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学义  董靖 《创新》2012,6(3):115-118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体现,是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有效举措。如何让高校"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呢?一个重要方面是给这些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本文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设立了五大平台:高端人才访谈平台、名人学院搭建平台、发明创造社平台、科技孵化基地、创新俱乐部平台,并为这些平台的运作设计了相应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魏红 《社科纵横》2005,20(5):185-185
优秀拔尖人才是高校高水平发展的核心要素,作为这类人才的组织、管理者高校人事部门必须与时俱进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调动人才积极性,从以下三方面展开讨论:一、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梯队,开辟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更新用人理念,促进优秀拔尖人才的自我发展;三、制定科学标准,完善优秀拔尖人才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3.
现在是知识经济社会,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教育的实施在于教师.为此,要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在新课标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创造出个人教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学创新教育是当前我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高校建设创新型大学、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发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作为知识创新的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注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准确而客观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5.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该文通过阐述拔尖创新人才的概念,梳理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分别从强化专业知识掌握度、“双师型”队伍建设、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环境等方面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以期为我国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阎琨 《新华文摘》2022,(2):114-116
拔尖人才是人类智慧和能力的集大成者,有必要为其建立一个科学规范的选拔与培养体系.我国目前的拔尖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应当是我国高等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立足我国拔尖人才培养实践,并结合国际主流理论,为我国拔尖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提供以下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这项改革进一步深化?笔者认为,党政机关引入竞争机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和突破口。江泽民同志最近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讲话中明确指出,要“逐步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和制度”。党政机关引入竞争机制,它不仅是落实这一要求的具体措施和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社会环境的有效途径,从长远看也符合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格局。本文试就党政机关引入竞争机制的有关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何仕芳 《生存》2020,(14):0173-0173
新课改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初中生的学习能力越来越重要。在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精髓和规律、把握整体内容结构,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此促进其学习能力的综合性提升。换而言之,教师应站在“引导者”的角色上为学生提供指导,鼓励他们转化自己的思维、形成知识迁移,鼓励他们探索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意识与自主能力。以此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培养其学习能力,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人才成长环境的多方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都要靠不断创新,而创新就要靠人才,特别是要靠年轻的英才不断涌现出来。”人才的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发奋努力,而且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如邓小平所谈,“改革就是要创造这种环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们应当创造一个怎样的人才成长环境,促使人才脱颖而出,并发挥其聪明才智呢?笔者认为应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考虑。所谓宏观环境,是指人才成长的理论环境、思想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制度环境;所谓微观环境,是指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0.
崔双玲 《生存》2020,(3):0087-0088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十八大以后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断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让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优秀,让他们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书籍,尤其是课外书籍。  相似文献   

11.
徐业滨 《学术交流》2006,(7):116-118
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主要由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工人才构成。通过量化分析,透视各个群体的人才结构、行业分布,不难看出高层次人才队伍亟需壮大。然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进程中,人才分布不均衡,尤其是人才的严重流失,无疑于釜底抽薪。鉴于此,应调整和废止束缚人才发展的政策规定,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营造和谐氛围,致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高地。同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要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人才,是人才队伍建设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伏漫戈 《唐都学刊》2004,20(2):95-98
思想特异、行为乖张、个性洒脱是奇士人格的主要特点。吴敬梓和曹雪芹一方面继承老庄哲学崇尚自然与魏晋名士违俗抗礼的传统 ,另一方面汲取明清人文思潮张扬个性的精神 ,创造出杜少卿和贾宝玉这样两个奇士 ,并且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奇士人格的文化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创造学(Greative Study)是一门揭示创造发明活动基本规律,探索开发人类创造力途径的新兴学科。半个世纪以来,各国政府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稳操胜券、科技发展中独占鳌头,都将开发民众创造潜力,培养创造人才,视为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因此,研究创造学和开发创造力的热潮在世界各地经久不衰,并呈现出一般咄咄逼人的势头。  相似文献   

14.
试论社会科学奖励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奖励,看似具体工作,实际上是通过科学评价使社会科学的价值得到承认和肯定,起着鼓励竞争、激励科研人员的作用。科研人员的天职是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贡献。他们有创造的需要,也有获得荣誉的需要。创造的需要能繁荣科学,荣誉的需要能激励人们为社会更积极地工作。不奖励无以区分水平高低,通过奖励才能看出谁是贡献突出者。奖励,从表面看是对科研人员已取得的优秀成果、做出的贡献的表彰,给予荣誉;深层的意义则是通过评价机制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需求和科学前沿,去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问…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人数众多,且学习能力差异较大,按照同一模式进行培养,无法满足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依据考试成绩选拔前8%的学生组成拔尖人才班,开展"专创融合"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酒店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面对众多竞争要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有高素质的酒店服务与管理人才作为支撑。本着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从事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尝试,并对这些方法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了职业化教学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天安 《社科纵横》2003,18(5):31-32
加入WTO后 ,企业已经为人才脱颖而出搭建更公平、公正、公开的舞台 ,我们的女职工在拥有这样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 ,也要尽快求新求变 ,不断自我加压 ,自我激励 ,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梓华 《学术交流》2012,(Z1):76-78
在全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与航空运输和轻轨等新型的交通工具相比,传统的道路运输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在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施品牌战略成为交通运输企业实现高速成长的重要举措。本文以聊城交通汽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分析该公司如何再在激烈的竞争中准确地研判市场的主流方向,通过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与服务优势,在交通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且还很好地保证了企业获得长期的根本性利益,取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叶圣陶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外资银行的竞争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王培瑛 《社科纵横》2004,19(1):35-36
外资银行从全球的角度出发 ,把中国作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 ,凭借他们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熟悉和多年商业银行经营的经验 ,充分发挥他们的网络优势、规模优势、混业经营的优势和金融产品优势 ,与中资银行在客户、业务领域、金融产品乃至人才等方面展开竞争。本文的重点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基础上 ,提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