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是一种典型的实现“权利的平等”的手段。但仅靠考试本身并不能达到“机会的公平平等”乃至“民主的平等”。要求考试这样一种甄拔人才的测度工具来承担起“纯粹的程序正义”角色乃至承担起实现社会实质性平等的重大责任,既不符合考试作为一种测度工具的属性,本身也是极不公平的。社会平等需要从正义的社会基本结构中去寻找。只要考试的程序公平,内容合理,方法科学,就可以认为它是公平的,就应该承认它对平等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发展与学习化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教育是面向社会所有成人的一种学习、教育形式,在学习化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习化社会建设发展的主渠道;但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学习化社会建设的大环境的支撑;学习化社会的政策环境、法规环境、财政环境,是成人教育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环境;成人教育发展与学习化社会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作用。  相似文献   

3.
宗教与社会需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在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变迁;宗教本身也是一种社会需要,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人们寻求精神需要时的一种选择,它以自己的信仰对社会道德有所担当和作为,它以自己的信仰体系去解释和说明科学尚未认识的领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认识世界的需要。理性地面对客观存在的宗教现象,正确引导和利用宗教这一社会资源,使之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4.
“需要”是消费的直接动力,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必然导致对“需要”的究诘.由于消费社会要么被视为一种“全面异化”的社会,要么被看作是被符号所统治的社会,故而对“需要”的分析也存在着两种相应的批判理路:一是异化逻辑,二是符号的差异逻辑.前者力图以“真实需要”代替“虚假需要”,但因其抽象的人性假设而使自身的批判力度趋于弱化;后者虽揭示了消费社会境域中“需要”的意识形态本质,但却全面否定了人自身的需要.就本质而言,两种逻辑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机制的观照,后者正是“需要”问题的根源所在,而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抛弃利润至上的资本逻辑,代之以更为普遍的人本逻辑.  相似文献   

5.
身心障碍者社会福利是台湾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指政府保证身心障碍公民权利,依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给身心障碍者多元化社会福利,以保证其生存、参与和发展等需要的满足。台湾身心障碍者社会福利制度主要由政策、机构和福利品构成。其制度特征为身心障碍者社会福利政策体系化、机构层级化、福利品多元化,形成了满足身心障碍者社会需要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台湾身心障碍者社会福利发展的经验和问题对中国内地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任何社会的更深入的一般结构”是与赵汀阳不承认的“一般的社会”相类似的说辞。赵汀阳所谓的“自由的困境”,是建立在抽象理解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基础上的。人的需要固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可是需要的层次也是在变化的,而人的基本的物质需要及其满足方式是人的其他需要的基础。虽然在抽象的意义上它具有无限性,但具体到人的生物性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社会性的物质需要的角度,它又是一个有限度的需要。马克思的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经济发展状态,因此,“物质极大丰富”——当作少数人极大化占有生产资料失去必要性的条件,具有质的规定性。所以说,共产主义是有实现的现实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资料室成教期刊管理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以高校为依托而迅速发展起来,成人教育期刊(简称高校成效期刊)也随之创办和繁荣,成为我国期刊界的一道风景线。加强成改期刊的研究和文献信息的收集和开发利用,推动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是资料室工作人员的重要职责。笔者借此文就成教期刊若干方面谈点个人看法,不妥之处望同行们批评因教。一、成教期刊的类型和特点就目前我国成教期刊的内容来看,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1.理论研究型。这类期刊侧重刊载有一定篇幅和深度的学术论文,期刊内容大多有成人教育流础理论、教…  相似文献   

8.
论有效社会政策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政策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作为其有效制定、运行的基础,因为社会政策是嵌入于社会之中的.因此,必须对社会进行构建.公民社会可以捍卫公民的权利,能动社会则是抵抗市场对社会的侵袭,这两种“社会”形式共同构成了有效社会政策的社会基础.在当下中国,不仅需要保卫社会,也需要生产社会,更要警惕政府对社会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9.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成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立和形成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学习型社会的涵义和特征入手,阐述了成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对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需要的视角看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需要是人的需要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内心深处产生的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慰籍、满足,恢复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需要的正当满足是人自身和谐的福祉、是人与人交往和谐的纽带、是人与自然“共生”的前提。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关注社会成员的心理需要,即关注社会成员的个体心理需要和群体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考试、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使其成为既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有别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独特的考试形式。到2001年,河南省的自学考试制度已经走完了18个春秋。人数多、规模大、考试门类齐全、助学管理严格是河南自考的特点。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适应性,寻找自考发展的新亮点,向农村及边远地区挺进。  相似文献   

12.
一部新中国发展史就是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不断被满足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表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次论断中均突出了"人的需要":"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较为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的需要在内容和层次上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是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物质文化需要"在需要主体上的丰富和需要层次上的提升,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目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确立“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的观念 ,突出抓好各类成教学生的德育教育 ;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 ,以增强技术应用能力为特色 ,加强成教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面对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困扰 ,要促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进程 ,加快成人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加快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 ,建立开放的成人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二元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小鹏 《江汉论坛》2001,5(9):84-87
我国传统的、主流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一种以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需要的统一和整合为前提,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为根本目的的具有社会本位倾向的一元论。这一理论是有缺陷的,对于现实的教育实践的导向也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科学的、完备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应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满足人的自身发展需要这样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要素构成。我们的教育既要充分扎根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应具备更多的人本主义精神和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始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开办函授教育的学校之一,经历了创立、停滞、恢复和发展等各个历史时期。经过几代成教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开拓,先后在13个省(自治区)建立了30多个函授站,开设了30余个专业。形成了会计、法学、金融、工商管理等全国知名的专业品牌,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合格毕业生,较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被社会和媒体誉为“绚丽的成人教育之花”。  相似文献   

1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始于1955年,是全国最早开办函授教育的学校之一,经历了创立、停滞、恢复和发展等各个历史时期。经过几代成教人的辛勤耕耘和努力开拓,先后在13个省(自治区)建立了30多个函授站,开设了30余个专业,形成了会计、法学、金融、工商管理等全国知名的专业品牌,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合格毕业生,较好地满足了社会需求,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被社会和媒体誉为“绚丽的成人教育之花”。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台湾地区成人教育快速发展,其重要经验在于,自成人教育诞生之日起,就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修订完善。本文对台湾地区成人教育立法的背景和内容进行了概述,简述了《成人教育法》的主要功能,以期对大陆成人教育立法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考试价值及其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家林 《学术论坛》2001,(2):130-133
考试价值是考试属性对人及社会需要的满足,是考试属性满足人及社会需要的一种现实效应.考试价值分为考试人本价值和考试社会价值.考试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实现;考试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通过调节社会结构、释放社会张力来促进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按照考试规律开展考试活动,坚持考试的人本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充分实现考试价值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系统的角度,解剖一下人生观的系统结构及其实现自控与优化的机制,以推动人们在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努力完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 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是人生观系统的底层结构,是建构人生观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有三种表述:一是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是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三是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这三种对于人的本质的表述是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的。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人的其它一切活动的基础,是整个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为  相似文献   

20.
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社会发展研究局限于对社会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的探讨,在社会进步的判定标准上对GDP之外的非经济因素关注不够,没有发展出一套系统的、量化的衡量和测度社会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社会质量概念的提出实现了社会发展研究的一次范式转换,一方面,社会质量研究将社会发展研究的重点从发展的道路模式引向具体的社会的质量的衡量和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社会质量研究把握到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本质.因此,这一范式的提出将有力地推动社会发展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