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农民战争有无皇权主义?我认为:有。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容忽视的。下面仅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为例,略加阐述。借用王侯将相的名字、声望发动和进行斗争在封建社会里,借用王侯将相及其后裔的名字和声望发动起义,用以反抗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是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而秦末农民战争则尤为显著。这是他们皇权  相似文献   

2.
翻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会看到这样的历史事实,即在每一次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有些新王朝的统治者,迫于当时的形势和压力,在不损害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对农民作些让步,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怎么认识和理解这一政策?仅从秦末农民战争对汉初“休养生息”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秦始皇赢政,汉高祖刘邦,都是推行法家政治的、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秦末农民战争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长期以来,由于“四人帮”在史学领域的捣乱和破坏,在研究秦末农民战争和这两个法家人物推行的法家政治之间,特别是有关这次农民战争的起因、性质和作用问题上,散布了许多反动谬论,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必须加以批判和澄清。  相似文献   

4.
秦末农民战争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其历史功绩在于发凡创例,所以认识其特征自然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在于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将其若干特征加以排比罗列,而是在其诸特征中,找出它最基本的特征。这一基本特征的形成,既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物,同时又由于它的存在,支配和制约了整个农民战争的发展进程,并最终对以后的历史发展以深刻的影响。笔者认为,秦末农民战争的  相似文献   

5.
太平天国革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这次农民战争不仅规模宏伟,斗争时间持久,动员群众广泛,而且有着比较完备的军队和政权组织,形成了自己的理论,颁布了自己的纲领,推行了各种制度政策,与清政府对峙达十多年之久。作为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旧式农民战争,仍然不能避免重蹈过去旧式农民战争复辙的厄运。但是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在十九世纪中叶,当时中国正处在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的历史转变时期,决定了这次农民战争又不是封建社会里旧式农民战争的简单地重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太平天国革命带着什么新的时代特征?有没有可能向新的方向发展?前途如何?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以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所谓封建盛世,这是秦末、隋末两次农民战争的结果。尤其是提到“贞观之治”,使人联想到隋末农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和李密这一历史人物。尽管史学界对李密的评价问题展开过讨论,但有些问题,诸如:李密参加农民起义的原因、目的;他有否背叛地主階级的立场;他在瓦岗军作用的估计;应予以怎样的历史地位等,还值得仔  相似文献   

7.
刘秀论     
应该怎样评价刘秀?人们对他总是贬多褒少,无论在人中学教科书中,或者各种报刊上,一提到刘秀,人们就说他是大地主、大豪强、大粮商。说他在秦末农民革命的浪潮中混进了起义队伍,靠着耍阴谋,搞分裂,窃取了农民战争的胜利成果。并说东汉政权一开始就代表着豪强大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以历代规模比较大的农民起义,一般都会遇到民族问题。农民战争对民族问题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孤立敌人,壮大自己;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斗争造成困难,甚至可能导致起义的更快失败。此文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农民战争与民族问题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值得深入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分析农民战争中出现的几类民族问题出发,提出了农民战争中处理民族问题的几种方法,并指出了它对民族关系发展可能造成的后果;农民战争如果将民族问题上升为阶级问题对待,就可能促进民族间的团结和合作;如果单纯地将民族问题看成是民族间的欺压,就可能导致民族的仇杀。前者是农民战争应采取的政策,后者则是统治阶级的愿望。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战争中常常不能重视和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因而使农民战争受到损害。这是旧式农民战争不可避免的,我们应当总结这一教训。  相似文献   

9.
从“合力论”的角度看,秦末农民战争是在生产力、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和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由社会内部诸力量、集团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合力,并通过阶级斗争、军事斗争的方式解决矛盾,最终建立融合了各方意志的汉王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准备谈三个问题。一、从理论上探讨一下什么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二、研究一下在农民战争之后,统治阶级施行的什么政策;三、具体分析一下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这三个问题,总的来说都和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农民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并对历史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一种社会现象;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战争、自身的发展壮大以及与汉族的融合,也是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并对历史发展起重大影响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两大历史现象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还是有某种内在的联系?相互间又有什么影响?目前尚无专文论述。笔者拟以明末农民战争为中心,旁及秦汉以来规模较大的农民战争,对此进行初浅探讨,以期引起争鸣,得出有益的结论来。  相似文献   

12.
韩信:一个悲剧人物———重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断想王世英金宪淑韩信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涌现的不可多得的军事家;他足智谋,料事如神,在楚汉争雄之时,一展雄姿,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为刘邦打下半壁江山。但是,由于他不识时务,功高震主,而遭身死、夷灭三族之祸端...  相似文献   

13.
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起着削弱、破坏的作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封建社会的上行阶段,当封建制度还处在向上发展的时期,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是否也同样地起着削弱和破坏的作用呢?关于这一问题,在目前农民战争的讨论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就已发表的文章来看,在这一问题上,主要存在有两种对立着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无论在封建社会的上行阶段或下行阶段,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都是同样地起着削弱和破坏的作用,从来也没有推动封建制度向上发展。第二种看法认为:在封建社会上行阶段,农民战争对封建制度起着巩固、完善的作用;只有到封建社会的下行阶段,农民战争才促使封建制度走向削弱和破坏。  相似文献   

14.
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考察了农民战争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思想领域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所起的作用。作者指出,农民战争既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又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农民战争史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怎样认识中国农民战争的皇权主义问题,在史学界虽然是旧话重提,但却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讨论。要搞清这一问题,应该首先弄通什么是农民战争的皇权主义?皇权主义产生的阶级根源是什么?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本文试就以上两个问题,略谈管见。一“皇权主义”一词,见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斯大林《和德国作家艾米尔·路德维希的谈话》。斯大林在论及鲍洛特尼柯夫、拉辛、普加乔夫领导的起义“是农民反对封建压  相似文献   

16.
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王朝,严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汉朝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些“与民休息”的政策,来稳定自己的统治。西汉初年,山东的大部分地区是刘邦的儿子齐悼惠王刘肥的封地,当时曹参为齐国相。曹参曾跟随刘邦参加过农民起义,并且在山东活动时间很久,对于山东的情况比较熟悉。他亲眼看到秦朝在山东的地方政权经不起农民革命风暴的一击,就完全被摧毁了,许多在过去一向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地方官吏和豪强地主也大都被农民杀死或被赶跑了。为了稳定汉朝政权在山东的统治,他曾召集了当地的一些老人和学者,向他们征询关于如何能够“安集百姓”的问题。但是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言人人殊”。最后曹参在胶西找到了一位  相似文献   

17.
应当全面地历史地评价改良、让步和改良、让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研究人类社会的过程中,历来重视社会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各种形式,以及对抗阶级双方的斗争策略问题,对于社会革命、社会进化、改良或让步,对于不同阶级在不同时期所执行的革命政策、改良或让步政策,以及革命的或反革命的两面政策,都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具体研究中外历史上的这类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我国史学界,关于“让步政策”曾经有过广泛而激烈的争论,从许多方面探讨了上述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应该承认,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在涉及“让步政策”的许多著述中,的确存在一些缺点或错误。例如,强调农民战争对历史的推动作用要通过地主阶级的“让步政策”体现出来,忽视了农民战争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为历史发展直接开辟道路的作用;将生产的发展直接归因于“让步致策”和阶级矛盾的缓和,不注意阐明“让步政策”  相似文献   

18.
西汉王朝建立至汉武帝即位这六十余年的时间里,社会经济在秦末战乱的基础上出凋敝而恢复而发展,被称为“末业”的工商业亦随之繁荣起来。为什么在“重本抑末”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会出现汉初的“末业”繁荣呢?一汉初“末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经济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论及汉初的“本末”政策时,许多学者往往据刘邦的诏令而认定汉初封建统治者实行了严厉的抑商政策。对此,我们应结台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作具体分析。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就已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继之以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烈火,楚汉相争的烽烟,连年战乱使得社  相似文献   

19.
“四人帮”是“让步政策”的鼓吹者。他们胡说“农民战争往往客观上为法家路线的继续推行或法家思想的继续传播扫清了障碍,开辟了道路。”(梁效《农民战争的伟大历史作用》)“农民战争给旧的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猛烈冲击……是形成和贯彻他们的法家路线的重要条件。”(柏青《坚持古为今用,研究儒法斗争》)“法家”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因此用马列主义的阶段斗争学说,结合我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具体史实,对我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各个问题进行全面的创造性的研究,将会不仅更正确地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对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也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这方面,毛主席对我们已有很多原则的指示。如何根据这些指示,用具体的史实进一步来研究、分析和阐述我国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发展规律,无疑是当前历史界一项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