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0世纪中国语文观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关语文概念内涵的理解出现过三层次的区别:语文学研究的语文,主要指的是语文工具性构成的三要素——言语、文学和文章;语文学科着眼于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工具性知识个性;语文教育层次重视语文施于教育的课堂操作性.努力地协调语文文化(文学)教育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2.
针对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忽视甚至取消文学教育的现象,作者认为职业教育需要文学教学,因为它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还能有效地进行品德教育,培养人文精神,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是指遵循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 ,以完美的语言为手段 ,去实行语文教学 ,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素质和一定的语文水平的技能技巧。其基本特征是 :文化的负载性、描述的文学性、表达的情感性、表述的规范性、运用的多样性。运用时要富有美感 ,要协调一致 ,要灵活多变。  相似文献   

4.
“不学诗,无以言”,这是诗歌大国的优秀传统。然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最大的积弊之一便是忽视文学教育,而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是语文教育将融入文学教育,开始向人文方向同归。因此,在忽视文学(诗歌)写作教育的今天尤应拨乱反正。诗歌是一种最精炼、最有韵味、最适于抒发强烈感情的文学形式。诗歌写作则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和文学教育的最佳途径。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审美教育的最佳载体.而中学生的身心特征又具备了写诗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要想让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让文学底蕴不断丰厚,就必须让他们大量阅读。这就关系到阅读速度的问题,而学会默读,是提高阅读速度的关键。语文教师应该提高学生默读的能力,并将其看作阅读训练的基本目标。笔者在强调朗读指导的同时,也强化默读训练,而提高默读速度和质量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该说,现在的语文教师比之古代的教书先生水平高多了。古代的先生只会摇头晃脑地解说《四书》、《五经》,所使用的工具也不过是笔墨纸砚而已;现在的语文教师所教授的语文知识涉及古今中外,所使用的工具形形色色,包括先进的实物投影仪、多媒体。可是,古代摇头而歌的先生,让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理解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现在的语文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却使学生昏昏欲睡。学生对文学经典的无知,对“Q版语文”的追捧,对网络文学的痴迷,  相似文献   

7.
为完成河南省教委“面向21 世纪高工专《语文》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改革”的教研项目,我们从语文基础知识、应用写作能力、口语表达和文学修养四个方面,对省内的5 所高工专学校进行调查,发现高工专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工专《语文》课程内容和体系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文化也应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文化如果落实得好,则能很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位》的要求,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现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语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高职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本文对高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高职语文学科教学应该形成一种既提高高职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和文学素养,同时又要能够体现出学生专业特色的应用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学教育是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其中语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自学,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引导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才能培养出语文素质高的学生。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在追求自我素质完善的过程中,达到既教学生会学语文,又教学生会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研究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开展小学古诗的教学活动,对于搞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古诗教学应特别重视情感的引领,从而架起一座通往文学殿堂的桥梁;应着眼于语言的积累,着力于文化素养的提升;应倡导自主诵读,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应重视多元教学和意境教学,应当以对话促感悟;更应该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大学语文”视为一种高等母语教育,认为大学语文教学有两个基本作用:一个是建立语文规范,一个是促进文化认同。它必须建设并维护中国文学经典的正当性,通过引导和强调对具有庄重、雅正、严肃的主题和风格的作品的研读,在个体的个性人格健全和发展方面、在国民的文化认同方面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青年语文教师语文教改的生力军,任重道远。因而他们必须在专业功底、文化修养和教学理念方面夯实自己,做到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立志成为培养学生文化及文学的大师。  相似文献   

14.
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提出:“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学生如果能经常性地阅读文言文,领略我国古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断积累,必将提高其语文素养,丰厚其文学底蕴。可由于古今语义的差别,影响了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语文课程标准》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是,在我国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始终没有很好领会“例子”思想,许多师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课文问题的分析讨论上。将课文中一段段完整优美的语言转化为一个个问题,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6.
朱丽娟 《新天地》2011,(9):153-154
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语文的实践性,阐述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语文教学实际从两大方面,对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进行了探索:在生活中理解词语、在生活中学习生字、在生活中品味美句;在生活中感悟情感、将学校活动“语文化”、将课余生活“语文化”、将社会实践“语文化”。将语文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未来走向社会具备得心应手的语文能力。让生活成为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位各色别样人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美育将是本世纪教育的一翼。美育是人的人化、文化、美化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的质的规定性在于美育。以美育为核心改进语文教学,既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的必须,又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自1997年《北京文学》发表王丽的采访手记——《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拉开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序幕,中学语文教学刮起了强劲的改革之风。在倡导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前提下,学界提出了“语文素养”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国语文观念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关语文概念内涵的理解出现过三层次的区别:语文学研究的语文,主要指的是语文工具性构成的三要素--言语、文学和文章;语文学科着眼于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工具性知识个性;语文教育层次重视语文施于教育的课堂操作性,努力地协调语文文化(文学)教育的目标达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