪学观点将未成年人犯罪理解为最广义的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一切背离社会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2.
犯罪原因论是犯罪学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和基础。它是犯罪学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出现的概念,是有关犯罪产生缘由的整个理论体系。本文为建立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从“犯罪”和“原因”两个方面确立了犯罪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范畴。主要涉及到:违法与犯罪、犯罪的法律概念和社会学概念、个体犯罪与群体犯罪,以及系统结构犯罪原因论和引起犯罪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等。认为违法与犯罪在本源上没有区别;否定犯罪存在着一般概念;群体犯罪范畴是犯罪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纵向剖析方法,从概念的内在维度、理论框架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议题的演化脉络三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了追踪分析.作者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1970年代为分界点,在多个维度实现了重要转折;通过CSR研究者的评判式发展和系统性推进,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也在多种理论的影响下实现了议题代际演化,形成了逐渐递进的“What-Why-How”研究三步曲.文章最后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潜在主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广州地区“两抢”及“两抢”犯罪的特点得出其猖獗的原因,最后总结广州地区打击“两抢”的有效对策:1.争取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警察队伍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两抢”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2.要切实加强社会防范工作,加大对城中村、出租屋等犯罪多发地的管理工作,加强对旧货市场的控制和对黑市场的整治工作;3.科技强警,提高打击控制动态犯罪的措施的科技含量和运用水平;4.突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非法摩托车、机动车;5.体高群众防范意识,对“两抢”犯罪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6.以最高法院出台司法解释为契机,大力宣传严厉打击“两抢”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5.
把犯罪行为视为恶行,是犯罪学历来的基本倾向.先贤们对犯罪作道德评判的依据是他们对法所作的道德评价,犯罪的“恶性”源于法的“善性”.但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犯罪的“恶性”和法的“善性”都只是相对的.如何使犯罪真正地完全地具有恶性,即如何既使被刑法规定为犯罪的行为都真正具有恶性,又使所有按道德标准应被评判为恶的行为都被刑法规定为犯罪,这在社会现实中难以真正做好.其中应把握的关键是道德标准的社会普适性.面对充斥暴力、阴谋和苦难,缺乏和平、正义和幸福的人类世界,犯罪学研究者们有责任依据最根本的“人道”去剖析人类社会的种种个人的、群体的或组织的行为是否具有恶性,为法的趋于完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科 《理论界》2006,(10):87-89
在今日之技术社会中,令人恐怖的“克隆人”概念产生于一种与“造人”有关的技术恐惧的文化背景中,但这种技术恐惧感有人为加重的成分和趋向。我们在分析和部分消解人们对“克隆人”概念恐惧的同时,主张把防范克隆技术风险和创造出一种理性的技术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保持在免于技术恐惧的自由与一定技术恐惧感之间的必要张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有极少数警察利用职务、职权之便进行着各种犯罪,亵渎了国家赋予警察的神圣权力,严重损害了法律秩序,极大影响了警民关系,疏离了人们对社会基本价值的信仰。遏制警察职务犯罪需要从加强教育工作、严密执法程序、强化监督机制和加大惩罚力度等全方位入手。  相似文献   

8.
智慧犯罪及其人格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智慧犯罪已成为危害社会的最严重的犯罪。文章从分析智慧犯罪的概念、综 述智慧犯罪的研究概况出发,深刻分析讨论了智慧犯罪的类型及人格特征,从而为犯罪的预 防和控制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女性犯罪的增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实证调查,从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三个方面探讨女性犯罪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一、白领犯罪概念的提出  著名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教授于1939年在向美国社会学协会的一次会长发言中创造了“白领犯罪”这个新词。他认为白领犯罪是指“一种由具有体面的社会地位和很高的社会身份的人,在其职业活动过程中所实施的犯罪行为”①。在萨瑟兰开始研究白领犯罪以前,犯罪学家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由工人阶级的成员们实施的犯罪上,似乎其他的社会阶层的成员不进行犯罪活动,而且对上层和下层人物的犯罪给予不同的处理和对待。面对这种不平等现象萨瑟兰从分析社会结构的角度出发,认为既然法律本身并非与社会结构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从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犯罪条件分析,家庭因素主要包括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形象不良、家庭结构破损、孩子失去控制等;学校因素主要是学校追求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道德教育等;社会因素主要是“拜金主义”侵蚀,不正之风和不良外来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犯罪源流规律的存在理论,是系统而科学的研究犯罪原因的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说,犯罪学就是研究犯罪原因的科学。国内外各种犯罪学说所建立的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往往是以它的犯罪原因论作为依据的。如犯罪古典学派是以“意志自由论”作依据。犯罪人类学派是以“生来犯罪人论”作依据。犯罪社会学派是以“社会环境论”作依据,等等。笔者提出的犯罪源流学说,乃是以“犯罪源流论”作依据。什么是犯罪源流论呢?简单说来,就是从人类社会的进化论出发,研究犯罪因素的源泉及其流经和发展进程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与黑社会犯罪、有组织犯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范畴和社会现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的 ,并向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状态 ,但差异体现为同“形”不同“质”。其与黑社会犯罪的本质特征都体现为犯罪形态的社会化 ,但差异体现为同“质”不同“量”。 2 0 0 2年 4月 2 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立法解释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 ,体现了其社会化形态的特征。以此 ,我国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打击不应只囿于刑事犯罪领域的惩治 ,而应将其上升为社会层面 ,同时强化国家和地区司法协助 ,从根本上遏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4.
公众安全感及指标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安全感调查进行了15年之后,研究安全感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总结实践经验,完善理论思考是有意义的.本文在研究安全感概念、作用其应有的涵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动态,总结了指标遴选标准、体系框架安排、指标层次性和复杂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特别对近几年某市安全感实证调查研究的问卷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全感问卷结构是实践中的安全感指标体系,是最具有活力的安全感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大学生犯罪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对大学生犯罪因为的研究有助于对该问题的认识与解决.引入"社会腱"视角具体分析大学生的犯罪因为,可以看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存在的某些负面因素对"社会腱"产生影响,主要表现为依恋弱化、认同降低、信念缺失,从而导致"社会腱"的断裂."社会腱"断裂是引发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为.  相似文献   

16.
网络犯罪概念及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犯罪是最近几年随网络迅猛发展、网络犯罪急剧增加而新兴的研究课题。本文意在通过对中外网络犯罪概念及类型比较研究,探讨科学合理的网络犯罪概念的界定和类型的划分。分析了网络犯罪概念和类型演变及其研究方法,对西方主要国家、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网络犯罪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探讨,对网络犯罪的类型从犯罪学、刑法学及网络安全技术上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我国网络犯罪实际提出了一些界定网络犯罪概念及类型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犯罪学和刑法学都称"犯罪"为其研究对象的核心或首要问题,那么二者是否涵义相同,或者说相对于刑法学为新学科的犯罪学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此为10年来纠缠不清的学案。犯罪学语境中的"犯罪"一般是指犯罪现象,整体性、动态性和实证性为犯罪现象的本质属性,且犯罪现象概念的逻辑学属性为实体概念,通过与刑法学的犯罪概念就属性、特征诸方面进行比较,能够较为全面地界定犯罪现象概念。基于犯罪现象概念在犯罪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它属于犯罪学的基石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正确地适用刑法,对警察的不作为犯罪予以刑罚制裁,应当对警察不作为的犯罪刑法理论加以研究。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包括了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义务;警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没有履行的职责或义务,包括擅离职守和未履行职责等。  相似文献   

19.
有关“超规范出罪事由”“期待可能性”理论项下的热点疑难案件挑战了传统犯罪论的实践应变能力。通过“顾雏军案”再审判决,抛开传统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进一步论证犯罪行为“危害不大”而出罪并援引《刑法》总则来规范出罪,为中国特色刑法学发展提供一种理论逻辑指向。基于促进刑事法治发展、完善社会危害性理论范畴之初衷,从本土研究视角,引入“情境因素”概念,揭示当代刑事司法裁判的思维逻辑,建构社会危害性考量评价体系。从“法律工程研究”语境出发建构出罪评判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考察中,“现代意识”、“当代意识”分别成为研究者称衡作品价值的重要尺度。在不同的研究者那里,这两个概念所包涵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现代意识”和“当代意识”问题的提出,是把文学作为历史现象来看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