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章强 《经理人》2006,(2):84-85
2005年9月,罗莱公司罗莱品牌喜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5年 6月,罗莱把享誉巴黎的时尚家居品牌Saint Marc纳入怀中,并牵手世界著名家居品牌喜来登,结成战略联盟体;2005 年4月,从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传来消息,罗莱家纺生产的“罗莱”牌床上用品荣列2004年度同类产品市场销量第一位,按2005年上半年销量预测, 罗莱在2004年突破6个亿的基础上,2005 年有望突破10亿。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作为后起之秀的罗莱,是如何在对手如林的家纺行业中异军突起成为行业黑马的呢?  相似文献   

2.
<正>2003年初,国内家电企业科龙公司推出了全新的低端冰箱品牌"康拜恩",该品牌的销量在极短的时间内便迅速攀升,当年达到100万台,位列全国单品牌销量第五名,可谓一飞冲天。不但是康拜恩的主要对手杂牌冰箱日子难过,连容声、海尔、新飞、美菱"四大家族"也明显感觉到了威胁。科龙公司高层也是信心十足,甚至放出了要在2004年将康拜恩做进四强的豪言。然而,2004年康拜恩上交的成绩单却令人大跌眼镜,全年销售量竟然不足30万台,还不及上年度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浪莎控股集团与日本伊藤忠、以色列特芙隆公司签订协议,共同投资2.4亿元兴建占地700多亩、年创产值6.5亿元的“中国内装工业园”。“我们要打造‘中国内装第一品牌’,实现从常规内衣、保暖内衣到内装产业的衍变”。浪莎老板翁荣金说,他要主推一个独特的“内装”概念,涵盖从内衣到袜子等多种服饰品类,从高达500亿元的中国内衣行业分一杯羹。这位袜业大王对延伸产业链显得信心十足。他表示:“除了我们自己,浪莎没有对手!”鸡毛换糖“消费者想到袜子,就想到浪莎!”翁荣金有理由骄傲:截止到目前,他生产的袜子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17%,成为…  相似文献   

4.
舒雄 《经理人》2005,(4):74-75
如果缺乏追随者,领导品牌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强大请看这样两个数据:品牌市场占有率85%;品牌知名度90%。一个品牌拥有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与知名度,对行业内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而言,都意味着“恐怖”。这个令对手“恐怖”的品牌就是“维维”。在豆奶行业,“维维”已成为整个品类的代名词,牢牢占据“豆奶”的概念。对比另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5.
《领导决策信息》2014,(8):18-19
正褚橙,因传奇人物褚时健得名。2012年褚橙首次大规模进入北京市场创下一橙难求的局面。2013年,其销售范围扩至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22个城市。仅"双11"当天,"本来生活网"褚橙销量超过2012年销量200吨,创下国内农产品销售奇迹。而后利用企业家名人效应而命名的水果纷纷出炉,柳传志开卖"柳桃",潘石屹则不遗余力地展示他的"潘苹果"……"名人水果"热销的背后,让我们看到一个新型农业模式,从产品培育、合作生产、销售渠道到品牌塑造,建立起依靠电商的销售渠道,完成农业与电商的结合,有效地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勇毅 《经理人》2006,(7):104-105
淡季销量的增长更多是从竞争对手手中抢来的“旺季做销量,淡季做市场”。在惨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但要求白酒企业在淡季要做市场,也要做销量。但显然,淡季销量的增长不会来源于市场的增量,更多来源于对手的减量,就是在对手松懈时从他们手中抢。这也是“淡季旺做”策略被采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光辉 《经理人》2005,(2):72-73
缺乏清晰的品牌核心价值是目前中国涂料品牌存在的关键问题2003年,中国涂料市场呈现高速增长, 中国建筑涂料市场实现产量76.3万吨,同比增长17.1%。随着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西部大开发的进行等,中国建筑涂料市场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与国内涂料市场高速发展相反的是,很少看到崛起的国内涂料品牌。随着立邦等品牌市场领先地位的建立,国内涂料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2004年,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扬更让脆弱的中国涂料企业雪上加霜。中国涂科企业如何树立自己的品牌大旗,赢得竞争?  相似文献   

8.
张建平 《经理人》2004,(6):84-84
山水音响是个有着60年历史的知名音响品牌。  相似文献   

9.
国内广播市场从80年代末“中讯”等几个品牌发展到今天的数以百计的品牌争锋。个中原因一是近几年市场容量的急剧扩火及较大的利涮空间驱动;另一个是以中讯为代表等品牌近20年积累技术层面的成熟及不凡的口碑,带动了国内公共广播行业的超常速发展,但硝烟四起的竞争中也蕴藏着变数……  相似文献   

10.
广告促销没有相应的推销能力支持,将成为无本之木。销量如果没有品牌的基础,也是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11.
一个被飞利浦忽略的品牌,悄悄做到了国内销量第一凭借着“步步领先着着超人”的企业理念,凭借着与全球老大飞利浦在错位竞争中角逐的竞争战略,超人2005年实现全球销售720万电动剃须刀,位居第四!在中国市场,超人以613万只的销量,成为电动剃须刀销量冠军!2006年6月20日在上海金茂大厦召开的2006超人品牌(中国)战略峰会上,连续10年位居电须刀自主品牌销量首位的超人集团,正式向电须刀全球老大飞利浦宣战。超人集团总裁应正在挑战宣言中明确表示了“三步走”的挑战目标:在2006年,中国市场电须刀的产销总量超过飞利浦;2010年,中国市场电须刀的产…  相似文献   

12.
李薇 《经理人》2006,(10):94-95
年初刚刚上台时,常常被问“新官三把火”是什么?李绍唐笑言没有“火”那么暴力的做法,倒是制定了“市场占有率、企业成长、智能手机品牌第一”的目标策略。“三个第一”策略:一、建制优化终端渠道,带来高档的智能手机形象;二、增加行业别的解决方案,三、加强与移动的捆绑,建立重点事业伙伴机制。一切行动化,用这三个支柱——三足鼎立完成2007年100万台销量的梦想佳话。  相似文献   

13.
周凤姣 《经理人》2009,(7):60-60
受金融危机影响,投影机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处于出货量前三位的品牌东芝、日立、爱普生纷纷遭遇“逆境”。东芝退市、日立退出商务零售、爱普生销量大降的消息充斥坊间。比如索尼、日立、松下等日系品牌,已采取了涨价攻略。与此相比,国内民营企业—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公司),在金融危机下,却泰然自若。  相似文献   

14.
沈伟民 《经理人》2012,(7):76-81,16
打出"品牌矩阵、渠道挖潜、电商探索"组合拳2012年,众多家纺企业和其他零售行业一样,正直面消费者信心不足的困境。根据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截至2月份的统计,全国50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2.78%,自2011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这轮危机带来的压力,超过2008年。"罗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薛伟成并没有掩饰自己的忧虑。不过,他认为这也是行业竞跑或者洗牌的最好时机。根据2011年财报,罗莱家纺以23.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4.18%的净资产收益率,继续保持其2005年以来的行业老大地位。为此,薛伟成提出,要带领罗莱在2016年进入百亿俱乐部。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对于成立仅12年的奇瑞汽车是不折不扣的考验。但奇瑞的成绩单却是非常亮丽的—今年1~5月份,奇瑞销售突破17.9万辆,创历史新高,销售量同比增长65%!并连续第10年蝉联国内自主品牌销量冠军。逆势下,奇瑞成长的秘诀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尽管国内许多知名餐饮品牌这些年来搞连锁、搞特许蔚然成风,甚至不少成功的餐饮品牌还制定了"尽早成为中国的麦当劳"的雄伟计划,但是,我们看到,这些品牌扩张的步伐往往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后就嘎然而止了,其继续扩张的脚步再也没有原来顺利,并且,他们发现,以前连锁和特许起来的店门,如今很多不是在微利中苦苦支撑,就是选择了关门大吉,别说像麦当劳一样成为全球性的快餐品牌,就是要在国内形成一个大气候--对比起当初的雄心--也似乎显得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17.
姚林  邓世勇 《经理人》2004,(7):90-91
强劲的“造车冲动”使轿车报刊广告共投放21.78亿元,同比增长了106.57%。在过去的2003年,中国汽车工业一片繁荣。几个数据和现象足以说明:一是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3年,中国轿车的产量首次突破了200万辆,销量超过了197万辆。产量和销量分别比2002年增加了83%和75%。中国首次超过法国,成为了世界第四的汽车生产大国;二是2003年前三季度,北京汽车行业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2%,这意味着近50%的工业增长来自汽车。三是格林柯尔、红塔、比亚迪、新飞、奥克斯等传统家电、手机、烟草等行业入主汽车行业,引发了一股强劲的“造车冲动”。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00年国内企业间并购重组经典个案,彭作义无疑是最出风头的人物。自1996年出任青岛啤酒集团总经理,彭作义一手主导了青啤的并购战役,仅数年时间就并购国内啤酒企业28家,产量由38万吨猛增到180万吨。彭作义铁了心要把青啤并购之路走到底,因为他认准了一个理:“没有市场的名牌,算什么名牌?没有产量与市场这两条腿,青啤永远走不远。”在他看来,大规模并购也是青啤多年来“有品牌,无规则”现状  相似文献   

19.
佟景国 《经理人》2009,(11):102-103
中国的很多企业在与跨国品牌的竞争过程中,支持不下去而退守到商超、地产、投资、互联网领域。但也不乏没有环境依托却弱势突破的品牌和公司,譬如钟表行业的飞亚达、服装行业的歌力思、灯具行业的阳光等。他们在与世界品牌竞争的过程中不但没有灭绝,反而越来越强大,他们生存的奥妙何在?在与全球品牌的竞争过程中,中国品牌到底该如何实现弱势突破?  相似文献   

20.
名牌当自强     
<正> 随着国门的打开,各种各样的洋品牌、洋名牌大举登陆国内市场。面对洋货咄咄逼人的进攻势头,不少国产名牌也不甘示弱,奋起抗争,老品牌在竞争中日渐成熟,新品牌在竞争中迅速崛起,让国人感到欣喜和崇敬,对国产名牌更多了一份关注和偏爱。在欣喜之余,我们也遗憾地看到,仍有不少国产名牌之花在市场竞争中枯萎、褪色,甚至消无踪迹。 仅以计算机领域为例,据统计,1990年占我国市场份额最大的10个品牌中,中国占8个,外国占2个,而到1995年情况则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