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当前,县级机构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人员分流工作即将启动。分流人员的安置是机构改革的难点,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而备受社会的关注。做好这项工作,既要积极主动,又要慎重稳妥;既要掌握政策,又……  相似文献   

2.
免除农业税后,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超编、运转困难等问题凸显。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乡镇机构改革开始运行。目前,很多地方都采取了撤并乡镇、减少领导班子数量、分流财政供养人员、清退临时工等做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否可以说,乡镇机构改革已经完成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乡镇机构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那么,下一步乡镇机构改革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3.
乡镇干部分流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一项关键性措施.乡镇干部分流的成功与否也直接关系到第二轮农税改革能否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人员分流工作历来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这项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影响和制约机关人员分流工作的因素很多,从以往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工作的实践来看,一般包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政职能的现状,在职干部的年龄结构、知识结……  相似文献   

5.
意外     
谷永建 《领导科学》2020,(3):123-123
单位是事业机构,股级建制,12个编制,现已超编4人。前些天人事部门召开机构改革会议,主要精神是今后财政不再供养超编人员,这就意味着下岗。提到下岗,单位人人都有危机感。超编人员哪个下哪个留,得由领导先提出。小安、小宋虽然技术一般,但逢年过节他俩总会想到自己,特别是单位有什么动静或有什么人说了领导的坏话,他俩都会及时一字不漏地向领导汇报。  相似文献   

6.
罗玉亮 《领导科学》2001,(12):15-16
当前,改革已经到了克难攻坚的阶段,县级机构改革迫在眉睫.能不能搞好这一改革,关系到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关系到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县级机构改革就像开弓的箭一样,一旦发出,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要确保改革的成功,当前,必须切实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意外     
正单位是事业机构,股级建制,12个编制,现已超编4人。前些天人事部门召开机构改革会议,主要精神是今后财政不再供养超编人员,这就意味着下岗。提到下岗,单位人人都有危机感。超编人员哪个下哪个留,得由领导先提出。小安、小宋虽然技术一般,但逢年过节他俩总会想到自己,特别是单位有什么动静或有什么人说了领导的坏话,他俩都会及时一字不漏地向领导汇报。领导想,这年头当官没几个铁杆心腹是很难的,这俩人得留下。  相似文献   

8.
早就担心的“下岗问题”,终于成为现实。不久前,局领导郑重地告诉我.根据上级改革方案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决定把我列入分流对象,即实行离岗退养。听到这一消息,我的内心正如一只打翻了的五昧瓶。应该说,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在政府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再到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要用三年时间将机关干部分流一半,我就预料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对庞大的政府机构实行一次全面改革,对于开始步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来说,可谓势在必行。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实,已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的运转及其工作效率。几十年来,我国尽管进行多次机构改革,其结果都不理想。往往是缩减了一次,紧接着的是机构编制反弹和人员再增多,从而导致了新的膨胀。究其因,是改革面临种种的阻力而带来的不彻底性。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下了最大决心全面实行精简机构,其涉及面之广,分流人员之多,都是以往所不可比拟的。毫无疑问,这次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黄军 《领导广角》2001,(10):46-46
在当前的地(市)县乡机构改革中,人员分流是一项复杂且难度很大的工作。它既涉及到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干部的前途命运,又与工作、事业息息相关;既是政府人事部门的职责,又是机构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必须做到“六戒”。  相似文献   

10.
11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行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和保护广大职工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积极性。分流安置国有企业富余人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到改革的顺利进行。中  相似文献   

1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在我国朝着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目标迈进的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作风发扬得如何,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能否取得辉煌成就这样一个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仲斌 《领导文萃》2007,(12):34-36
问题之一:对新形势下乡镇机构改革认识不足、定位不准。 少数地方领导认为乡镇撤并就是简单地搞机构的撤撤并并、编制的增增减减和人员的进进出出,没有在转变政府职能、转换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上下真工夫。一些地方未经批准,自行将上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的领导职数作了调整。有的擅自调剂乡镇行政编制到县级以上机关使用。有的在安置分流人员时纸上谈“兵”,做文字游戏。  相似文献   

13.
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顺利推行机构改革,改变了过去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状况,使机关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县乡机构改革中的人员分流问题,可谓是各级机构改革中难度最大的.  相似文献   

14.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载体,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能否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能否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否推动农村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载体,其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能否有效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能否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否推动农村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孔祥敬 《决策探索》2001,(11):42-43
当前,在市县乡机构改革中普遍遇到了职能转变难、机构精简难、人员分流难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难点问题,必须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改革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仲琨 《领导科学》2002,(2):22-23
连云港市在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中,抓住落实"三定"方案和人员分流这一契机,在市级机关全面推行中层领导职位全员竞争上岗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贵峰 《决策探索》2009,(19):14-14
今年,武汉市启动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目标是:把武汉建设成为全国“行政效率最高、行政透明度最高、行政收费最少”的城市之一。经过本轮改革,市政府直属的行政机构由56个减为46个。今起3年内,全市将消化4000多名党政机关超编人员。(《长江日报》9月7日)  相似文献   

19.
县是我国行政区划的关键环节,从全国来看,它普遍存在政府机构庞大、政府行政效率不高等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县级政府进行了多次改革,但始终跳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官本位思想的严重影响以及政府法制缺失等因素造成的。针对县级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县级政府应不断加强对在职政府官员的思想素质建设以及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体制的改革,以求实现我国县级政府机构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促进县级政府机构运行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伍理松 《领导科学》2001,(12):11-12
县级机关干部分流是县乡两级机构改革的难点,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各地在干部分流的途径和政策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不少实际问题.一是分流的渠道还不很畅通,途径单一;二是有的地方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引导,机械地定分流指标、抠分流比例等;三是少数干部的心理状态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分流的要求;四是在结合实际和改善干部队伍状况上做得不够;五是分流政策和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因此,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研究和探索县乡干部分流的途径和政策,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符合实际的干部分流制度,对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和九届人大有关会议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