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6年9月初,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苏州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李新同志在苏州大学讲学时,对“中国革命史”的内容、分期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要确定“中国革命史”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必须弄清什么叫“革命”?“革命”一词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所说的“革命”,不同于语言学和哲学上一般使用的广义的“革命”,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替代旧的生产方式,即用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去替代旧的社会制度;第二,必须通过暴力而不是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是一场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 ,但缺乏“彻底地不妥协地”的性质 ,它的发动者和领导者是革命的小资产阶级 ,主要又是青年学生 ,因此 ,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承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新的民主革命纲领 ,新的革命斗争策略 ,新的革命前途  相似文献   

3.
社会形态的理论表明: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社会制度又有层次之分,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层次的关系如何?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本文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以作引玉之砖。一根据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制度的论点,人们在从总体上论述社会制度或社会制度层次的第一层含义时,通常把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视为同一含义,同等范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和教学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飞跃,即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过渡;……国家政权由一个阶级转到另一阶级手里,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结果。对此,往往这样表述:当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时,只有通过新兴阶级的“暴力行动,只有通过革命才能扫除的障碍。”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科学命题,丰富和发展了社会革命范畴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本文根据邓小平的系统论述,从社会结构是社会基本制度和第二次革命的根源,以及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对象、性质、根本问题、革命道路和动力。初步论证了第二次革命的普遍性,认为改革旧体制,建立新体制不独是中国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别现象,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各历史阶段的共同规律。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需要经历两次革命。  相似文献   

7.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彻底地打倒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毛泽东同志在他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总结这次运动的成就为:“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由于它的彻底反封反帝取得了伟大胜利,因而为我国近现代史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8.
前言自从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了。“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包含着极其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在当前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读一点社会发展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人类社会是有规律地、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上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并且极不平衡,但新事物一定要战胜旧事物,新兴力量一定要战胜腐朽力量,新的社会制度一定要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全世界都要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学习社会发展史,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这一新生事物,逐步在我校文科实行。它具体体现了毛主席关于“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伟大教导,打破了旧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是教学领域的一次深刻革命。这一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教育革命的方向。文科各系实行结合战斗任务组织教学以来,教育革命出现了生气勃勃,迅猛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在从1915年9月到1921年7月左右的七年中,划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时期。前期属于旧民主主义的文化;后期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前后期以什么日期来划分?划分的依据又是什么?过去史学界一般以“五四”运动作为分期。如孙思白同志以“五四”作为划分前后期的“具体划界”。其理由是,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五四”运动时,已具备了如下内容:“(1)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肯定社会主义制度;(2)抛弃个人英雄主义的革命,肯定发动阶级斗争,依靠工农群众进行革命;(3)一定程度的克服了形式主义。……仅仅这三项而论,就已显示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后期新文化所起的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图书馆学的危机及其革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人类社会摆脱愚昧,走向文明的进步过程中,社会革命无疑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假如我们也把科学的发展作为一个类似的认识客体来考察的话,就会发现,科学革命如同社会革命一样,它在冲破旧的“规范”,形成新的理论,从而走向“常规科学”这样循环反复的发展过程中,亦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翻开科学发展的史册,我们看到,那些无比辉煌的科学革命里程碑,正是给科学发展带来重大转折,从而揭开新的科学篇章,促使整个科学事业跨入更崭新的科学时代的真正动力。科学革命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律性。一般来讲,在前一次革命到后一次革命之间,总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一是“稳态”,即常规科学时期。所谓常规科学,“是指严格根据一种或多种  相似文献   

12.
1 革命导师恩格斯曾在其卓越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第一版序言(1884年)中提出了关于“两种生产”决定历史发展进程的著名论断: 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劳动愈不发展,劳动产品的数量、从而社会的财富愈受限制,社会制度就愈受血族关系的支配。然而,在以血族关系为基础的这种社会结构中,劳动生产率日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私有制和交换、财产差别、使用他人劳动力的可能性,从而阶级对立的基础等等新的社会成分,也日益发展起来;这些新的社会成分在几世代中竭力使旧的社会制度适应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是同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文化革命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逐步扩大的。 早在“五四”文化革命运动中,由于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出现了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初步运用共产主义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观察中国革命运动的同时,也开始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包括文学在内的各种精神现象,力图对它作出新的说明并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论文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论文。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科学论文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在50年代时就指出:“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社会科学论文在“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和“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申和贯彻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在社会科学领域里开展争鸣,就得充分发挥社会科学论文这一“重型武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 早在1869年,革命导师马克思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概念。1892年,恩格斯也提出了这一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85页)  相似文献   

16.
明确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的发展极限和资本的自我调节极限,是判定现代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否具有内在联系的逻辑前提。现代科技革命起点的确立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演变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兴起和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的直接动力来源于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从现代科技革命与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关系的角度来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终导向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共产主义;现代科技革命不会改变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地位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地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不仅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而且也尝试着对新型社会制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他认识到“经济,是最要紧的了”;同时“提倡文艺运动”,进行“文化的改革”;建设新文化,他提倡“拿来主义”;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他强调要坚持长期的韧性战斗;同时还认识到“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  相似文献   

18.
一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96)社会经济、政治、民族关系发生着显著变化。在奴隶制的旧社会制度崩溃中,出现了封建制的新因素,而社会形态还没有发生质变,旧制度仍占着统治地位,这就使得春秋时代的文化出现了两重性的基本特点。一方面是,商周以来传统的宗教文化普遍动摇,卿大夫中那些较有远见、较能正视现实的人物,企图摆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是由多层次规律共同作用决定的,是通过多种社会力量的合成作用实现的.一、社会发展是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的系统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的动力,在社会动力系统中处于支配的地位,它是阶级斗争动力、科学技术动力的深刻根源,起着决定的作用.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集中表现,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关键环节.不通过革命阶级对反动阶级的斗争,旧的社会制度就不能被推翻,新的社会制度就不可能建立.社会基本矛盾也不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是关于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依规律性发展的更替中,必然存在“亦此亦彼”规定性的社会阶段的思想。在个别、特殊、一般的辩证层面,其深刻内涵主要表达为:科学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形态的“亦此亦彼”性、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历经初级阶段必然性、人类社会发展中社会形态的更替并不是“纯粹性飞跃”的规律性。邓小平中介性社会形态思想的根据,在现实性上植根中国当代的实际状况,在历史性上植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在理论渊源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的“中间阶段”思想为前提的。其重大意义突出表现在: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经济落后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的求解提供了方法论,赋予传统的社会形态理论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