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全面搜罗《中国藏黑水域汉文文献》中西夏姓氏的基础上,对其中元代黑水城地区的西夏姓氏进行了梳理,考证出嵬名、也火、小李、吾即、吾七、罗即、普珠、叶玉、兀南、兀那等蕃姓在西夏时期的西夏文、汉文写法,追溯了梁、李、苏、贺、杨等汉姓在西夏时期的使用情况,并对西夏姓氏在蒙元时期发生的变化作了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2.
西夏题记文书是西夏文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真实准确地反映西夏社会各种宗教活动的面貌,是研究西夏文书档案的珍贵资料。本文根据已经公布的材料,通过两个部分对西夏题记文书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是西夏题记文书的概况,西夏题记文书根据其所反映内容的不同,分为功德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三种,并举例说明。第二部分是题记文书内容的总结,分为八个方面:文书撰拟的平阙制度,选择修造佛塔寺庙等的时间,西夏纪年,西夏国名,西夏国建置,西夏地名、职官和军名,西夏人的敬佛活动以及题记文书写作的相关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19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学者对“西夏”似乎毫无所知。此后,居住在北京的西方学者,在考察居庸关云台六体刻经时,发现了他们并不认识的西夏文字。他们通过时“西夏碑”的研究,知道居庸关刻石不识之字为西夏文字,发表了不少文章,对早期西夏学研究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些错误和误解。本文对西方学者是何人、何时最先研究西夏的,西夏文字是什么时候、什么人“考定”的,所谓有人从12枚西夏钱中得识40个西夏字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西方最早研究西夏的学者是英人伟烈,最早“考定”西夏文字的是我国学者张澍,所谓用12枚西夏钱币认出40个西夏字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4.
俄藏西夏文献《西夏官阶封号表》残卷反映了西夏某个时期的官制状况,它对于我们了解西夏国的政治制度、职官制度以及帝后、师位、文武、僧俗、巫卜等七品以上各级官号的性质、种类和划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我们厘清汉文文献中记载的某些西夏官号的真正含义,为学界点校古籍、解决西夏官制的聚讼纷纭都能提供有力的原始证据。本文拟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着忠实原文、博采众长、拾遗补缺、求同存异的原则,对该文献作出新的译释,以期抛砖引玉,为学界更深入地理解西夏文献作一次尝试,希望研究西夏的学者重视和充分利用起西夏的原始材料。  相似文献   

5.
西夏人的民族异化,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一个学术问题。笔者曾借助于濮阳市郊区柳屯乡杨十八郎村的唐兀公碑及部分文献资料,就河南西夏遗民的由来与汉化诸问题略陈管见(《略谈河南省的西夏遗民》,文见《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2期)。罕见而又完整的唐兀公碑与杨氏家族族谱和藏书,是研究西夏遗民极其珍贵的材料。有鉴于此,今特将《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全文迻录于下,并略加笺注,以飨同好。朝列大夫前国子司业魏郡潘迪撰并书石篆额①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在我国黑水城遗址(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出土了大批西夏文文献和汉文文献。在汉文文献中以佛经为多数。其中有一种刻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经末有一篇西夏天盛十九年的施经发愿文,尾题记有职官名称“太师上公总领军国重事秦晋国王”①,但未记人名。在以前所能见到的西夏文和汉文资料中,也未发现西夏有关于“秦晋国王”这一封爵的记载。那么,这个在西夏中期权位显赫的重要人物究竟是谁呢?据笔者考证,他不是西夏皇室嵬名家族中的人,而是把持朝政近二十年的权臣汉人任得敬。为了说明这一点,还需要对发愿文本身和有关文献进行对照分析。下面首先引录部分发愿文: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于宋代在西北崛起的地方割据政权——西夏国的国名进行探索,认为该国国名的汉文表示是“夏国”或“大夏国”,羌语则是“白夏国”或译为“白高国”、“白上国”.取夏的原因,是为了追求正统和正源,即表明党项人祖源正统,与汉家同为炎黄子孙、夏后氏的苗裔;取白的原因,又说明党项人发祥于西方、来自于雪域高原,始祖以“白”冠名,古有尚白习俗,为了追念先祖,故以“夏”为国名,族内则称“白夏”.  相似文献   

8.
同楼兰古代文明的神秘消失一样,西夏王国也是极短时间之内,从银川平原上倏然而逝.一个立国近两百年的王国,留给后人的是无数的千古难解之谜.西夏古国及其文明被披上了"神秘面纱",西夏研究被叹为"绝学".若不是西夏国的皇帝们在贺兰山麓留下他们的坟墓,我们甚至难以相信银川平原上有个西夏国.  相似文献   

9.
西夏文书立卷制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夏文书立卷制度是西夏文书工作制度中很重要的内容,西夏为了使这项制度能够顺利实施,并能为西夏国保存大量的有保存备查价值的档案史料,就将文书立卷的具体规定写进了西夏律令,从而保证了西夏文书立卷工作走向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本文根据《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等汉文史籍,就西夏文书立卷的类属、平时的文书立卷、年终的文书立卷、文书立卷的管理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兀刺海(斡罗孩)和西夏黑水镇燕军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纂辑西夏(1038—1227年)历史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细致谨慎地对付一些偏僻未识然而在中心事件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地名。下面的札记正是对一个长期令人困惑的历史地名的尝试性解答。1.据《宋史》(卷486第14029页)记载,西夏在李元昊(嵬名曩霄)时期,共设置十二监军司,左右厢各六个。右厢军司中有一个名叫黑水镇燕。西夏监军司的军名通常和所在地的地名有必然联系,故而大多数学者都把这个军司假定在黑水地区,也就是肃州(酒泉)东北额济拉河(弱水)的上游,即闻名的哈拉浩特(额济纳)。《元史·地理志》(北京1976年版,卷60第1451页)与此明显不同地标有另一个西夏监军司,即设于亦集乃的黑山威福军,  相似文献   

11.
近來中国科学院歷史研究所与中央民族学院准备以蒙古史为研究重点。去年十一月,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委员会发起“蒙、中、苏三國历史学者合作編寫三卷本蒙古人民共和国通史的会議”向我們提出兩个任务之一是中國历史学者和蒙古考古学者密切配合以中国史藉的記载,帮助解决蒙古考古学發现的问题。屠寄的“蒙兀兒史记”一書,无疑的是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稽考明初修撰元史,潦草无剪裁,在正史中最为荒穢,清代学者发愤勘治,计有邵远平、钱大昕、汪輝祖、張穆、李文田、洪鈞、魏源、柯劭忞等辈。其间邵远平的“元史类編”僅就原書重編一过,新增资料甚少,钱大昕的“元史考異”于新史正文只成氏族表、經籍志兩篇,汪輝祖的“元史本証”  相似文献   

12.
由李范文主编的大型丛书《西夏研究》1—8辑目前已全部问世,这部丛书编辑出版了当代西夏学研究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代表性的成果,同时整理、翻译了为西夏学作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代表作,包括中国的罗氏父子、王静如、李范文,俄国的聂斯克、克恰诺夫以及日本的西田龙雄,我国台湾学者龚煌城等的作品。《西夏研究》系列丛书为西夏学研究成果的展示提供了平台,为西夏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科研信息,同时为我国历史文化研究宝库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这不仅是百年西夏学研究的一个总结,更为未来的学者进行西夏学研究准备了参考文献,为更好地把西夏学传承下去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3.
西夏人的宗教信仰对其礼制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夏国在原始的自然崇拜影响下,形成了祭天地等礼典。鬼神信仰促进了具有西夏特点的多神祭祀制度和陵墓制度的建立。巫术信仰影响下的收葬礼俗、军礼制度和盟誓仪式具有其民族特色。礼佛祭佛之礼是西夏人对佛教虔诚信仰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西夏译本《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述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持诵圣佛母般若多心经要门》是西夏国师德慧从梵丈翻译的一部“念诵法”,不见于历代著录。本文对这部佛教作品加以标点整理,目的是为西夏佛教史补充一份新资料。  相似文献   

15.
河南濮阳新发现的元末西夏遗民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南濮阳县新发现的西夏遗民文献《述善集》中收有唐兀忠显、唐兀崇喜等于至正元年 (公元 1 34 1年 )七月共同议定的《龙祠乡约》。全约共 1 5款、1 0 72个字 ,是我们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一份由古代少数民族制定的乡规民约 ,弥足珍贵。乡约开篇概述了修约背景及其过程 ,言简意赅 ,除“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四个大的方面外 ,还明确提出立学校、建讲室、请儒师、建夫子庙堂、严禁赌博等多方面的内容 ,完善公允 ,成为当时人们观摩、仿效的对象。乡约以北宋吕大钧的《蓝田吕氏乡约》为蓝本 ,但多有变更 ,更注重于社会实践 ,从中不难看出程朱理学及元代许衡理学思想对西夏后裔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夏仁宗仁孝时期,重视儒学,发展教育,确立了以儒治国、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在这一时期,翻译、刊印了一批儒家经典著作,其中有<论语全解>、<孝经传>等.在夏译本<论语全解>和<孝经传>中,初步发现了9个避讳字,有的避讳年号、尊号,有的避其名讳和皇姓.在皇姓中既避"嵬名",又避"李"娃,这对研究夏国史和思想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西夏文避讳字的出现,增加了文字的品种,丰富了语言文字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7.
西夏时期的《文海宝韵》和《文海杂类》,是模仿《广韵》(1007年)编写出来的。西夏文同样也是模拟汉字的特点创造出来的。西夏建国以后以西夏书面语代替了汉语书面语。西夏书面语是以西夏主要成员的弥(党项)族方言为基础创造出来的,通过汉文典籍和佛典的翻译工作,西夏书面语从仿照汉语模式逐步演变为一种精制的模式,这表现在西夏文《法华经》中出现的弥族方言典型的日常用语的语法现象,如接头词一、二 动词形态,A、B 人称代名词。《同音》代表了西夏书面语的正确写法,但佛典中又常常出现违反这些语法规则的现象。为了正确理解佛典,复原西夏语的正确模式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清人著汉文西夏史籍亡佚者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已亡佚的 5部清人著汉文西夏史籍进行考证 ,钩沉史籍编著者的生平事迹 ,总结编著者的学术特点 ,对史籍内容作合理推知 ,以期让人们对清人汉文西夏史籍有更全面的了解。文中还附论了沈尧的西夏学研究成果。重点考证的 5部史书及其编著者是 :洪亮吉的《西夏国志》、王昙的《西夏书》、秦恩复的《西夏书》、徐松的《西夏地理考》、陈昆的《西夏事略》。清人沈尧的研究成果包括 :《宋神宗用兵西夏论》、《宥州问答》、《与徐星伯中书书》。  相似文献   

19.
“殷”、“商”之名,均由地名而来,分别得自于殷商民族和殷商王朝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国名、朝代名的“商”得名干漳水流域,时在商族建国之前;而“殷”得名于安阳附近的“衣”地,时在盘庚迁都之后。在殷墟甲骨文中,商代国名、都名皆称“商”,不称“殷”,而后世称之为“殷”、“商”或“殷商”。文献中的“殷”名与“商”名纠葛搅扰,不可强分。盖“商”乃当时人的称法,而“殷”及“殷商”互称是用人及后世文献的称法。  相似文献   

20.
鲁克兵 《船山学刊》2011,(4):131-135
本文在承认杜甫对南宗禅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否定了部分学者认为“双峰寺”与“七祖禅”不宜定论的观点。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双峰寺”在潭州、“七祖”是南岳怀让之说,是由于地理误解并由此产生过多联想所致。通过对杜诗的具体分析,重申“双峰寺”在蕲州,“七祖”为普寂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