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中,根据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明确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我们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别是深化企业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同时,江泽民总书记对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又作了进一步的精辟论述,对公有制的含义、地位及实现形式等有关问题都给予了科学的界定和回答。这既坚持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突破了一些传统的观念,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上的飞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推动经济体制转变的思想基础。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学说,他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在失去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身劳动力的支配权,从这两个层面上认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社会主义国家相较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时间较晚,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经济发展程度低于西方发达国家。造成社会主义国家出现贫困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将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多党制作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政治结构所决定的。在我国,由于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经济上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政治上实现了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和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因此,不存在多党轮流执政的基础。历史和现实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一,多党制不符合中国传统政治心理。社会意识形态对上层建筑有极大的影响。在考察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政治制度时,包含于社会意识形态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就成为不可轻视的内容。多党制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是维护资产阶级阶级私利的手段,其心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虽然马克思本人没有对无产阶级政党、政权中廉洁问题进行专门著述,但在马克思相关原著对无产阶级政党性质、人民政权建设及其相关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马克思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与当时资本主义国家腐败产生的根源,认为腐败现象并不是人类社会自形成起就有的,而是随着私有制产生以及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所有制问题的精辟论述,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有现实指导意义。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不仅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单一公有制结构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传统的两种公有制(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结构模式的重大突破。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未来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充分发展基础上的。他们认为,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社会占有。这种…  相似文献   

7.
<正>"摸着石头过河"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但是摸什么样的石头,过河要过到哪里去,彼岸在什么地方,却应该弄清楚,这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弄清楚摸什么石头的问题,还得看看共产主义的"老祖宗"马克思是怎么说的。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共产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一个集体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第二阶段,也就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随着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的提  相似文献   

8.
小资料     
1、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集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组成部分。3、私营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经济类型。4、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意义十分重大的实践问题。由于长期忽视并缺乏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运动历尽曲折,留下了极为深刻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在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经过艰辛而不懈的探索,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五大进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创立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理论,从而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一、在公有制实现形式认识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曾…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人们对北欧国家的兴趣越来越大.确实,在国际社会大家庭中,北欧是一个鱼和熊掌兼得的特殊地区.它们有着资本主义的发达经济,却又没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常见的严重贫富分化;它们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基础.但又有远远高于欧洲其他国家的公共福利;它们政治上是议会民主制.但"劳动人民"又能掌握国家政权.国际上把这种社会模式称为"北欧模式".笔者在北欧学习考察四个星期,亲身感受了这种制度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企业一般不会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对此马克思曾从内含与外延两个方面分析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也就是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利用的数量来扩大生产的规模;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的规模。马克思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曾预言社会主义将首先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西欧英、法、德等国取得胜利,可是到了20世纪,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社会主义却首先在东欧、东亚等不发达国家取得了胜利。那么,当代社会主义首先在不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能否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大量事实对此作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解读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市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存的理论体系;然后结合市场机制存在的弊端引出市场社会主义需要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最后指出道德在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政治经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对公有制的错误认识由于我们一直把使用国有资产的具体企业当做改革的对象,没有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资产的管理运营体制上,所以在实际的改革进程中,总是以牺牲国有资产为代价,总是被“私有化”的大棒打得左躲右闪。实际上,无论是探索改革的人们,还是指责改革的人们,思想上都存在一个对公有制错误理解的“扣”。第一,必须明确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能确保企业的公有制,单纯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企业的所有制是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决定的,并不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只有劳动者等量占用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5.
《领导科学》2005,(14):1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勾画了美好社会的蓝图,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正确途径。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的基础之上的,而我们党则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春南巡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下引此书,只注员数)这一理论的提出,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在理论上的工作,主要是探求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由于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同社会比大生产的矛盾,必然会被另一种崭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从这个发展趋势出发,他们对未来社会在经济方面进行了某种预测式的“概述”和描绘。对于领导建立了世界_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社会…  相似文献   

17.
政治     
《领导文萃》2010,(6):7-7
首先是最熟知的一个话题,即中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变成了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中国自己还是宣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但另一方面,中国却是以资本主义的原则在开展国内经济活动和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8.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最近指出:在所有制问题上,我们一开始就进入了误区。马克思从来没有讲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因为公有制不单单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就有公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说法就是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阐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认识的深化和具体化。它破除了以往人们对社会主义公有制认识的固定观念,又一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标志着我党在公有制理论认识上的一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对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经济特征是“社会占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摆脱了长期以来在所有制认识上的种种思想束缚,冲破了重重障碍,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所有制改革认识上的一系列重大突破。第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定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对长期以来形成的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等同的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突破。改革开放之初,我党就针对单一公有制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端,提出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同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1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