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志贺直哉强调艺术性,其作品被视为缺少时代性和现实性,但作为同时代里诞生的"古典",却保持着卓越的文学地位.志贺的作品脱离"通俗趣味",其"诗化精神"赢得芥川龙之介的尊崇.本文依据志贺的著名随笔<创作余谈>,选出志贺的一篇精品<赤西蛎太>,对其艺术性内质加以深层探究,并论述<赤西蛎太>问世后,随着文学潮流的变化,被改编成电影和歌舞伎后展示的新貌.  相似文献   

2.
志贺直哉(1883—1971)是日本白桦派的骁将,也是日本"心境小说"的代表作家,1917年5月号《白桦》上,发表了昭示志贺开始进入"调和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小说《在城崎》,《在城崎》通过对小动物的深层观察与神妙感悟,以神来之笔表达了自己清澄豁达的生死观,成为日本文坛最著名的"心境小说"杰作。这种心境小说以高举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大旗的白桦派文学为源头,志贺直哉深掘自我内涵,在作品中使自己的精神生活由冲突走向调和。素有心理洁癖的志贺与父亲和解的四个月前,《在城崎》问世。可以说,这时,志贺已经具备了和解的萌生条件与调和的心态。《在城崎》昭示了志贺精神苦旅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白桦派作家受惠于优越的家庭生活与西方化的教育,养成了合理的、逻辑性的思考方法,主张文学上的人道主义。他们的作品风格和而不同。本文重点通过派内同仁思想及作品的比较,鉴别论述志贺文学之所以是强者文学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志贺是一个自我意识强烈、感情优先的作家。以此为基础的“主我理念”贯穿了志贺的主要作品。因此,其作品富有真诚性。同时,志贺的“主我理念”若不加约束,它会发挥暴威,后果极其危险。志贺的《邦子》等作品即在严肃思考“主我理念”的是非正误。  相似文献   

5.
白桦派枭将志贺直哉(1883-1971)的重要处女作《去网走》,是志贺想象的产物。志贺12周岁时,母亲病殁,他是个缺乏母爱之人。按照志贺的想象,作为志贺分身的主人公“我”,从“女人”那里感受到朴素的母爱,对其身世深感同情。但“我”又无法改变“女人”奔向“黄泉世界”的厄运,心中必然感到寂寥。这种人道意识,恰好代表了白桦派作家以人为本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6.
戏剧作品<晚安,母亲>中杰西的"寻死"是"寻我",是向"我"而死的身份诉求.杰西渴望打破母女"共生"追随父亲,定义独立自主的"我",也幢憬重修母女联系,构建关系中的"我".杰西的自杀实为一个在母女关系语境中积极、主动构建自我的行动,其核心是在关系中实现自主.作品表现了剧作家对女性身份两难困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志贺直哉是日本白桦派主将,《暗夜行路》是其代表作。本文论述《暗夜行路》中悲剧命运给主人公造成的道德灵魂痛苦,审视血统论对人性的摧残,重点探讨作为“知识分子宗教”的禅宗对主人公走出命运“暗夜”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刘立善 《日本研究》2004,11(4):51-56
白桦派骁将志贺直哉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有“小说之神”之誉。郁达夫称赞志贺的文学“文字精练绝伦 ,在日本文坛上所占的地位 ,大可比得中国的鲁迅。”1 他的一些代表作 ,对郭沫若、郁达夫等中国现代作家产生过积极影响。志贺文学的顶峰 ,是他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鉴于志贺的文学特质 ,《暗夜行路》可谓是一部志贺本人精神生活发展变化史。  笔者认为 ,从本质上解剖《暗夜行路》,既是探究志贺文学的奥秘及其心灵生活历史 ,也是索解白桦派文学乃至日本近代文学的人文意蕴和人性感受的关键。一、《暗夜行路》的创作过程  在日本近代文坛…  相似文献   

9.
范阳阳 《唐都学刊》2012,28(6):92-95
鲁迅是现代历史语境中对牺牲意识有着深刻体悟与自觉承担的作家和思想者。他在《呐喊》中所表现的是先觉者为大众自愿牺牲后所遭受的不被理解、甚至被大众所利用、嘲笑的主题,《彷徨》表现的则是先觉者在改革主张受到挫折、打击后退回家庭生活时甘愿为亲人牺牲而最终仍无法得到爱的主题,即为爱而牺牲的主题,而且在《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作品中表现出这一思路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李祝喜 《唐都学刊》2004,20(4):79-81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老庄》通过观照死亡 ,审视生命、历史、宇宙和人类 ,摈弃人类一切非人道现象 ,高倡人文情怀 ,凸现出一定的深度和丰赡意味。  相似文献   

11.
石川啄木的小说<札幌>通过"癫狂"主题来印证日本文明转型期对人的精神产生的影响.啄木认为,神经衰弱与癫狂症是带有时代特色的概念.明治维新令日本人体验了急剧的文明进步,从锁国中觉醒了的、不能适应社会大跨度变革的人,精神过劳,在精神动摇与不安的过程中,染上神经衰弱症,进而导致癫狂者激增.啄木曾认为,惟有神经过敏的天才、诗人、小说家和知识分子,精神才易出问题.后又认识到:心病是产生于战争、文明发达或社会急速进步过程中的精神问题,普通人亦然.啄木的观点在某些方面与高山樗牛、夏目漱石的文明批判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     
老舍 《东西南北》2010,(7):66-66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相似文献   

13.
暮霭中,穿过长长的走廊,空气中飘浮着一股油煎带鱼的味儿,香香的、油油的,其中还掺和着一丝葱花的香.久违了!我深深地嗅了口,好像回到了儿时.  相似文献   

14.
郭自力 《创新》2014,(3):5-9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给不孕患者带来了福音,但也引发了新形式的代理母亲的问题。在国外,以合同形式为约定的代孕案例很多,且呈商业化倾向。尽管这种代理制度被合约条款所约束,但仍面临着诸多伦理和法律问题。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在伦理层面,代孕有可能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她们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在法律层面,涉及代理母亲的身份、代理合同的执行、亲子关系的认定等问题。此外,代理母亲还涉及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祥凤 《学术交流》2006,(11):169-171
英国移民后殖民作家维.苏.奈保尔的《抵达之谜》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名具有世界意识的作家,奈保尔在小说中通过表达对宗主国英国的失望源于对英国的衰败状况的失望这一主题,反映了他对世界和平问题的深深担忧。他认为英国教育的殖民意识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但导致了教育的失败,更加强化了英国的霸权意识,从而导致了英国的衰败,为世界和平带来了阴影。奈保尔对英国的失望正是他的世界意识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5,(2):114-116
在非裔美国文化中,人们关于母亲和母亲身份的看法不同于西方一般白人女权主义者。莫里森赋予母亲身份更多的含义,她将其定义为黑人妇女的权力场。在她看来,黑人母亲在非裔文化中承担着肉体延续、精神哺育、文化传承及伤痛疗救的任务。母亲身份以及传承黑人文化的母爱对于黑人女性来说不仅是反抗压迫、获得解放的重要途径,而且具有愈合伤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唐代隐逸风尚盛行,文人与隐士交游频繁,唐人寻访隐逸乐此不疲,由此滋生出唐诗的寻隐主题。唐诗的寻隐主题是对前代招隐题材的承继。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寻隐诗体现的思想意趣有异,但唐人借寻隐来满足其山水之好、寻求心灵超脱的鹄的则是一贯的,其中不乏名篇佳作。  相似文献   

18.
用供精者的精子进行人工受精的方法在几年前主要应用于没有生育能力的绝望家庭,现在已经被单身妇女们广泛采用。西方人所说的“独立母亲”.即指那些决定独自生育孩子而不要男性参与的妇女。美国卫生部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对供精者精子的需求量增加了10%,精子银行40%左右的客户为“独立母亲”(每年约5万人)。她们事业有成,衣食无忧,和蔼可亲而且绝对健康,只不过根本不想把自己的生活跟男人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白玉 《社科纵横》2003,18(5):52-53
劳伦斯是上世纪英国文坛上著名作家之一。本文从他的创作背景 ,创作倾向入手 ,分析《逾矩的罪人》的创作主题 ,以及其作品与色情文学的区别 ,指出“爱”是他自始至终所追求的目标和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20.
赵稀方 《阅江学刊》2013,(5):120-131
晚清以来的翻译至《新青年》得以转变。《新青年》的翻译,经过了陈独秀、胡适、周氏兄弟三个阶段,奠定了中国现代翻译的格局。《新青年》之后,《新潮》《小说月报》继续了《新青年》的翻译事业,也体现了《新青年》内部的不同走向,大体来说,《新潮》较多承续胡适的思路,茅盾的《小说月报》较多发展周氏兄弟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