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有为著《春秋董氏学》,晚清经学家皮锡瑞称“董子之学”,1935年《协大学术》刊登李兆明《董学研究》一文,遂生“董学”一词,与孔学、孟学、荀学、朱学、陆学、王学并列,各领风骚千百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周桂钿教授,由张岱年、钟肇鹏等先生指导撰成《董学探微》一书,主要内容乃十二论——宇宙、人性、仁义、义利、贤庶、德才、贵志、名讳、辞指、常变、中和、大一统,造诣深度与广度超越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及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专章、李威熊《董仲舒与两汉学术》、赖庆鸿《董仲舒政治思想之研究》、周辅成《论董仲舒思想》等,堪称董学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荀学继承孔学而有新的发展,使“迂远而阔于事情”的孔孟儒学变得切实可行,成为由先秦儒学转变为两汉儒学的纽带和桥梁,对儒学的发展,尤其是对儒学的被付诸实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就儒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来说,荀学与孔学、孟学、董学无疑具有同等的地位。然而荀学却长期遭受冷遇,其著作自从西汉末年刘向校订之后,几百年间湮灭无闻,一直到唐代才有杨倞为之作注,又经几百年后,清人始重治其书。与《论语》、《孟子》的注家蜂起,成为士人  相似文献   

3.
华友根著的《董仲舒思想研究》一书,已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此专著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扼要,不仅讲了董仲舒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董仲舒思想的渊源、董仲舒的哲学思想、董仲舒与今文经学的关系;而且论述了董仲舒的政治法律思想、社会经济思想、以及历史与民族的观点。同时,附录了董仲舒生平事迹的年表,对于某些有疑问的年代进行考释,并对董仲舒主要著作的内容进行简明的介绍。如此全面论述董仲舒思想,在已出版的有关董仲舒的著作中是仅见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为,董仲舒的经学解释与"天的哲学",塑造了汉代思想的特性,影响到先秦儒家思想在发展中重要的转折,在思想上的意义特为重大.徐复观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之公羊学的建立,揭示其经学解释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天道与社会政治人生之道贯通起来,构成了天的哲学;天的哲学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徐复观的解释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阐释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政治背景、个性人格对他思想形成的影响;二是同情理解董仲舒其人及思想,一方面能深及他思想建立的动机和目的,另一方面能抉发专制政治对他思想的歪曲利用与后世小儒对他思想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董仲舒顺应时代的需要,在儒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从先秦到汉初的各家思想,建构了一套相对完善,比较系统的政治哲学体系,对汉代的政治生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以后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董仲舒政治哲学,充分发掘和利用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政治哲学所提供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经验,对于构建中国政治哲学体系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由于篇幅所限,这里就董仲舒政治哲学作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董仲舒思想的消极方面评论较多。本文以《春秋繁露》为例,说明董仲舒的社会政治思想中还有积极的因素,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7.
董仲舒的"天"与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建东 《甘肃社会科学》2007,(3):188-191,152
董仲舒是一位对汉代社会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也是中国古代具有人格影响的政治人物和学者.他的"人"与"民",及其"顺命"的统治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实施统治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内容.认识董仲舒的统治思想,对认识中国传统政治观点意义非常.  相似文献   

8.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阶段人的本质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上。经济上 ,人既是主人 ,又未完全实现主人的地位 ;政治上 ,人虽享有民主权利 ,但尚不够充分 ;思想上既接受马克思主义 ,又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渗透。因此 ,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与协调 ,促使人的本质向社会进步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9.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是天人在形体结构上的一致。第二是天人在思想和道德意识上的一致。第三是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帝王的一尊和政治的一统。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完成了天人合一由理论到政治实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王雪梅 《殷都学刊》2007,(4):149-153
清代孟学研究呈现考据特色,考据性的孟学著作浩繁,成绩卓著,但考据的孟学并非孟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一方面考据孟学流于烦琐;另一方面是以曲折而隐晦的形式表达思想,显示孟学在清代演变的思想轨迹,如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焦循《孟子正义》。  相似文献   

11.
现在不少人认为,董仲舒作为封建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享有与孔子、朱熹并列的盛誉,是影响中国政治历史最大的三大思想家之一,而董仲舒“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只不过是其政治哲学的理论表现形式而已。本文提出董仲舒自然政治与神学政治的二律背反,是否有悖于常识?是否论题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判断?下面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加深对董仲舒政治哲学的认识,推动董仲舒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王雪梅 《北方论丛》2008,(1):108-111
清代孟学研究呈现考据特色,考据性的孟学著作浩繁,成绩卓著,但考据的孟学并非孟学发展的终极目的。一方面是考据孟学流于烦琐;另一方面是以曲折而隐晦的形式表达思想,显示孟学在清代演变的思想轨迹,如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焦循的《孟子正义》等。  相似文献   

13.
从荀子、董仲舒看儒家的人与自然关系学说郭金平惠吉星天人关系是儒学哲学的核心和基础,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之一。但从现存资料看,孔孟较少直接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主要考察荀子和董仲舒的有关思想,并由此来把握儒家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一...  相似文献   

14.
荀子在思想史论上的成就不能同他创立的荀学体系并称,这和《庄子·天下篇》的哲学思想不能同它的思想史论价值并称一样。但荀学体系毕竟和荀子的思想史论直接相关。近年来,研究荀学的书籍和论文确实不少,也出现了许多较好的研究论著。学术界在一些诸如荀子是先秦时代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等基本问题上,已取得了公认,这是值得肯定的成绩。然而,研究哲学史的传统方法,在荀学的研究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大家还是习惯于按过去形成的程式分解荀子,所以论题还只限于宇宙观和认识论方面。至于荀学体系及其思想史论问题,则研究得不够。因此,本文以前人成果为基础,就这一方面作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两汉的孟学研究及其思想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汉的孟学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西汉初,《孟子》被置为传记博士的时期。二是在昭帝主持的盐铁会议时期,孟学得以复起。三是在东汉时期,先有王充撰写《刺孟》、后有诸儒为《孟子》作注。两汉治孟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张扬了一种人道思想和理性政治精神,从而对打破经学独尊和促进儒、道两家思想的整合,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申波 《江淮论坛》2014,(1):44-48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当前学界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主要涉及儒学如何现代转换以适应现代社会,并融入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汉代儒生融合儒法的努力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借鉴意义的。从理论上设计儒法合流的,主要是汉代那些儒生,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汉初儒生的特点,在于思想上受荀学的影响较大,不少人还具有相当丰富的政治经验,所以他们有个从迂阔到务实的思想转向,但他们身处过渡的社会环境,所言大多就事论事,没能形成庞大精微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在过去的研究中 ,学者们从多角度探讨了董仲舒的思想 ,如天人感应论、人性论、灾异论、政治论等等 ,并指出董仲舒创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或政治思想体系。关于这个新的思想体系的基本性质 ,学界通常认为是新儒学。本文从政治神学的角度透视董氏学说 ,认为董氏学说具有政治神学特征 ,即政治学与神学相辅相成。没有政治学 ,其神学就失去了目的和意义 ;没有神学 ,其政治学就失去了理论上的终极关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民传统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分析徐勇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具有双重性特点的阶级。学术界对传统农民经济上的双重性,如既是劳动者又是小私有者等多有论述,而对其政治文化方面的双重性则论及较少。本文试从古代农民的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政治观念层面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学的核心,而荀子的礼学体系则是在礼性关系的基石上构架起来的。从“礼性之关系”、“礼性相分对立之根源”和“礼用之于性”三方面,探究了礼性关系。在荀子那里,礼性关系之所以呈现这种状貌,从思想根源上考究,无疑与荀子主张性恶论直接相关。值得一提的是,以礼学为核心的荀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本身不存在自相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20.
略论董仲舒民本思想汪高鑫董仲舒的政治思想体系中是否包含着民本思想的内蕴,学术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对此作过研究。一些涉及到这一领域的论著,也大都持否定态度。本文试对此作一论述。一、“天立王以为民”的重民思想董仲舒政治思想就其本质而言,正如张岱年先生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