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俄罗斯驻沈阳总领事馆总领事波德别列兹科:辽宁沿海开发战略规模很大,且是全方位的、有效的地区发展战略。同时,2009年9月《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出台,建立了东北与俄各省、州的合作伙伴项目,其中包括最重要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项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印度加大了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战略合作,主要手段包括深化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合作以及军事交流.印度加强与亚太国家战略合作的动因是复杂的,既有经济战略上的考虑,同时也有地缘政治上的战略安排.从近期来看,印度与亚太国家的战略合作可能会对中国以及中印关系造成一定影响.印度加强与亚太大国的合作可能意味着亚太地区战略格局发生深远变化.  相似文献   

3.
华沙峰会进一步强化了北约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乌克兰危机后,北约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地区的军事调遣,形成了对俄罗斯的"双钳攻势"。"北钳"重点攻防以巴伦支—波罗的海国家为核心的近北极地区。"南钳"重点攻防以巴尔干—黑海国家为核心的东南欧地区。北约缺乏对波罗的海国家的援助能力,也无法应对俄罗斯区域反制系统的威胁。如今,北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闭合在波罗的海的战略空隙,但面临俄罗斯巨大的军事压力。波罗的海是北约东扩的力衰之地,亦是俄罗斯撕开北约包围圈的最佳选点。  相似文献   

4.
韩国总统文在寅2017年提出"新北方政策"及其落实措施"九桥战略",旨在加强与俄罗斯在远东和北极地区的合作,开拓新的能源资源基地,打造连通韩国与俄罗斯、欧洲的战略走廊。北极航道和"勒拿河走廊"因此成为这一政策的主轴。韩国的主张得到俄罗斯的积极呼应,两国务实合作快速发展。韩国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展开了包括"民心相通"的全方位外交。"新北方政策"和"九桥战略"高度关联中国利益。韩国在对俄北极外交,特别是在勒拿河走廊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值得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以远东开发为核心的东方战略的实施,有着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意义,这一战略将极大地增强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之间的关系,并作为重要力量对该地区国际关系与区域合作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的主题是俄罗斯东方战略的主要内容及其与中国的相关性,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俄东方战略的主要政策内容和支持体制的分析。俄远东发展部的建立是其实施东方战略的重要组织标志,战略的具体内容包括:(1)确保整个国家的安全与经济振兴,(2)开发方式是以政府为主导,(3)重点领域是资源深加工及相关机器设备生产、交通运输与物流基础设施,以及"东方首都"建设。二是对俄罗斯东方战略与邻国中国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分析,着重于中国因素对俄国家战略的影响,包括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两个方面。三是根据俄东方战略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求是学刊》2015,(4):9-15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引发了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暴跌。卢布暴跌通过经常项目变动机制、资本项目变动机制等传导机制,引起俄罗斯经济出现进出口贸易大幅减少、通货膨胀以及资本外逃等问题;通过贸易溢出效应、产业联动效应以及金融溢出效应等国际传导机制,引起中亚、欧洲新兴经济体等出现货币竞相贬值,对外贸易受到冲击、经济增速下滑;此外,给中国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以及"丝路经济带"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新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下,中国应该抓住中俄新的战略机遇期,利用中俄制造业的互补性,积极推进双方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有效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之所以能得以逐步地实现"大国复兴"的梦想,是普京治理和发展俄罗斯经济的战略思想与政策措施的实施;"强权治理、能源战略、扶持创新、追求增速…"等为基本特征的"富民强国"的经济思想与政策,使俄罗斯在世界经济中重新巩固自己的地位;"普京计划"的战略传承则是俄罗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2012年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后,开发东部地区、融入亚洲经济被新政府确定为国家优先发展目标。俄罗斯融入亚州经济需要一个全局性的战略作为指引,所以俄罗斯的亚太战略不仅关系到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和地位,更对其东部开发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原则、国际组织和国别政策这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阐述俄亚太战略的实施及其对亚太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我国应对俄国的亚太战略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并做出积极的呼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不发达地区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达到共同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必由之路,是具体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思路、新举措。因此,当前急需就东西部地区合作发展问题进行系统、具体和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结合东部沿海城市、尤其是青岛市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就东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人才合作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广泛开展东部沿海与西部地区的全面合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一、东西部地区合作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江泽民总书记…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走出去"转移升级"包括技术转移升级、人力资本转移升级、产业梯度转移升级、赢利模式转移升级、企业组织转移升级等模式.中国中小企业需要实施走出去的一系列"转移升级"战略,包括资源要素创新输出战略、产品主动供给战略、合作共赢战略、迎进来战略等.转移升级实质上是新时期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转型,它与国内近年提出的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一脉相承.后者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国内版,前者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国际版.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转移升级又建立于国内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1.
李丽 《创新》2012,6(1):72-75
中国西南地区与印度开展经贸合作由来已久,取得的成果也十分丰富。该地区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与区位优势,在孟中印缅等合作机制的促进下,在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支撑下,在云南建设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的推动下,在印度新一阶段"向东看"战略的作用下,将利用中印良好双边关系、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互用优势资源、开发共同市场,扩大双方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世界中的俄罗斯及其亚洲伙伴——战略合作:问题与前景》(Россияиееазиатскиепартнерывглобализирующемсямире.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е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проблемыиперспективы)一书于2012年由莫斯科"ФОРУМ"出版社出版。本书的作者为俄罗斯著名中国学家、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13.
"民工潮"对中国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鹏森 《社会》2001,(7):4-6
“民工潮”对中国的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到底起着什么作用?文章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指出 ,由于“民工潮”这种机制的存在 ,导致中国的东部地区能够获得近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 ,从而使中国的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迟迟不能向中西部转移 ,既影响了中国中西部的经济发展 ,也延误了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同时 ,由于中西部还无偿地为东部地区承担了大量劳动力的培训成本。因此 ,在中国既定的经济发展背景下 ,“民工潮”的机制对东西部地区的相对发展差距的影响消极面大于积极面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型国际分工呈现越来越深化与细化的特征."世界工厂"的新内涵应是只有那些制造业总体实力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国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工厂".在新型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在中、西部地区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东部应积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强化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振兴东北战略也是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东北东部受区位和交通等条件约束,相对封闭,经济欠发达。13市(州)发挥各自优势,加强横向合作,共同打造东北东部经济带,是十分明智的战略举措。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思路日臻成熟现在,研究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俱备。所谓“天时”,指面临三大发展机遇:一是中央政府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继续为振兴东北提供政策、资金、项目、土地等一系列保证措施;二是振兴东北战略进入强力推进的关键阶段,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和关键项目已经规划甚至摆放到位;三是国务院刚刚颁布《关于…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全球卫生合作实践,超越传统的卫生外交类型,开创中国全球卫生合作与卫生外交新模式。湄公河五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本文以卫生与外交政策相互关系的类型为分析框架,对中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卫生合作与卫生外交进行历史回顾。中国在该地区的全球卫生合作与卫生外交实践已超越传统的"卫生服务于对外政策"类型,展现出全球卫生外交发展趋势和特点。中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全球卫生多元化、多层次合作模式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探索中国参与湄公河地区全球卫生与外交的关系类型和特点,不仅对中国参与全球卫生外交具有重要的启示,而且可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霆军 《学术交流》2007,(6):117-119
作为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油气储量及生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因此,利用与俄接壤的地缘优势,开展对俄能源合作,发挥两国经济的互补性,这是我国解决能源短缺,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而黑龙江作为开展对俄合作的前沿,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协调国家相关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建立对俄能源合作支持体系、实施对俄油气资源合作开发区域多元化战略等渠道,充分开展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合作,这不仅是解决大庆油田减产造成的黑龙江省石化产业原料日益短缺问题的需要,更是黑龙江省实现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依托石化产业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到2021年这30年,中国与东盟的地区合作取得很大成功,并优化了东亚地区秩序,堪称中国周边战略和地区合作的最佳实践。中国与东南亚的合作,总体上形成以东盟为基准,多层次、多渠道、多进程的合作模式。在此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克服了种种地区合作的知行难题,形成知行共同体,在促进双方关系的基础上,优化了以东盟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秩序。当前,中美在东南亚的战略博弈加剧,各方“印太战略”兴起,中国与东盟合作面临新的知行难题,也蕴含了双方进一步升级合作并优化地区秩序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可通过接纳和推动“东盟印太展望”,实现与东盟合作的升级,共同推进包容性地区秩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哲路 《今日辽宁》2005,(4):30-31
日前“,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会议在辽宁丹东召开,来自东北东部的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吉林、延边、白山、通化、抚顺、本溪、丹东等13个城市(州)的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集聚丹东,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以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36号文件精神为主线,以“友谊、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由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政府主办。其目的是形成携手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共识,研究制定整体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的工作推进框架,实现地区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性经济的共同发展。东北东部13个城市…  相似文献   

20.
面向"十二五"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对外文化贸易战略应涵盖以下内容:把发展对外文化贸易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环节,把握好"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调整的战略机遇,把握好节能减排对绿色产业的机会发掘,把握好信息化技术对文化市场的空间拓展,实施结合科技进步的产业创新战略,实施传承与包容的内容开发战略,实施面向全球的品牌建设战略,实施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战略.使中国对外文化贸易获得历史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