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在表述对立统一规律同其他规律、范畴之间的关系时,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派生”了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同时,其他规律和范畴又是对对立统一规律的“补充”。这种“派生说”和“补充说”在国内一些比较有影响的教科书中时有所见,似乎已成为定论。下面仅引《唯物辩证法大纲》中的两段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由于当时的具体斗争任务所限,‘不能详细地考察这些规律的相互内部联系’,因此,也就没有进一步指出这三条规律中哪一条是最基本的规律,哪  相似文献   

2.
说传奇     
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比“传奇”一词用的再乱了,自从晚唐裴铏作《传奇》一书开始,“传奇”一词的涵义已几经变化。《辞源》“传奇”条注及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余论》均有解释,但都不够系统和全面。而且,随着社会及文学的发展,“传奇”这一概念也发生了变化。那么,它在文学发展的长河中究竟有那些涵义,这些涵义之间有无联系等等这些问题,今天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唐六典》云 :“桑钦 〔 2〕《水经》所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 ,江河在焉。郦善长注《水经》 ,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 3〕《唐六典》在《水经》所引的百三十七条大河中 ,只着重提出“江河在焉”。《礼记·王制》说 :“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 ,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说明古代天子所祭的大川是“四渎”。何谓“四渎” ?《尔雅·释水》有明确解释 :“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 ,发源注海者也。”所以“四渎”指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除了《唐六典》所说的长江、黄河以外 ,还包括淮河与济水。《水经注》卷一《河水》也引《风俗通》说 :“江…  相似文献   

4.
“民本”和“官本”: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们常说,中国古代没有政治学,此话诚然不错。我们的祖先没有谁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曾写出一部专门的《政治学》著作。不过,翻开《尚书》《国语》《左传》《论语》《孟子》《史记》等中国古代典籍,却到处可以发现对于政治学信念和原则的阐述。在这些阐述中,可以明显看到“民本”与“官本”两条线索,梳理这些线索,分析它们与近代政治观念的异同,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国情,探讨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建设,乃是十分必要的。 (一) 国家主权问题,是现代政治学的首要内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谁是国家的主人或所有者?这个在本世纪初以来被…  相似文献   

5.
一、“传”近年出版的《中国通史讲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册131页,引用了《汉书·景帝纪》关于景帝四年的一条史料:“复置诸关,用传出入。”作者在“传”之后,加了注音注义:“传(zhuàn撰,公车)。翻阅母本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106页注语云“传,是一种通过关津的信物,象通行证一样。”那么两条不同的注文,究竟哪条准确呢?我认为后者正确,前者有误。  相似文献   

6.
韦应物田园诗代表作《观田家》为《古诗笺》等多数选本所选,游国恩等人的《中国文学史》讲评了这首诗。傅璇琮同志在《韦应物系年考证》 (中华书局1980年版)中说:“韦应物在滁州尚有《观田家》”,“其中有‘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西涧在滁州,韦集中屡见,可见此诗也当在滁州作,确切年月则未能确定。”  相似文献   

7.
“不是……就是……”是表示非此即彼义的选择关系句。从理论上讲 ,进入这一格式的两个选择项哪一个在先哪一个在后是任意的。如 :( 1)“好 ,你嘴硬 !你看着罢 ,将来究竟挑到哪一个。不是我就是你 ,你不一定跑得掉” ,婉儿急得没办法 ,便赌气地冷笑道。 (巴金《家》)( 2 )卢俊义大惊 ,大喝一声说道 :“不是你 ,便是我”。 (施耐庵《水浒传》)( 3)狗也是将人分为两种的 ,豢养它的主人之类是好人 ,别的穷人和乞丐在它的眼里就是坏人 ,不是咬 ,便是叫。 (鲁迅《上海文人之一瞥》)( 4)这条狗很凶 ,看到生人 ,不是叫 ,就是咬。例 ( 1)中“我”为…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的笔名和别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沫若同志原名郭开贞,号尚武,乳名文豹,因排行第八,母亲呼之为“八儿”,家乡农民称他为“八老师”。“沫若”是他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上海《时事新报》付刊《学灯》上,第一次发表新诗时用的笔名。这个名字的起因,据郭沫若同志在《我的童年》中说:他的家乡乐山县有两条河,一名沫水(即大渡河)一名若水(大渡河的支流雅  相似文献   

9.
杜甫《石壕吏》诗有句云:“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注家各呈己说,莫衷一是。萧涤非教授《谈杜甫“三吏”中的<石壕吏>》说:“‘有孙母未去’,是说正因为有这么一个小东西撇不下,我的媳妇才没有走。‘出入无完裙’,是说进进出出连一条好裤子都没有,破破烂烂的见不得人。”郭沫若同志的《李白与杜甫》释这二句为:“孙儿的亲娘没回娘家门,衣裙破烂,不好出外见人。”释“母未去”为“媳妇没有走”,义似未妥。媳妇要往哪走?萧说没有注明。郭老释为“没回娘家门”,较萧说明确。古代死了丈夫的小媳妇都回娘家去住。郭老说老妇的媳妇“没回娘家门”,大概是采用了王嗣奭《杜臆》中“母恋子故未去。然无完裙,不堪偕汝去”的说法。联系全诗看,释“有孙母未去”为“孙儿的亲娘没回娘家门”还不确切,释为“不堪偕汝去”才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学习哪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部观点的精髓。我们学习新一卷《邓小平文选》,就要牢牢把握这个精髓,紧紧抓住这个实质。一、只有解决好思想路线问题,才能提出新的正确的政策一个执政的共产党,有没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发展能不能转向正确和健康轨道,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兴衰。“十年动乱”及建国四十年来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根本原因是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相似文献   

11.
<正> 《韩非子·难一》载:“历山之农侵畔,舜往耕焉。”传说的“舜耕历山”在哪里?二千年来聚讼纷纭。民国《山东通志》载:“天下历山十有之,在山东者五。”皆难肯定哪处是舜耕之历山。近人多有认定济南历山者,如建国后出版的《辞海》“历山”条下列全国历山七处,第一处是济南历山(千佛山)。最近出版的《济南简史》则肯定  相似文献   

12.
殷璠《河岳英灵集》的选编理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钟嵘《诗品》,具体可从五个方面管窥:《诗品》“网罗今古”与《河岳英灵集》“审鉴诸体,委详所来”的“编纪”观、《诗品》“文质”论与《河岳英灵集》“文质半取”的芟剪标准、《诗品》“掎摭病利”与《河岳英灵集》选本中植入品藻的编集体例、《诗品》“宗流”观与《河岳英灵集》源流比较法、《诗品》“警策”论与《河岳英灵集》的摘句品次。研究《河岳英灵集》选本理论与《诗品》的关系,可以探究《诗品》的传播与接受,也可以追溯殷璠选本主张的文化渊源,更好地认知《河岳英灵集》的诗歌批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籍端水、独利河、苏勒河名义考──兼谈“河出昆仑”说之缘起李正宇一、算来川、锡拉古尔、西喇郭勒、苏勒河,乃黄河之义。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地区记载很早的一条河。酉汉时叫做籍端水,《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冥安县条班固原注云:“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  相似文献   

14.
<正> 脍炙人口的《鸟鸣(石间)》在注释和作时上一直有些问题。文字上“人闲桂花落”一句歧说较多。刘璞同志《“桂花”不是月光》一文认为“桂花”不是指月光,否定《绝句三百首》解为月光的说法,那是对的。若释为月光,则“人闲月光洒落下来”,第三句又说“月出惊山鸟”,显然是矛盾的,哪有月先洒光,后又升起的。但刘文说“桂花”究竟是哪一种花,何时开花等没有深究必要,理由是王维作画有不同季节之花集于一帧的,因此,只要知道“桂花”是一种花便可以了。这又简单化了。诗不同于画,且明说“桂花”怎可泛作花讲;  相似文献   

15.
从水浒戏和水浒叶子看《水浒传》的成书年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成书年代,学术界至今尚未取得一致认识。多数人坚持《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著作权归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传统的元末明初说,根本没有确实证据。试问,嘉靖以前哪一本书里记载过元末明初戏曲作家罗贯中写了《水浒传》小说?哪一本书里记载过元人施耐庵的身世经历并创作《水浒传》?朝廷的哪一条禁令提  相似文献   

16.
本文准备谈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庸》的“中”与“和”,一个是《大学》的“格物”与“致知”。“中”与“和”实际讲的是工作方法问题,“格物”与“致知”讲的是知识来源问题。讲到工作方法问题,可以说有千万条,但是归纳起来只有两条,一条是“中”,一条是“和”。“中”在正常情况下应用,比较好懂,有三两句话就能说明白。“和”在特殊情况下应用,就不大好懂,必须用许多话才能说明白。“中’与“和”是中国自古以来传统中卓有成效的两种工作方法,《中庸》一书举以示人,十分宝贵。可惜被朱熹作《四书注》给解释错了,迷惑后人六七…  相似文献   

17.
《辞源》(修订本)1757页“河汾诸老诗集”条注曰:“元房淇撰。八卷。集录麻革、张宇、陈赓、陈飏、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八人之诗,人各一卷。”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依据汲古阁本断句并用四部丛刊本和粤雅堂丛书本校勘、由中华书局1958年12月出版的《河汾诸老诗集》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作“元房祺撰”,旧《辞源》亦作“元房祺编”。故作“房淇”,误。房祺,平阳人,大概为房皞后裔,曾任河中、大同两路儒学教授,著有《横汾集》,已失传。他因元好问所编《中州集》未录当时尚在世的河汾诸诗人之作,便收集八人之诗  相似文献   

18.
吴晗同志在《海瑞罢官》中,极力美化海瑞,说海瑞这个明朝的大官僚,是历史上的“清官”,他“爱护人民”,“事事处处为百姓设想”。这真是胡说八道。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清官”?我认为“清官”实际上是根本不存在的。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是地主阶级的天堂,农民的地狱,在那个社会里,没有哪一个封建官吏不是欺压人民  相似文献   

19.
严昭柱在《求是》第3期著文认为“文学多元化”口号有三大破坏作用。1、它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原理。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原理受到了全面“爆破”,主要有: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等等。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基本原理,没有哪一条能得以幸免。2、它在文学领域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这个口号的纵容下,几乎将西方资产阶级文学思想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全盘搬进当代中国文坛,宣扬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黎澍在《历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第五期发表文章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被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以往究竟有哪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曾经这样说过呢?没有。无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没有这样说过。这是尤金首创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