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湖南省张家界市为例,利用改进的生态足迹法来度量旅游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将旅游生态足迹分为可转移足迹和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两大类。利用改进模型计算分析了2007—2009年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显示该地区旅游消费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朱科 《经营管理者》2013,(28):132-13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呈现出几何式的爆发性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年前中国的能源消费仅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而2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能源消费已经高出美国近20%。20年前中国还是能源出口国,而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在未来20年我国对于化石能源的需求还将呈扩大趋势。而中东-北非局势的恶化也促使中国进一步拓宽能源获取渠道,谋求多元化发展以规避风险。反观阿富汗,这个经历了10年内战又经历了10年的反恐战争的国家已是满目疮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政府开始着手经济重建,而矿产及油气资源输出无疑是在短时间内改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有效手段。虽然阿富汗的油气资源储量算不上丰富,但优越的战略位置能使其成为中国潜在的能源获取基地和中转站。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多数火力发电厂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火电行业持续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城市通勤距离更远,同时通勤交通工具的选择性也更多。究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需要怎样的通勤?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的角度,以人均通勤生态足迹最小化为目标,利用GIS技术探索了城市目前的人均生态足迹,最优的人均生态足迹和各个工作区或小区通勤距离合理性程度。最后提出在生态足迹思维下如何改进城市通勤从而降低人均生态足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当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面临着其他能源形式的挑战。今后化石类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转变是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目前还处在化石类能源与非化石类能源并重、能源使用由传统能源向新型能源转变的转型期,煤炭利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我们也应当未雨绸缪,大力促进煤炭向工业原料和油气替代品的转化,积极推进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曾经支撑起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渐枯竭。那些靠化石燃料驱动的技术已陈旧落后。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整个产业结构也运转乏力。过去30年里。我一直在寻求一种使人类进入“后碳”时代的新模式。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相融合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相似文献   

7.
足迹自动识别系统是一类高速度、高效率、低人力成本的刑事科学技术软件。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多,跨区域流窜作案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推广使用足迹自动识别系统能对串并一系列跨区域流窜性案件、及时锁定犯罪嫌疑人、提高破案效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案件与现场足迹录入、足迹图像处理与特征绘制、足迹查询与串并三方面探讨该系统的实际应用,并对系统技术进展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城市雾霾俨然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大阻碍,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数据显示,城市及其周边范围内大量使用传统化石类燃料是产生城市雾霾的主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对使用传统化石类燃料的声讨此起彼伏,新能源的开发如火如荼,但却没能从根本上阻止城市雾霾的恶化和加剧趋势。面对这一困境,需要政策制定者改变治理理念。研究表明,现阶段应致力于优化我国能源获取方式、调整能源产业空间布局,同时注重能源结构的中长期规划,尽快换取雾霾治理拐点到来,才是当下雾霾治理破局最现实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介绍了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在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而提出生态足迹模型是目前可持续发展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提供了重要途径,为科学制定土地利用及相关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动态CGE模型,以化石和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为对象,模拟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改革对经济发展、资源效率、碳排放及雾霾治理的差异性影响。研究表明:总体而言,能源补贴政策对宏观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能源消费强度;不同类型的能源补贴政策方案影响的差异性较大,化石能源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对环境改善和碳排放目标实现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煤炭补贴能有效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极大促进产业总产出和经济增长,但会不利于环境改善,对可再生能源补贴有利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和人均资源盈余改善,降低污染物和雾霾排放增速;因此,必须注重不同类型能源补贴政策协调性和差异性,短期内以化石能源补贴为主,长期而言,应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补贴,更加有利于低碳转型和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建立了基于能值分析的房地产建设项目生态足迹评价模型,计算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生态足迹,以此来分析房地产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评价项目的可持续性。并以长沙市某房地产建设项目为例,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建设项目产生了2 107hm2生态足迹,承载效率指数大于1,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最后,提出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减少项目建设物资投入、发展循环经济等措施,实现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技术转移指数,并以此表征技术转移行为。通过筛选可持续发展指标,采用影响效益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测算了北京市2007-2012年技术转移行为对可持续发展系统及子系统的贡献。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市技术转移行为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大贡献。其中,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的贡献呈增大趋势,但是对区域资源贡献呈波动状态,亟须采取必要措施,提升技术转移行为对区域资源贡献。  相似文献   

13.
面向低碳经济的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是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从根本上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模式。世  相似文献   

14.
能源,是任何文明的根本动力,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遭到了污染,能源和环境出现双重危机。2003年英国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发了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完善我国的低碳能源法律,有利于促进低  相似文献   

15.
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重要工具,本文开展1980—2009年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随着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重要性越来越被重视,对政策能够产生一定指导作用,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方法也逐渐被应用到发展中国家尤其亚洲的一些国家。在新加坡、韩国、印度、泰国和台湾等,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整性和因果关系研究中,主要有三种情况出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亦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无Granger因果关系。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结论甚至完全相反。中国能源经济之间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近年来才受到关注,文献数量不多。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迅速增长,能源消费紧张,北京市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6.
工业部门(包含电力工业)是中国碳排放量最多的国民经济部门.探寻工业部门合理有效的碳减排路径是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本文分解了中国2000年—2019年工业碳排放历史演变路径的驱动因素,预测了三种情景下2019年—2060年工业碳排放的潜在演变路径,估计了工业部门碳中和进程中所需的投资额,讨论了不同减排时点选择下投资需求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规模效应和效率效应是历史演变路径中最关键的驱动因素,而化石能源清洁转化效应、化石能源内部结构效应和清洁能源替代效应的影响较小;2)非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为能源效率提升和清洁能源消费替代,电力工业未来核心的碳减排技术路径则为清洁能源发电替代;3)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工业部门碳中和的进程中需要超过300万亿元的巨额投资,所需投资主要集中于高排放的非电力工业.本文最后提出了“以技术为核心,以市场为机制,以政策为引导”的中国工业部门实现碳中和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韩国是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对化石能源依存度高,经济结构以高耗能、产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产业为主。因此,韩国成为世界上第九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家,且增长速度极快。为改变碳排放大国的形象,韩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推出了一系列的"低碳、绿色增长新政":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存度;加速对再生能源的研发,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从身边点滴做起,倡导国民低碳绿色生活。这一切对我们的发展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8.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要求我国能源经济系统进行深刻的转型。本文利用中国-全球能源模型(C-GEM)等模型工具,研究了碳中和愿景下我国能源经济转型的路径,定量评价了主要减排措施在不同时期的减排贡献度和所需的政策干预力度,对能源经济转型路径的关键特征指标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研究表明,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我国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60年单位GDP能源消费相比当前下降75%以上;持续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优化,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80%以上;大力推进电气化和电力系统深度脱碳,2060年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至70%以上,非化石电力在电力供应中比重提升至90%以上,电力系统在2045~2050年间实现净零碳排放;碳定价机制将在碳中和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激励。研究还表明,碳中和将有助于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30年和205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2万美元和3万美元。  相似文献   

19.
浅析煤炭工业在我国基础能源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绝大多数能源的利用又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构成巨大的破坏。经济、能源、环境协调一致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前提。 基础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之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根据技术成熟情况,基础能源目前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能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等;一类是新能源,包括生物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等。 (一)备种能源应用比较 1.化石燃料。当今世界的能量消费的90%是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生态足迹模型测度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从而界定出我国资源富集型地区,并利用1992~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