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给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带来了挑战。怎样去抓住机遇,迎战挑战,大力加强和努力完善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使之真正适应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文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解决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纲领,它所包含的经济法制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法制思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法制,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级政府作为国家行为和国家职能代表的一级政府,对县域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是县级政府的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工作。县级政府按照国家分级管理的要求,对县域经济的运行进行预测、谋划、干预、调节的完整过程及其一系列作为就是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经指出: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根本的问题”①,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有许多重要的发展。本文仅就他在国家职能和国家结构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略作论述,以求教于同仁。一、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组织和领导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职能国家权力也是一种经济力量②,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家的职能是贯彻统治阶级意志,维护统治阶级根本利益,实现其阶级统治的。但是,他们并不认…  相似文献   

5.
一经济政策和经济法规都是党和国家组织管理经济的重要工具,但是,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依靠经济政策,忽视或不善于运用经济法规来管理经济。关键在于不懂得严格区分它们,把它们等同起来,以致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要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顺利发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善于运用它去管理经济。经济法制是经济法律规范和  相似文献   

6.
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经济立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宪法和地方人大、政府组织法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尤其是地方经济立法工作得到全面的开展,出现了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仅是目标和要求,还是我国推进全面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因而其提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多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提出的现代化,突出的是通过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调整,来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加快生产力发展步伐。由此可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全新维度。我国现行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仅独具特色,而且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一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既要符合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规律,也要体现本国特色,与本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就我国来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目标取向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因此,其标准必须既体现现代社会对国家治理的一般要求,又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殊要求相适应,其构成要素必须充分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国家现代化总进程的重要组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基本实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达到。现阶段,应当从四个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三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抓手,加快建设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时期保密工作的总任务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江泽民总书记以高度精辟的语言,对我国保密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概括:“革命战争年代,保密就是保生命,保胜利;和平建设时期,保密就是保安全,保发展。”这是党对保密工作又一次认识上的升华。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企业重组改制的关键时期,保密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展。关系党和国家的安全与利益,关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为此,本文就如何…  相似文献   

9.
企业规模经济提高的有效途径赖峰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如何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和发展我国现代化工业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此,本文谨就我国实现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略陈管见。(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实现企业规模经济...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统计是反映我国经济和社会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实行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作为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它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重要了,统计部门和统计工作人员的责任也就更加大了。 (一) 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而计划是以统计为基础的。列宁指出:“统计和监督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安排好’并使它能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需的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一) 在政府的职能上,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各国社会主义实践都没有很好地认识和运用。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理出发,果断地拨乱反正,实施我国战略重点的伟大转移,将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的轨道上来,这实际上就是把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放到主要位置。首先,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是政府管理职能的主要部分。我们知道,政府对内的两种基本职能是镇压职能和管理职能。从邓小平的论著中不难看出,政府对内的两种基本职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上,当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政权确立以后,阶级斗争虽还存在.但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团结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地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于党的这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路线,我们要深刻理解,并沿着这条路线奋勇前进.这条路线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废墟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以来没有经济立法的传统,特别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在理论上对作为社会主义制度上层建筑的法律对经济作用缺乏正确理解,忽视了法律组织、监督经济的强制作用,从而经济立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运用法律领导、组织、管理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行使领导、管理经济职能的一种重要手段。现在全国工作着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加强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作的卓越贡献。其经济论著是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大纲,而顾全大局保证重点,是小平同志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 一 讲大局,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5年,他受毛泽东同志委托主持中央工作时,就以《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题阐述了大局这个战略问题,指出:“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和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邓小平文选》第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这个设想,后来逐步发展为十二大确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伟大纲领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同志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第372页)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二十年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重要原则。这一伟大战略部署,就是我们当今的大局。 “核心是经济建设”(第372页),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唯物史观,也是他高度重视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原因所在。唯物史观认为,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需要坚持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然而不同的经济体制对公有经济的实现形式却存在不同的要求。当前我国公有经济主要采用的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的企业模式,基本上与传统的计划体制相适应。既属于国家所有又具体分属于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所有的企业,其总体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越是按承包的原则强化地方、部门的局部经济利益,划清其与国家总体利益的界限,这种矛盾就越明显。当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突出时,国家就会收回一部分权力,包括企业隶属关系的上划;当地方、部门缺乏积极性时,国家又将企业和一部分经济管理职能下放到地方、部门。实践表明这种收收放放的管理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地方、部门占有之间的矛盾。同时,既受政府保护又受政府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家形态的民主离不开政治监督。民主是有监督的国家权力。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监督机制的发展与完善,既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志。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必要把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监督机制列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民主是有监督的国家权力党的14大报告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其核心是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人  相似文献   

17.
横向经济联合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新事物,是对原有封闭式的、纵向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体制的重大突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由之路。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网络正以强大的生命力迅猛发展,及时探讨和解决横向经济联合体的法律地位问题,这对于运用经济法制促进和保障横向经济联合深入、持久、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所谓横向经济联合体的法律地位,就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经济联合体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赵紫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十三大的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而民族工作进行的好坏,又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为此,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分析民族问题,以党  相似文献   

19.
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变化.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切入点,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分布情况、公有股权比例和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以此来研究我国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公有资产虽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是公有资产应继续调整布局,在国家安全级行业应不断提升控制力;在重要基础级行业应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但保持控股地位;在市场竞争级行业应进一步全面放开,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制度优势,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竞争功能,对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整体水平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的人事干部制度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因为,任何法律、方针、政策都靠人去制定和执行,任何战略目标、建设任务都靠人去规划和党实现。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最近召开的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