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天国采取许多措施延揽人才,但效果不佳,后继乏人。这与其文化政策有关。太平天国简单否定固有文化,强力推行上帝教,道德文化建设呈现两重性,这些都排拒了知识分子,也给曾国藩煽惑读书人敌视太平军提供了“口实”。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太平天国的基督教思想主要来自德国传教士郭实猎创办的“汉会”。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太平天国基督教的思想源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它既包括农民阶级的平等思想,也吸收了我国古代的帝祖二元神的思想,同时还吸收了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义而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学界在马克思是如何评价太平天国的问题上观点迥异。但如果认真研读马克思相关经典文本并结合马克思在19世纪50-60年代的研究旨趣,就会发现马克思是在不同的语义上评价太平天国的,并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结论。如果把太平天国指代为一场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而爆发的“农民起义”,那么马克思对它的态度是同情的;如果把太平天国指代为一场“大规模武力战争”,那么马克思对它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存在一个先扬后抑的变化;如果把太平天国指代为一次“小农社会理想”的试验,那么马克思对它的态度则是始终如一的否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能否被无产阶级所批判继承的问题,已在我国伦理学界争论了多年。笔者虽不敢断言地主阶级道德没有任何可以批判继承的东西,但总觉得一些同志的观点是不足取的。例如,有人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地主阶级道德,但可以被无产阶级继承①。又有人说:朱伯庐讲的“黎明即起,洒扫庭  相似文献   

5.
曾国藩是商战论的始祖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红女士认定 ,曾国藩曾“首创‘商战’一词” ,曾最先“酝酿出商战的词旨”,且其“对‘商战’一词的使用 ,在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以上各点 ,笔者认为不仅不能成立 ,相反 ,曾国藩对“以商、战二字立国”持的却是断然否定的态度 ,吟唱的是“断难”与西方列强“争锥刀之末”的对外主动缴械的洋务论曲调。就郑观应的商战论来源的某个侧面看 ,它其实是在批判曾国藩作为首倡人之一的洋务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邱女士先奉曾国藩为商战论始祖 ,后又认为始终拒纳曾国藩的《辞海》“商战”条诠释“基本上准确” ,前后明显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政治人物。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元凶,又是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并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新中国史学界,由于范文澜同志发表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这篇名著,几乎是“一锤定音”,再没有人敢说他的好话。近几年来,随着解  相似文献   

7.
朱炜  王洁 《江西社会科学》2005,(11):220-222
成立犯罪故意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认识的理论,在近几年受到不少学者的批判和否定,先后出现“违法性认识必要说”、“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必要说”、“择一说”等观点。但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值得商榷,“社会危害性认识必要说”在我国仍然是科学的,社会危害性认识在犯罪故意中的地位不宜动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现就其中几个较大的问题讨论情况略述如下。太平天国政权性质这是一个争论最多的问题,基本上有三种观点:1、新的封建政权说;2、农民政权说;3、“两重性”政权说。各种观点在衡量政权性质标准问题上似乎分歧不大。但在论证  相似文献   

9.
董蔡时先生撰写的《曾国藩评传》1996年11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董蔡时先生是著名的太平天国史和湘军史研究专家。近几年来,已有好几本关于曾国藩的书出版。董蔡时先生的这本《曾国藩评传洲别具一格,有鲜明的特色。第一,提出了很多独到的学术见解。董先生长期研究太平天国史,辛勤笔耕,积三十余年治学之经验和心得,厚积薄发,集大成于《曾国藩评传》。《评传》对曾国藩标榜“诚”、‘“信”、“仁爱”等道德观念作了行为上的剖析,指出:曾国藩强调“诚”、“信”、“仁爱”等,实际上并未普遍践行,而仅仅实行于与其党同代异的地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的同志认为,戊戌维新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另有的同志认为,二者性质相反,完全对立,如果承认这两次运动同属历史的进步潮流,那当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对洋务运动的批判、否定,是受了“愚弄”,“看错人了”,“把进步势力当作封建势力去反了,而且都是以进步反进步”。还有的同志甚至断言,认为维新运动是对洋务运动的继承,就是给洋务派中的某些卖国贼翻案,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一系列基本原理。我认为,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准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事实,搞清楚戊戌维新与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地研究中国近代史,是有益处的。 一 戊戌当年,维新派对洋务运动和洋务派的评价是全面的,也是比较客观的。 康有为等维新志士首先对洋务运动和某些洋务派人物作了必要的肯定。康有为等在1895年“公车上书”中说:“尝考欧洲所以骤强之由”,在于“造轮船”、“筑铁路”、“其余电线、显微镜、德律风、传声筒、轻气球、电器灯、农务机器,虽小技奇器,而皆与民生国计相关,若铁路炮械之精,更有国者所不能乏。前大学士曾国藩手定大难,考知西人自强之由,创议开机29之局。”戊戌政变后,梁启超还说:“同治初年,创巨痛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是史学界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孙克复、关捷同志在《太平天国政权性质问题商榷》(刊《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一期;以下简称《商榷》)一文中坚持“农民政权说”,对“新封建政权说”表示异议。主要论点,都是针对拙作的。对这篇文章的观点,碍难同意,特提出商榷,以明辨是非。拙作主张太平天国是新封建政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论据,《商榷》是同意的,但同时以巴黎公社为例说明太平天国是不具备经济基础的“农民政权”,这在理论上是矛盾的,同时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不作论述,谨就下面两个主要问题,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2.
“春秋决狱”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学术界关于“春秋决狱”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概括为六种不同的观点,即“应用习惯”说、“判例法”说、“否定”说、“肯定”说、“轻刑”说、“衡平”说等。文章赞成“否定”说,并详述了理由。同时认为,“应用习惯”说、“判例法”说、“轻刑”说等也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起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共同构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近代史分期问题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催化剂体现着自己的历史价值的。比较1840年鸦片战争开端说,1861年因为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太平天国安庆失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更有理由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我国道德问题的研究中,主张道德具有继承性的观点,特别是主张剥削阶级的某些道德也可以批判继承的观点是处于被批判、被否定的地位的。在这种情况下,道德的人民性、民族性统统都被否定了,无产阶级道德便被说成是可以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独立存在和发展的东西,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在这里,我们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思想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涉及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规范维度,而且关涉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英美学界对该问题形成了“悲观论”、“乐观论”“折中论”三种典型观点,它们共同的理论缺陷是,把自由与必然看成外在对立关系,而不是辩证统一关系;遮蔽了资本论时期马克思思想的质性提升以及对自由与必然关系问题的和谐统一的解决。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哲学界一直认为:辩证的否定就是“自我否定”;就是“克服与保留的统一”,“批判与继承的统一”,即“扬弃”。除此以外的否定都被斥之为“外力的否定”,“恶劣的否定”、“毫无结果的否定”等形而上学的否定。这种观点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把客观上复杂多样的否定简单化、绝对化了。笔者就此谈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17.
金圣叹在美学和文学批评上的成就贡献,当前学术界是一致肯定的,但对他的政治思想仍有争议,争议的焦点是如何看待他评点《水浒》所表现出来的对农民起义的态度问题。有人过份看重他否定农民起义的态度,而对他同情人民,赞赏梁山英雄打击贪官污吏,却不予重视,因而过去有人说他是“反动文人”,现在仍有人否定他的进步性。有人则对他否定农民起义不予重视,说那只不过是一种“保护色”,因而认为他是赞成  相似文献   

18.
太平天国在前期会有全般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包括不许自由经营工商业的企图。佚名《金陵被难记》说太平天国颁布过“百姓条例”,其内容为“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收取子粒,全归天王。每年大口给米一石,小口減半,以作养生。……店铺照常买卖,但本利皆归天王,不许百姓使用”。何时发布,未见记载。《金陵被难记》和上元锋镝余生《金陵述略》都说当太平天国初克天京传集民众听讲道理时已宣布此项政策。又都说“百姓条例”是当时太平天国所刊发的各种“书诏文告”之一,所以可能在未克天京前已经刊行。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有“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谓田皆天主之田;商不能自賈以取息,而谓货皆天主之货”  相似文献   

19.
对教育学学科地位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三种,即完全否定说、批判说和终结说。文章从教育学学科的自身建设、教育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方面时教育学的学科地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完全否定说与终结说缺乏足够的事实根据,但教育学面临的挑战一方面在于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教育实践的联系来增进其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在于如何以提高自身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来增进其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湘军是太平天国的主要敌手。曾国藩则为湘军的灵魂人物。因而,探讨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对于深入开展太平天国史、军事思想史研究无疑大有裨益。但过去,史学界对湘军战略,尤其是湘军军兴初期曾国藩战略思想缺乏全面、系统研究,本文拟从曾国藩思想产生的背景着手,探讨其演变的动态进程,并揭示演变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