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城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横贯中国北方,东西相距长达一万余里,因此又称为万里长城。自春秋以来,除了汉民族建立的各王朝修筑长城外,中国其他各民族建立的北魏、北齐、北周、辽国、金国、元朝等也都修过长城。长城是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沿线险要或者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此外,还在沿线设置了烽火台,如果有军情,用以报警。在唐代边塞诗中,“长城”是重要意象,本文将举例分析中晚唐时期边塞诗中长城的美学意境,希望能为诗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3.
说不同语言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接触.七世纪前期,吐蕃与唐朝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逐渐增多,藏汉族接触愈加频繁.作为藏汉民族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藏汉语在吐蕃与唐朝的交往中发生了接触.根据藏汉历史文献,吐蕃时期的藏汉语接触的途径主要有吐蕃与唐朝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人口迁徙和民族杂居等.藏汉接触在唐蕃频繁的交往中使得两种语言得以有效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各种交流,推动了藏汉民族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原来骆越的分布区内,出现了一个上承骆越,下启近现代壮侗语族各民族的僚族,这并不是一个新产生的民族,而是汉民族历史学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骆越的新认识.他们在与汉民族的接触和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渐次发展为今中国境内壮侗语族及中南半岛掸泰民族的直接先民.  相似文献   

5.
涉藏碑刻是我国文化遗产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研究藏族历史、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发展特别是我国古代藏汉民族关系有着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论述了通过纪录的科学方式对涉藏碑刻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如何用镜头客观、真实地纪录涉藏碑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藏彝民族走廊与茶马古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民族学界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大体包括北自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北部、印度东北部这一狭长地带。①从古至今,藏彝民族走廊主要是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活动的舞台,尤其是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毗邻区域,古代氏羌族群自北向南的迁徙与这一区域藏缅语族各民族的形成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13个属于藏缅语族,至今仍大多居住在与西藏、四1收p近的西北部地区。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藏彝民族走廊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关于条马古道,我在《滇藏茶马古道论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藏汉民族古代的文化,是极为丰富多彩的。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译经事业的开创及发展,翻译的佛教经典长久广泛流传,藏汉民族的各个方面,都染有它浸润的痕迹,其中不少佛典作品,颇有文学意味,值得我们鉴赏。本文拟从这方面谈点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8.
藏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藏民族通过生产生活寄情于歌舞,以歌舞形式述说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崇尚,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美好理想.藏民族歌舞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征,它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著称.由于藏族的生活地域与生产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地区民间歌舞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相似文献   

9.
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同时也有其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本世纪初在敦煌石窟发现的吐蕃时期的历史文书表明,至少在公元9世纪,藏族已形成其风格独具的历史编撰体系了。 那么,藏族的史学也应该有一套传统的编撰原则、方法,即应有其特别的史学观念作指导,换句话说,如同汉民族有自己的史学史一样,藏民族也存在在一系列历史时期中的史学发展的历史。可惜的是,在现代藏学研究日益成为国际性的“显学”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注意研究藏族史学及其历史发展情况。 本篇文章,是笔者正在进行的“藏族史学史”课题中的一个专题,拟就藏族史学的体系作一综合性概括,总述其体系构成及一般特征,冀抛砖引玉,得学界同仁之诲正。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本世纪初出现的称谓。开始用来指汉族,辛亥革命以后,越来越普遍地用来作中国务民族的总称。现在这后一种含义已经定型,体现了中国各民族长远与根本利益的整体不可分割性和中国务民族的总体认同。 1949年以前,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仅限于华夏/汉民族,本文从中华民族的整体方面探讨其起源。这就是试图以古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自然史等多学科的材料及科学成果,与古代文献记载相结合,进行多学科的综合考察,以求对中华民族远古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