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问题与方法:哲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哲学的问题与哲学的方法无法分离.从哲学研究的具体进路看,首先应对理论的思辨和逻辑的分析予以双重关注,二者同时涉及知识与智慧、实质与形式等关系.就哲学研究的根据而言,一方面应注重哲学的历史,另一方面则需要避免远离社会生活.哲学史的意义,与哲学作为理论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相涉;社会生活则关乎哲学研究的现实根据.如何沟通世界的视域和个性品格,是哲学研究面临的另一重要问题.世界的视域或世界的眼光既意味着超越某一种具体的传统,从更广的背景去考察与理解哲学问题,也要求注重并运用哲学衍化的多重资源与多元智慧.哲学的个性品格则涉及哲学的创造性、独特性.合理地处理、协调如上关系,离不开辩证思维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魏建华 《兰州学刊》2007,3(7):17-19
通过分析西方哲学家对具体的智慧形态的理解,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智慧是人的怀疑精神,是人在意识之中的超越、超越途径以及在超越中所获得的成果.智慧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但智慧或具体的智慧的价值总是存在限度.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来获得智慧,比如理性思维、合理使用语言、信仰、直觉等.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当代文学要想建立合理的学科意识和文学史观,就必须时时反思自身对现实的遮蔽性,即思考的先验性与思维模式的二元对立性,前者包括意识形态的先验影响与理论先验对文学独特的遮蔽,后者衍生出一种文学观念惟我独尊的片面思维等.同时,在学科意识建构的操作层面上,还需处理好文学史与思想史的关系、文学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关系、先验性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其与文学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意识形态立场、经典化的具体标准等问题,由此学科研究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为了正确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内在结构,马克思在写作<1857–1858经济学手稿>时确认了以抽象与具体的辩证法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一辩证法的完整结构包括从现实具体到思维抽象和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两个环节,前一环节凸显了马克思的历史观,后一环节则将历史观消化并形成了社会批判观.长期以来对抽象与具体辩证法的探讨因没有澄清前一环节的历史性内涵而导致了对后一环节的曲解,并在经济学、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对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种种误解.  相似文献   

5.
风险社会与发展伦理的辩证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复杂的,是线性逻辑与非线性逻辑、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具体历史辩证统一;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同时,现代性在本质上是一个可以认识的、有规律的客观历史过程。面对复杂现代性的诸多问题,需要强化辩证思维、规律意识,以把握现代性的具体规律为基础,构建合理的发展伦理策略,推进现代性的不断合理化。  相似文献   

6.
汪振城 《学术论坛》2005,(2):129-133
美国艺术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中用视觉思维活动中的意象在知觉与思维之间重建了一座桥梁,弥补了感性与理性、感知与思维、艺术与科学之间的裂缝.视觉思维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对这种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把握和合理应用,无论对当代创造心理学的研究还是对当代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都将是一个深刻的启示,特别是对我国艺术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生培养中存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制约、创造教育观念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过于注重专业知识传授、个人主观能动性欠缺等问题.提出合理利用传统文化,树立创造性教育观,扩大科研参与力度,培养跨学科思维,重视非智力因素等是促进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理性真理观的"合理内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家方 《学术研究》2005,38(6):29-33
在绝对精神统领下的黑格尔的理性真理观,饱含着为马克思实践真理观所继承发展了的"合理内核"真理是具体的,具体真理是对立统一的全体、是对立统一的过程.黑格尔的真理观,固然有它那"无人身的理性"的缺陷,但它实现了由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向辩证法的转折,它的思想内容自己运动的逻辑,仍是哲学研究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9.
思想的变革往往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马克思哲学以人的感性的社会实践为基础,跳出传统本体论哲学对世界本体上追根究底的终极性思考来建构起绝对真理体系的思维方式,以实践的现实性、生成性、自控性思维去观察、理解和认识人,以及建构人与世界的和谐关系.这样的哲学思维不仅可以指导人们在实践中达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理想与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具有永远开放的气度、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是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两位伟大哲学家。两人的哲学体系在本体论、认识论、伦理观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沿着古希腊哲学思维发展的“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看,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分别处于希腊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柏拉图的思维带有明显的分析性、抽象性;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维则带有很大程度的综合性、具体性。也就是说,思维方式的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是形成柏拉图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差异的最根本的原因。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把探寻宇宙万物的本原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而且关于本原(后来演变为本体)问题的研究成为贯穿古希腊哲学始终的主线。因此,从古希腊最早的自然哲学本体观发展到柏拉图的哲学本体观,明显地展示了古希腊人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由综合到分析的演进。  相似文献   

11.
每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有其一定特点,东巴古籍为我们研究纳西族先民的思维特点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把握纳西族先民思维方式的这些特点对我们理解纳西族的思维习惯、理解和继承其文化传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问题 ,分别论述实践实习、技能训练、综合训练等环节的改革思路与探讨 ,提出了加强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是应变能力 ,并指出改革过程中的难点是组织经费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生态政治理论的绿色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政治理论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运动中涌现出来的一股新兴的政治思潮。从政治思维和政治价值观、政治权力和政治结构以及政治决策和政治参与等方面来看,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全面的和普遍的政治关注。为了克服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很有必要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努力汲取其中合理的因素,改变传统的政治思维,树立生态政治价值观,实行基层民主,激励公众广泛的政治参与,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加大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解决力度,努力推进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生态政治化进程。这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人生价值是康德道德哲学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其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康德以实践原理为基础,提出了“理性道德法则至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设立了“意志自律”的人生价值判据;确立了“人互为目的和工具”的人生价值定位,并在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关系中又注入了辩证法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人的目的性与人的工具性完满统一”的人生价值“目的国”。今人以当代视野,重新审视康德关于做人的哲理,对于探索和构建中国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理论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仍具有深刻认识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服务中,服务者的主观目标和动因是个人目的和个人利益,企业所考虑的也是自身的收益和利润。追求个人目的和利润之行为不仅是应当的,而且具有正当价值;允许个人按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行动,允许人们追求自身目的,也不是自私自利。只承认客观结果意义上的利他人或小团体中的利他主义是不够的,市场服务中也存在目的意义上的利他精神。市场系统和一般抽象规则是调节个人服务行为的两类方式,对规则的遵从是调适之核心。  相似文献   

16.
运用叙事方法研究导游成长的影响因素,发现促进导游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不懈的学习与思考的习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企业、游客和同事的认可及适度的压力。制约导游成长的因素主要有:学校培养模式落后,在职培训机制不健全,薪酬体系不合理,导游级别的评定缺乏激励以及不良的舆论影响。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促进导游成长的策略,以期促进导游的迅速、健康成长,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7.
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不断提高党的理论自觉性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科学地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实事求是地总结分析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现状与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 ,揭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矛盾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用发展的观点和世界的眼光考察中国社会发展问题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全面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党的先进性 ,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等等 ,是党总结历史经验的基本线索、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基本要求、基本立场和基本追求。中国共产党科学总结历史经验的历程给人以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高职学生中营造学习空气的企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空气浓不浓是一个学校学风好不好的重要表现 ,关系到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高职学生生源层次复杂 ,存在着学习不用心、不刻苦、不扎实的问题 ,需要构建合理的目标、树立正确的成就动机、实施创造性学习方略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空气。  相似文献   

19.
休谟问题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省林 《文史哲》2004,3(5):134-141
自从休谟提出休谟问题以来,如何理解和解决休谟问题向哲学家们提出了挑战。休谟问题在休谟那里表现为因果问题,即因果联系的必然性问题。休谟的因果问题直接引发了康德的哲学思考,被改造、转换为康德问题。在康德看来,包括因果范畴在内的先天形式作用于经验现象,就形成了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于是,休谟问题成了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休谟的因果问题包含着引申出归纳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现代经验主义者和批判理性主义者把休谟对因果联系必然性的质疑转换成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的质疑。正确解决休谟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是:正确地理解休谟问题;运用辩证思维;坚持实践观点。  相似文献   

20.
古代意象性思维方式在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性思维是一种主观情愿与外在物象相融合的思维方法,在创造中国古代表意文字的过程中,意象性思维方式也以其观象比类的认知途径,规范着中国古代文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引导着中国人在造字过程中的审美观念与方法。重新品味其在中国文字造字过程中的规范作用,体察其背后的逻辑方法论原则、审美观念、技术方法、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就可以从逻辑与文化的角度,不断增强对传统思维方法论意义、文化认同意义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