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日前在郑州强调,国企三年改革脱困目标实现以后,一定要解 决好企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的问题,关键是要抓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个核心。 李荣融说,有的企业提出要建“百年企业”,这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关键还要靠 制度。比如技术改造,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机制,改造后也许两年情形不错,但三年可能就会 出现问题。 李荣融强调,调整重组过程中也要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放在重要位置。“十五”期间 ,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是政府部门,而应该是企业。他说,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集团,归根 结底要把技术创新能力搞…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巩固和发展改革脱困成果,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钢材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钢铁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武钢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力争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深化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正> 2000年是“九五”计划和实现三年脱困任务的决战年。全省的经济工作必须以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和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对内对外开放,努力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新世纪四川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的亏损问题举国瞩目。党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困境。国有企业多年来扭亏增盈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攻关,对于国有企业亏损问题已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造成国有企业亏损的原因既有政策性和历史性的客观因素,也有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主观因素,实现企业扭亏增盈要树立信心,一靠实现全体员工包括经营者的精神扭亏;二靠积极实现企业的“转机建制”。树立企业扭亏增盈的信心,恒下一条心,抓紧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这一切的动力来源于经营者对“十五大”精神的深刻理解,“十五大”为国有企业扭亏…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完成“九五”计划的冲刺年,也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决战年。  相似文献   

7.
一天津市轧三制钢有限公司实行的比质比价采购管理是在1996年底制订三年改革脱困规模时提出来的。当时的出发点是:规范企业采购行为,降低采购成本,为改革脱困增效益。这对于一个刚刚实行公司制改造,计划经济痕迹很深的国有企业来说,确实在观念上是一个撞击。尽管搞“比质比价采购管理”的想法提得比较早,但真正实行起来是在1998年6月。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影响,企业内部在采购体制上也形成了“多头采购、分块花钱”的模式。沿用了多年的管理体制,现在要改过来,不经过一段痛苦的“孕育”,是不会…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三年,是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三年,是企业广大干部职工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三年。三年目标的基本实现,充分说明中央作出国有企业三年改革与脱困的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采取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是必要的、有效的,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贯彻中央决策是坚决的、有力的。  相似文献   

9.
<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最近在上海调查研究时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要把亏损严重的纺织行业作为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的突破口。朱镕基说,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国企三年脱困的关键一年,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纺织企业在短期内真正走出困境,第九届人大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搞好国有企业,还必须十分重视企业内部的改革和管理"。只有认真分析纺织目前现状,找准造成困境的主要症结,从企业内部自身入手,坚持以财务预算管理为中心,实现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突破,抓好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才能实现纺织企业脱困目标。一、目前纺织行业红杜进入九十年代,经历了辉煌和飞跃发展的纺织行业,以棉纺生产能力为代表的增长结果,使总量生产能力由相对短缺变为绝对过剩。据统计,19…  相似文献   

11.
简略的回顾   纵观20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80年代初至十四大之前,我们曾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改革尝试。这是历史性的起步。然而,这些改革基本上不去触动传统的企业体制,因此,可称作“体内改革”阶段。第二阶段始于十四大。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而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中国国企改革由“体内改革”向制度创新阶段过渡的重要标志,开始向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工厂制挑战。然而,实践表明,对所有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股为主体的公司制改造,既不可能也无必要,“改制”多半换汤不换药,流于形式。于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出现了“真空”一方面传统的工厂制“企业”体系瓦解了,另一方面又无真正的企业和企业体系取代它。而要建立以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企业体系,又缺乏(多元)投资主体,更无理论和政策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困境。第三阶段从十五大开始。十五大确认了非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强调了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必要性,提出了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国有企业组织实行战略性调整的构想—“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进而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以“决定”的形式就此作出了全面的规划,为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2.
过重的负债和长期亏损一直困扰着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使负债率下降到合理水平。本文仅通过对部分国有企业过高负债的分析,谈几点企业如何脱困的建议。一、企业负债的状况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资产作为其经营活动的基础,取得和持有这些资产所需的资本来源,不是来自国家投资就是来自负债。而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常采用的经营方式。企业通过借入资金,不仅能够扩大资本来源,同时也可以适当转嫁通…  相似文献   

13.
<正>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中央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一是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二是实行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三是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四是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五是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实施再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末国有大中型企业胜利完成了三年脱困的任务。在这三年中,国有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经营机制,获得了新的发展。不过在脱困后的高兴之余,我们还应该看到,国有企业虽然已经暂时摆脱了危机,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亟待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继续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为了规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公司内部设置的一些享有决策、经营和监督等各种专门权利的机构,其本质是各类出资主体向自然人委托经营管理权、出资者代表内部化的制度,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15.
十五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现代企业制度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的有效途径,从而在体制意义上对现代企业制度给予新的认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根本性的改革,是改革攻坚阶段关键所在。正像“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样,把国有企业改革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联系起来同样也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在这一全新探索过程中,理论上和实践上存在不同的认识是必然的,也是十分正常的。问题是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些不同认识和不同实践,特别是当改革进入攻坚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搞好国有企业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热点。然而,国有企业要获得健康而长远的发展,必须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竞争中进行系统创新,才能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新路。一、制度创新──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从经济学角度讲,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指企业产权结构的调整和产权关系的变化。传统的国有企业往往是单一的产权主体,模糊的产权关系,条块分割的产权占有方式,行政干预的产权运行机制,其表现形式就是“工厂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要把国有企业由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工厂制”改变为…  相似文献   

17.
<正> 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在全国经贸工作会议上说,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基本实现,为国民经济发展出现重要转机做出了积极贡献。2001年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推进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成果,实现新世纪经贸工作良好开局。 盛华仁说,2000年工业生产与流通稳步发展,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国有及国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机,速度和效益双双回升,但是,结构调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国有企业的深层次改革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十五”期间,以发展为主题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未来导向。作为大型国有冶金企业,天津天铁冶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铁)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认真对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找差距,树立围绕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新观念,不断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紧迫感,进而重新明确了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到“十五”末期,集团资产总额从2000年的63.8亿元达…  相似文献   

19.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经过各方面3年来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实现。但是,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国有企业总体盈利能力仍然不强,脱困基础还不牢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换;管理落后、纪律松弛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生产技术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2000年四川省经济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国经济工作会和省经济工作会的统一部署,同心同德,奋力拼搏,扎实工作,集中力量打好国有企业改革和扭亏脱困的攻坚战,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大力推进四川工业经济向良性循环的目标发展,以新的成绩、新的面貌迈入21世纪。 200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