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老逝世,对我这个曾经在郭老身边工作过的人来说,由于永远失去了自己心目中一位最尊敬而又亲切的长辈,心情是十分沉痛的。遵照郭老遗嘱,他的骨灰已撒在大寨土地上;这不禁使我联想起郭老的一首大寨诗。那是一九六六年春,我向郭老索求墨宝,郭老把他所作《大寨行》组诗中的末首《颂大  相似文献   

2.
一九四六——四七年在上海大革命失败,郭老避居日本,是从上海出发的,十年之后,“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郭老回国抗战,又是从上海开始的。所以经过八年抗战,郭老又到上海,上海人民都有对他重回故地倍增亲切的感情。郭老是一九四六年五月上旬到上海的,我在五月二十一日上午去拜访了他,是吉少甫同志陪我去的。那时老吉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也从重庆迁移到了上海,有出版全套郭沫若文集的计划,我曾把几本郭老过去在泰束、光华、现代等书店出版的早期著作,送给他们备用,当我知道敬仰已久的郭老到了上海,很想见见他。老吉征得郭老的同意,满足了我的要求。当时他住在虹口区溧阳路,是沿马路有木栅门的一座日本式小  相似文献   

3.
今年十一月十六日是郭沫若同志九十诞辰纪念,这使我想起四十一年前重庆开展庆祝郭老诞生五十周年的一些情景。 为什么是四十一年前?因根据当时习惯,一般人年令大都照虚岁计,所以在1941年举行。这一年又正好是郭老创作生活二十五周年纪念。重庆文化界以  相似文献   

4.
在这里想就武则天的剧说几句。过去武则天的剧本,有宋之的的,主要从男女平等角度来翻案,不够全面;越剧《则天皇帝》把武则天写成一个失败者,令人丧气。郭老的《武则天》剧本的确后来居上,郭老因为传记式的剧本不好写,就选择了一段(679—684),期限仅仅五年,以徐敬业叛变事为中心,可惜我没看过。郭老在《我怎样写武则天?》文章里(《光明日报》62.7.8)说:“以艺术为主,科学为辅”,又说“看了不少关于武则天的材料”。我对艺术外行,不敢谈,只谈谈科学性这方面,也就是郭老所根据的史料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物报与日本大修馆合作拍制文物录像片《汉字发展史》,笔者忝列学术顾问参与其事,因而有今年6、7月间的扶桑之行。记得十四年前郭老逝世的时候,容希白师曾命我整理郭老流亡日本期间写给他的数十封论学书信,辑成《郭沫若书简——致容庚》一书。笔者在编注此书的过程中,对郭老海外十年的亡命生活和学术成就一直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次有幸实地考察,很希望能进一步弄清郭老书简的背景材料,并探讨其  相似文献   

6.
郭老的一篇佚文(附后),实际上是一段序和十六首诗。一次找寻到这么多佚诗,是十分令人兴奋的。事情得从郭老生前的秘书王廷芳同志1980年6月8日写给我的信说起。信中说:我看到吉林《社会科学战线》第二期的补白中,有你一篇小文章,很受启发。一九四七年初,上海某报纸或杂志登了一篇题为《续“狐狸篇”》,署名为“牛何之”的文章,作于一九四七年一月二十四日。从笔调上看很象是郭老  相似文献   

7.
关于《李白与杜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九七二年,郭老的大作《李白与杜甫》发表了。差不多在拜读的同时,就想写封信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向郭老请益。可是一直未能如愿。只是在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即兴式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去年十月,我参加了过去我们编写的那部《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的修订工作,住在中山大学,东道主人要求我们每人  相似文献   

8.
忆郭老     
郭老病逝的噩耗传来,我正卧病在医院,悲悼不已。四十多年前开始的学术交往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 郭老和我的学术友谊始于一九三四年夏。当时他被迫旅居日本,在不自由和艰苦生活的条件下,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并且为了掌握准确而丰富的史料又钻研了殷虚甲骨文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由于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加上他有广博的文史基础,聪敏过人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读到贵刊第三期所载《郭老未发表的七律》一文,深受启发;但文章中似对郭老与金静庵唱和的经过未搞清楚。这虽然不过是个细微末节,但关系到老一辈的革命家与学者间的唱酬,有必要把它搞得确切一些。我们依据的既然是《静晤室日记》(未刊稿),如无其他资料,我看可以作如下的推测: 一、1945年3月24日晚,金静庵“撰一诗赠之”,日记未反映出几时把它送给郭老的,然而文章却说,他把26日的修改稿送给郭老。我看不对。这有郭老后来的和诗初稿  相似文献   

10.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把郭老一部份早年的家书介绍给读者。六十年前,郭老东渡日本留学期间,眷恋祖国,怀念亲人,家书频传。岁月峥嵘,其间虽有纷飞的战火,国民党的迫害,“四人帮”的浩劫,然而至今却也有相当部份郭老亲笔手书的家信,为乐山文管所搜集、保留、珍藏了下来,这实在值得庆幸! 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风云变幻。年轻的郭老忧国忧民,他怀着“伤心国事飘摇甚”(见《郭沫若少年诗稿》)的沉痛心情,抱着富国强兵的祷愿,辞亲去国,为寻求振兴中华之道,到了日本。在日本,郭老十年勤苦,十年奋斗,放眼世界,留心国事,砥砺志节,横溢豪情。这十年,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十年,关键的十年;也是郭老思想发展史上决定性的十年。这些家书既是这十年中国社会的一个侧面的深刻反映,也是郭老亲手留下的关于他的这段经历的相当真实而可靠的记录。它是学习郭老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奇珍。这里发表的家书是:一九一三年三封,一九一四年十一封,计十四封。我们将它按时间顺序编排,并对每一封信的写作年月作了考订,加了一些简要的说明和注释。郭老家书的整理编注工作,是在中共乐山地委、市委的领导下进行的。郭老的亲属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此致谢。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缺点、错误难免,敬望专家和同志们教正。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的第一首新诗,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从此郭老诗兴勃发,成为一代诗人。郭老在《我的作诗的经过》中说:“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我本不认识,但我的诗寄去不久便发表了出来。”郭绍虞同志在《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一文中说;“但我不敢掠人家之美,因为我没有在上海《时事新报》当过《学灯》编辑”。这是郭绍虞第四次表示否认自己是《学灯》编辑了。茅盾同志一九一九年也在《时事新报》做过编辑,据他回答笔者说,当时郭绍虞不在《学灯》编辑部,而是在北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们有机会读到郭老于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三年在日本研究古文字期间写给容庚先生的一批书信(计五十八件,内十一件为明信片)。信的内容,大多是关于殷墟甲骨文字和殷周青铜器铭文的反复研讨。这批书信是郭老当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古文字学的研究,在甲骨文和金文这一领域里不断开拓并作出重要贡献的真实记录。在郭老已经离开我们的今天,读到如此珍贵的亲笔信件,心情尤其不能平静。郭老当年的战斗业绩,又一次引起我们对他老人家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八年,郭老在汉口任抗日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名为国民党治下做官,实在敬爱的周总理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的文化宣传工作。一九三九年,其父郭膏如去世。郭老奔丧回家,与其兄开佐、弟开运(郭老名开贞),合做《祭父文》一篇。据乡里知情人士言:此文系郭老执笔。其中,叙一九三七年秋,冲破万难、奔赴国难的经过,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家、革命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著名社会活动家郭沫若同志的逝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是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重大损失。郭沫若同志从一九一八年初夏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到一九七八年五月发表《衷心的祝愿》,经历了整整六十个寒暑,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巨大贡献。当全国人民及世界进步人士悼念郭老,学习郭老的时候,重读郭老的《女神》,使我们倍感亲切。这是郭老的第一部作品,又是我国第一部革命诗歌巨著。它凝  相似文献   

15.
杰出的诗人兼历史学家郭沫若同志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最后一章《杜甫与苏涣》中,认为苏涣是“造反诗人”、“人民诗人”。他在此书最后一句话说:“如果要从封建时代的诗人中选出‘人民诗人’,我倒很愿意投苏涣一票。”郭老的这一结论,我不敢苟同。1971年公开发表了郭老的《李白与杜甫》一书,可以看出,郭老是在研究杜甫的过程中发现了杜甫对苏涣“倾倒备至”,从而起意研究苏涣并发现了苏涣。我们就顺着郭老的路子,从杜甫与苏涣的关系入手探讨一下苏涣的为人及其政治活动与文学活动。苏涣只留下四首诗。关于他的史料,零星的有几条,都非常短,并且间接的居多,而杜甫有关苏涣的诗就有三首。  相似文献   

16.
具有世界影响的我国杰出的诗人、作家、学者、革命战士郭沫若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四年多了。今年11月16日,是这位文化伟人的九十诞辰。 缅怀郭老生前巨大而多方面的贡献,不能不使人肃然起敬。郭老的一生,是用剑、舌、笔战斗的一生。从“五四”以来,在翻天覆地的中国历史变革中,在斗争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郭老都建下了不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1月16日是郭老沫若九十诞辰纪念日,我因卧病未能列席纪念座谈会实为一大憾事。现补记我对于郭老的几点认识,以抒作者对于这位史学大师的缅怀之忱。 郭沫若长我约廿五岁,因而我是一直视他为长者的,在治学方面又师承其创新的精神。因此,在《金文新考》著述中我称郭公鼎堂而不名,以示敬意。  相似文献   

18.
郭老早年写过不少咏故乡的诗,多数收入他的诗集中,1939年那次也写了好几首咏故乡的诗,那些诗虽没有公开发表,但郭老却曾书写了好些条幅赠送友人,笔者也得到两幅,珍藏迄今,现发表以供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19.
<正> 郭(沫若)老在学问上是大家,一点不带小家子气。每读其文,如临乐山沙湾之山水气势。鄙人若干年来在古史分期问题上、在西周社会性质问题上、在井田制度上,曾与郭老有过不少次的争论,有时争论得很激烈;但在先秦思想、先秦文化方面,则与郭老每多契合。前些年听到过一句传言,说“《十批》不是好文章”;与此恰恰相反,我认为,《十批判书》是郭老写得最好的一本书。当然说好,也还是从气势(或气魄)说的;至于具体论点,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贵刊一九七九年第三期“补白”《郭老首次发表的新诗》里引郭沫若同志的话说: “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我本不认识,但我的诗寄去不久便发表了出来。第一次看见了自己的作品印成铅字,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按,这里所提及的“那时的《学灯》编辑是郭绍虞”,巳由绍虞先生本人在一九七九年五月出版的《战地》增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