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媒体上越来越多的偷拍和暗访现象,本文从受众和媒体两个方面,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中所采用隐性采访手段的研究,对隐性采访及其特点、应遵循的原则和隐性采访的禁区,以及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应防止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伴随着社会转型,必然面临大量需要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民生事务。作为一种能有效还原真相的采访手段,隐性采访以其特殊的优势受到了大众传播从业人员和受众的广泛青睐。然而,由于隐性采访和显性采访的采访特性大相径庭,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很容易引发一些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大众传播从业者应在坚持新闻真实原则基础上,注意规避法律禁区,在隐性采访中趋利避害,恪守大众传播职业道德,从而推进大众传播事业法治规范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在隐性采访过程中,最易引发公众的知情权、隐私权、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媒体的舆论监督权、采访权之间的冲突,因此需要媒体的公信力制衡和道德的非强制性约束。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的采访手段,被新闻界广泛运用,并得到了受众的欢迎。但由于其双面性,一方面隐性采访容易深入到事件的本质层面,对新闻报道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比较特殊,稍有偏颇,极易引发法律和道德方面的纠纷和争论。因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隐性采访并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使用隐性采访这柄"双刃剑"的时候,必须小心谨慎,把握好度,方能获得掌声,否则将会适得其反陷入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5.
道德困惑一直是隐性采访争论的焦点,功利主义、绝对命令、中庸之道等西方道德哲学在一定程度上能解读隐性采访面临的伦理困境。从行为的结果、行为本身到行为人,三种伦理学关注的焦点形成了一个呈逆时针方向的圆圈。功利主义是务实的,绝对命令维护了道德的纯洁性,中庸之道强调行为主体的道德修养,在这三种伦理框架的综合指导运用下,隐性采访完成了从客体到主体、由客观到主观的推理过程,伦理抉择变得更为连贯和一致,渐渐成为一种内涵。  相似文献   

6.
隐性采访是非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收集或披露新闻素材的方式,它能真实地采访到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将社会丑陋现象曝光,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受到各新闻媒体的普遍青睐。但同时,隐性采访是否合法,作为舆论监督手段是否值得提倡的疑问也在学界存在。隐性采访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隐性采访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即隐性采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道德的约束下采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7.
张尧 《国际公关》2023,(16):179-181
本文简述了隐性采访的相关概念及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举例体现隐性采访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道德与法律问题,后运用“人道主义伦理学五原则”“绝对律令原则”“效益原则”等伦理学知识以及相关法律分析了隐性采访在新闻伦理与法律边界上的困境,最后总结了当前学界对于约束隐性采访的几点认识,并创造性地提出探索隐性采访的伦理与法律边界要靠积极向记者“追责”达成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手段,被越来越多地使用。但由于采访方式、内容以及目的的特殊性,这种职业行为引发了诸多法律的困惑、社会道德与职责的矛盾、以及情感倾向的争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实际 ,重点探讨了记者在隐性采访中应具备的三大意识 :敬业意识、多重角色意识和法律道德意识 ,阐明了隐性采访虽可取得独特的效果 ,但不可滥用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对隐性采访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自它出现至今一直备受争议,近年来因隐性采访而引起的公民隐私权、名誉权的侵害已经成为法律界和社会关注的问题。如何使隐性采访行走在法律规范的自由空间中,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真相,维护公众社会利益,维护公众知情权,是新闻媒体必须认真为之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隐秩序与显秩序--兼论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显秩序是指用权力与法规命令推行的秩序,隐秩序是指由自发的适应性交往构成的秩序,它使人们理性决断成为可能。正像在资源配置上,单纯的计划经济企图用显秩序取代隐秩序招致失败一样,在对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控制上,单纯依靠显秩序也必将导致“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政府失灵现象。应当通过法制来加强德治,改造社会隐秩序以创造依法治国的道德环境,建设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3.
对2001-2020年新浪、搜狐、腾讯三大网站关于幼儿教师形象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二十年来我国幼儿教师形象认知内容从关注师表形象到关注师德形象,认知态度从正面报道为主到以负面倾向占据主导,认知期待从幼儿教师养育者形象向幼儿教师专业者形象过度。探究认知变化背后的原因发现:国家相关政策颁布拓展形象认知;媒体语言“象征性权力”滥用误导形象认知;社会大众育儿观念变化反刍形象认知。今后需增强正面报道、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增强对幼师职业的全面认知,培养大众科学育儿观,多方协同塑造新时代幼儿教师良好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司法职业伦理,主要表现为对司法职位和司法角色的伦理要求,既包括司法职位作为具体机构所要求的外在伦理维度,也包含从事司法工作作为特殊群体所要求的内在伦理维度。司法职位伦理体现于入仕选官、考核考课、司法回避以及司法责任等制度中,司法角色伦理则分别从伦理道德的原则性标准和具体行为标准对司法官吏作出要求,并对典型司法官员的个体角色伦理进行了渲染。以古代司法职业伦理为镜鉴,现代司法职业伦理需在有效区分司法职位伦理与司法角色伦理基础上,重视司法角色伦理的培养;加快司法权的“去行政化”,形成专门的司法职业意识;凸显司法职业伦理的“职业化”,明晰具体的适用界限;确保司法职业伦理具有实践性,表现出可操作性、约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主观主义是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 ;人权观念淡漠是存在刑讯逼供的根本原因 ;法律制度不健全为刑讯逼供提供了客观环境 ;司法人员缺少应有的职业道德 ,业务素质低下是刑讯逼供发生的直接原因。我国要彻底铲除刑讯逼供 ,必须尽快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完善立法 ,建立制度保障 ;彻底铲除主观主义和封建诉讼意识 ,树立现代诉讼观念 ;提高司法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优化司法队伍。  相似文献   

16.
在采访环境、采访形式和采访内容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采访工作对采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本文对新采访环境下采访人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信息素质等三个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强调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做好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座谈、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我院的师德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调研,针对我院师德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落实不够等问题,针对师德现状,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的德性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传承。当代信息社会,需要探索更有时代特色的德性教育模式。当代德性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我们要充分把握信息社会的特点,合理运用传统媒体,特别是要通过新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不断创新传播载体,从而更好地提高当代德性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有 :世界各国日益重视道德与公民教育、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的内容日益扩大、从重视直接道德与公民教学转向强调间接道德与公民教育、从封闭的学科性教材转向开放情境性教材、世界各国将更加重视网络道德与公民教育。  相似文献   

20.
加强师德和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出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思想品德、教风和学风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经调查,我校教师的师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调研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